端木美研究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外国语学院作讲座
2020-11-26
(来源:UCASS外国语 微信公众号)
主讲人介绍:端木美研究员,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名誉会长。2011年荣获法兰西国家功绩军官勋章,著有《瑞士文化与现代化》等。
2020年正是中瑞建交70周年。中瑞关系创造了多个“第一”:在欧洲国家中,瑞士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并与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创新战略伙伴关系”。端木美研究员展示了瑞士国别研究的重要性,带同学们走进瑞士,思考瑞士。
走进瑞士,首先要了解其人文地理。瑞士是多山之国,阿尔卑斯山占据了约六成的国土;其气候复杂,资源以水力和木材为主,缺乏各类矿藏。瑞士有四种官方语言:约60%的国民使用德语,20%使用法语,8%使用意大利语,还有以少量罗曼什语族;它的文化也丰富多样,例如巴塞尔是化学与医药中心,苏黎世为金融与工商业中心,日内瓦是各类国际组织总部所在,伯尔尼和弗里堡保留着中世纪风貌……
囿于地理因素,瑞士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独特的“瑞士模式”。端木美研究员提到,直至19世纪初期,瑞士仍旧是一个农业国,然而借助农艺学,如改良土壤、多种栽培,农民收入得以提高;且随着工业化推进,农业生产集中化并最终得以转型。工业方面,瑞士就地取材,扬长避短,避开重工业而从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入手:纺织业重视特殊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带动了机械部门革命;食品加工业制造出闻名世界的巧克力,奶酪,葡萄酒等。瑞士还发展如钟表业等的高、精、尖、特的工业部门,努力以最少的原料和最熟练的工艺取胜。19世纪后,经济开始繁荣,此时瑞士修建道路,兴办邮政,商人和银行家活跃在国内外。至1980年,第三产业已占其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成为第一、二产业的支柱,甚至经济的主动脉。至此,瑞士实现了成功转型。瑞士的服务业主要有银行、保险业和旅馆业。银行业受到《银行保密法》等严格的法律保护,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通业务著称,同时高度国际化、电子信息化;旅馆业形式多样,有山间度假村、温泉疗养院、家庭旅馆等,同样凭借服务周到、质量优良而立足。
端木美研究员与同学们分享见解
端木美研究员强调,瑞士在艰难的环境中实现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因素。瑞士的教育务实、多元,各类别的教育具有普遍性和平等性,善于平衡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瑞士的现代教育思想始于启蒙运动,目的在同时培养人的“头脑、心灵和双手”,即不仅注重智育和德育,尊重人的权利和平等、自由和尊严等,也要培养人的动手能力。因此,瑞士的职业教育完善、发展早;相比以大工业立国西方国家盘剥工人的状况,瑞士的工业化建立在培养具有专业技术和管理才能的人才之上。职业教育除了传播科学技术之外,还起到规范行业道德,促进行业共识的作用,探索出一种独特的“学徒制”。在职业教育领域,联邦也担负起立法规定职业培训的方向和项目,严格认定从业人员的资格和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师资格的职责,以确保各行业参与高水平的竞争。
另外,“终身教育”的思想也被广为接受。瑞士从三个角度看待终身教育:一是经济角度,劳动者的素质要适应产业的变革。二是人类本身,个人应不断追求自身全面发展。三是社会角度,社会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中前进。
端木美研究员补充道,瑞士的民主和法制也很特殊。从其形式本身来看,有“直接民主”、“半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其中,“半直接民主”指公民在代议制的选举权外,还在立法方面享有直接参与权。从联邦国家看,瑞士公民以“地方自治”为基础,以社区为民主组织的原型,享有社区、州和联邦三个层面的民主。值得一提的是,瑞士至今还保留着源自中世纪的“露天州民大会”,这说明瑞士的民主依据其自然条件、历史背景、群体意识等,最能体现延续不断的古老传统与现代新型民主的有机结合。
讲座在同学们中激起了热烈讨论。同学们对瑞士如何兼顾职业教育、全面教育和科研创新,瑞士的教育制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等问题尤为感兴趣。另有同学向端木美研究员请教瑞士的雇佣兵问题和民族国家问题,老师都一一耐心解答。端木美研究员介绍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瑞士,同学们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