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世界史所邀请哲学所洪军研究员作学术报告:东亚儒学的多样性思考

2021-08-17

   

  

  20217月30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洪军研究员应邀在中国历史研究院阅微厅作题为“东亚儒学的多样性思考——以十五、十六世纪中韩儒学发展为例”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世界历史研究所日本与东亚史研究室、日本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日本与东亚史研究室主任张跃斌研究员主持。日本与东亚史研究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报告会。 

  洪军研究员以东亚区域的特殊性为切入点,回顾了十五、十六世纪儒学在朝鲜传播的历史,进而探讨了东亚儒学的多重面相。首先,洪军研究员指出,东亚地区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特殊性,不仅存在着“东亚的文化”,而且存在着“文化的东亚”。前者意味着彼此的差异性,后者意味着彼此的关联性。而不管是“东亚文化”还是“文化东亚”,其核心都是“东亚的哲学”。正如许多学者所强调的,儒家文化给东亚带来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东亚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其历史认同仍旧以不自觉的形式存在着。 

  接下来,洪军研究员介绍了朱子学在朝鲜半岛传播的历史。统一新罗和高丽两朝的统治者曾将佛教定为国教,但随着佛教机构的日益腐化堕落,高丽末期一些文人学者开始谋求引进朱子学以对抗佛教。朝鲜王朝开国后,朱子学迅速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思想,至16世纪形成了以主理、主气为理论特色的韩国化性理学派,即以李退溪(1501-1570)为宗的岭南学派和以李栗谷(1536-1584)为宗的畿湖学派。 

  随后,洪军研究员分别以退溪与栗谷的“四端七情”论,整庵与栗谷的“人心道心”论为例,阐释了中、朝朱子学的异同。退溪与栗谷虽以朱子为师,但围绕“四端七情,理发气发”,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辩论。退溪主张的“理气互发说”,与栗谷主张的“气发理乘一途说”,源于各自对儒家经典与朱子学理论的不同理解与强烈的问题意识。不仅如此,“人心道心”论也是当时东亚儒学的重要辩题。从朱子的“道心为主,人心听命”,到整庵的“道心为性,人心为情”,再到栗谷的“人心道心相为始终”,呈现出东亚儒学的多种理论范式。 

  最后,洪军研究员强调,儒学作为东亚地区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文化,是我们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为加强以儒学为核心的东亚哲学学科体系建设,他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在研究方法上,要重视比较的方法;二是在研究的视角上,应注重“他者”的视角;三是在研究立场上,要坚持“差分”原则;四是在研究宗旨上,应以“求和合存差异”为目标,以“和合共生”为理念。 

  洪军研究员的报告视角独特、内容丰富,系统而深入地揭示了东亚儒学内在的关联性与差异性,并为“文化东亚”的重建提出了方向和目标。在报告会的讨论环节,与会听众纷纷提问,就朱子学在朝、日传播的异同,重建“文化东亚”的方法等问题与洪军研究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日本与东亚史研究室郑立菲供稿,许亮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