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

2019年

《世界历史》2019年第6期

查看详细

目 录 

  ·特稿· 

  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世界史研究 

  武寅 

    

  ·“跨学科视野下的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的构建”笔谈· 

  历史记忆与当代以色列国家认同的构建 

  张倩红 

  “德累斯顿大轰炸之争”谈二战记忆的真实性问题 

  孟钟捷 

  历史记忆视域下日本二战“受害共同体”的影像建构及其危害 

  陶赋雯 

  “历史知识”到“历史记忆”:一战时期中国民族精英如何发挥历史的救亡功能 

  马建标 

    

  ·欧洲史· 

  “生命与灵魂共存”——16世纪晚期英格兰天主教流亡者的政治顺从 

  杜宣莹 

  古代晚期至中世纪中期欧洲双性人观念的流变 

  张子翔 

    

  ·美洲史· 

  试析19世纪美国劳工运动中的“例外论” 

  原祖杰 

  美国联邦调查局与新左派运动的衰落——以“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为中心 

  谢文玉(70) 

    

  ·亚太史· 

  惠特拉姆政府与澳大利亚种族和解进程的开启 

  汪诗明 

    

  ·古代史· 

  公元前5世纪阿尔戈斯的民主政治 

  晏绍祥 

  修昔底德传统与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书写 

  白春晓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五十年来国外非洲经济史研究评述 

  舒运国 

    

  ·学界动态·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世界历史研究——2019世界史研究高峰论坛综述 

  邢媛媛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孙剑编译 

 

 

   “生命与灵魂共存”——16世纪晚期英格兰天主教流亡者的政治顺从 

     

  内容提要 16世纪晚期,流亡欧陆的英格兰天主教徒在面对英政府以拘禁、死刑、返国许可及家族存续等恩威并施之术下,逐渐萌生生存焦虑;流亡群体内部亦基于国家情感、神意期待与世俗统治权等理念分歧而日渐分裂,此双重情势促使众多反战派开始投效伊丽莎白新教政权的情报系统以换取生存与信仰的并存。英格兰天主教流亡者的情报服务实乃国内偶奉国教行为的海外延伸,呈现了宗教改革时期英格兰天主教内部介于积极抵抗之殉教主义与改宗国教之间的忠诚摇摆,两者共同以良心概念建构起拒绝国教的政治顺从理论。这种政教忠诚的切割显示出在近代早期欧洲民族国家建构的趋势下,拒绝国教者基于自身、国家乃至于信仰的存续,所必然形成的政治妥协。 

  关键词 英格兰 天主教流亡者 忠诚鉴别 政治顺从 偶奉国教行为 

    

  古代晚期至中世纪中期欧洲双性人观念的流变 

     

  内容提要 欧洲的双性人观念诞生于古典时代,在古代晚期至中世纪中期已发生了明显的流变。古代晚期的基督教神学家们将双性人视为肉欲与淫荡的恶果,奠定了后世有关双性人的正统观念。中世纪早期的神学家们对双性人进行了基督教化重构,大都主张在造物秩序中认识双性人。至中世纪中期,伴随着古典文化的复兴,双性人观念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些经院哲学家与法学家主张依据基督教的两性性别秩序来确定双性人的性别,表现出一种变通与宽容的态度;另一些经院哲学家则将双性人隐喻为世俗社会中不符合正常秩序的人或事,并予以鞭挞;还有一些经院哲学家和医学家则尝试复兴源自古典的有关双性人之成因的科学探究传统,由此推动了人们对双性人的理性认知。双性人观念之流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代晚期至中世纪中期西方社会文化的演变。 

  关键词 中世纪欧洲 基督教 双性人 经院哲学 

    

  美国联邦调查局与新左派运动的衰落——以“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为中心 

  谢文玉 

  内容提要 “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是美国新左派运动重要组织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积极参与民权运动和民主政治改革。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尤其是越南战争不断升级,该组织在60年代中期从追求体制内政治改革转向反战运动和反权威、反体制、反主流文化运动,甚至暴力对抗权力部门。美国联邦调查局以国家安全为由,借反苏反共的冷战话语和维护美国传统价值信念之名,对“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实行全面监控,并于1968年启动“反谍计划”,通过渗透、误导舆论、心理战、法律骚扰等手段破坏和消解该组织的活动和影响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对60年代末“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走向衰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联邦调查局对新左派等国内持不同政见者的打压,体现了美国国家权力与公民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关键词 美国 冷战史 联邦调查局 新左派运动 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 

    

  惠特拉姆政府与澳大利亚种族和解进程的开启 

  汪诗明 

  内容提要 20世纪70年代初的工党政府时期是澳大利亚土著政策的转折阶段。工党政府既承担了为土著立法的责任和义务,又在与土著有关的很多领域出台了具有开拓意义的政策或措施。这些政策或措施推动了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会的建设,且开启了非土著澳大利亚人与土著澳大利亚人之间的和解之路。废除“白澳政策”从价值观念和制度层面为多元文化社会的构建扫除了障碍,为种族和解进程的开启创造了必要条件。“全国土著咨询委员会”的组建体现了政府决策层面的民主化趋向,有利于在土著澳大利亚人与政府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作为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部人权法案,《种族歧视法》的颁布不仅维护了“白澳政策”被废除的成果,而且成为种族和解事业前行的一个法律保障。土著土地所有权问题被纳入联邦政治议程,从而正视了种族和解进程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使得这一问题受到此后历届政府的持续关注。土著问题本身的复杂与敏感决定了这一时期的种族和解理念及其实践活动尚处在初步探索阶段。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惠特拉姆 多元文化主义 土著土地权 种族歧视法 种族和解 

    

  公元前5世纪阿尔戈斯的民主政治 

    

  内容提要 公元前5世纪阿尔戈斯的民主政治诞生于塞佩亚战役的惨败以及随后公民队伍成分变化的过程中。在民主政治体制下,阿尔戈斯的基本制度包括公民大会、议事会和官员。与雅典等比较,阿尔戈斯官员的任期只有半年,并且受到议事会和公民大会的制约,民主特征鲜明。然而,阿尔戈斯议事会和官员的相对强势,公民大会出席者成分的限制,使它的民主政治更接近亚里士多德所界定的温和类型,其民主程度与雅典民主政治有一定距离:一方面,民主政治时代的阿尔戈斯虽然是一流强国,但它很少在希腊世界扮演决定性角色;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希腊城邦世界,阿尔戈斯成功维持了政治独立,特别是能够在大约二百年中保持政治稳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民主的制度设计。对阿尔戈斯民主政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古典时代阿尔戈斯和伯罗奔尼撒的历史,也会丰富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图景,有利于打破希腊史研究中雅典与斯巴达中心的倾向。 

  关键词 希腊 阿尔戈斯 雅典民主 公民大会 城邦 

    

  修昔底德传统与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书写 

  白春晓 

  内容提要 拜占庭帝国是修昔底德著作传承的重要时期。在拜占庭帝国早期,军事政治史学家善于模仿和改写修昔底德笔下的“普拉提亚之围”、“雅典瘟疫叙事”以及一些著名的演说词;而一些教会史学家在写作时也受修昔底德的影响,但出于基督教的价值观而不直接模仿他。因此,是否模仿修昔底德进行历史写作可以反映出当时教、俗两大史学写作群体的价值取向。公元7—13世纪,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仍在被传播和学习,但随着拜占庭人教育和文化的改变,对修昔底德文本的模仿现象消失了。在这一时期,修昔底德传统在拜占庭帝国学术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而到了拜占庭帝国末期,面对西欧人的扩张,尤其是公元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之后,拜占庭帝国学者有意识地复兴希腊古典文化。在这一背景下,少数拜占庭帝国史学家恢复了对修昔底德文本的模仿和改写,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传承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他们对修昔底德等古典作家的研习和模仿往往拘泥于文字,未能从中真正领会历史经验,处理好国家的外交和内政。 

  关键词 修昔底德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史学 历史书写 

    

  五十年来国外非洲经济史研究评述 

  舒运国 

  内容提要 非洲经济史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非洲大陆独立之际,至今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为非洲经济史研究的开创阶段,在批判欧洲中心论的基础上,学者对此展开了广泛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峰。20世纪90年代为非洲经济史研究的低潮阶段,因种种原因其相关研究陷入低谷,呈现萎缩态势。进入21世纪后,在内外因素的推动下,非洲经济史研究再次高涨,形成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态势,成果迭出。必须指出的是,非洲经济史的研究对象涵盖众多国家,涉及五千多年的时间跨度,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就其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仍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非洲 经济史研究 欧洲中心论 非洲经济史 殖民地经济 

《世界历史》2019年第5期

查看详细

目 录

  ·冷战史· 

  战后初期美国“自由列车”政治动员项目的实施及其影响 /李昀 

  巴黎谈判中美国对越战争赔偿问题 /邵笑  

  美国学界关于冷战时期出口控制政策的研究 /刘子奎 朱杰      

  ·欧洲史· 

  记忆建构与民族主义:近代塞尔维亚历史中的科索沃传奇 /黄艳红 

  丹麦宗教改革与新教国家联盟的形成 /周施廷     

  ·亚洲史· 

  近代中日关系背景下的“同文同种”表述 /许赛锋 

  伊朗阿夫沙尔王朝的崛起机遇、扩张困境及历史遗产 /龙沛   

  ·古代史· 

  罗马帝国近卫军的政治角色 /张晓校 

  赫梯宗教节日的“节中节”现象 /蒋家瑜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半藤一利的昭和史叙事评析 /张跃斌 

 

    

    

内容摘要

  战后初期美国“自由列车”政治动员项目的实施及其影响 

李昀 

  内容提要 战后初期,美国在国内开展了多次冷战政治动员活动。其中,“自由列车”项目规模最大、影响深远。杜鲁门政府借助“自由列车”在全国巡展之机,将凝结于美国人内心深处的“自由”观念与反共主义相结合,推行了以效忠国家和服膺“自由”价值为主旨的教育宣传活动。“自由列车”项目反映出冷战期间美国如何界定“自由”的内涵,以及美国人对公民责任、公民权利等问题的思考。这场政治动员在唤起美国人的“自由”观念、进行全面冷战的同时,也进一步触发了美国民众特别是黑人群体对“自由”理念的怀疑,以及捍卫自身权利与自由的意识。“自由列车”宣扬的“自由”理念与不平等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美国“自由”的局限性与双重标准。 

  关键词 美国 冷战 杜鲁门政府 政治动员 自由列车     

  巴黎谈判中美国对越战争赔偿问题 

邵笑 

  内容提要 为促使北越同意和谈,约翰逊政府提出对越赔偿问题。在巴黎谈判中,美国以援助为诱饵,试图推动和谈。然而,由于双方分歧严重,加之北越坚决要求美国给予“赔偿”,而非“援助”,巴黎谈判一度中断。此后,为掩护1972年的军事进攻,北越重新提出赔偿问题。但是,受美、中、苏三国关系的影响,巴黎谈判陷入困局。由于复活节攻势的受挫与美国的秘密承诺,北越再度积极谈判,最终签署《巴黎协定》,并就赔偿问题与美国达成共识。然而,在美军撤离南越后,美越双方都没有严格遵守协定,赔偿问题也不了了之。事实证明,美越两国在赔偿问题上的做法都是策略性的,北越从未为了获得赔偿而改变自己的决策。赔偿问题在推动巴黎谈判进程、尽快结束战争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约翰逊政府 美越关系 越南战争 巴黎谈判 战争赔偿 

  美国学界关于冷战时期出口控制政策的研究 

  刘子奎 朱杰 

  内容提要 出口控制是美国与地缘政治对手进行争夺以实现其冷战战略和外交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工具,它极大影响了西方同盟内部的关系和世界经济版图,强化了东西方经济对峙,甚至塑造了冷战双方的战略态势。美国学界对美国冷战时期出口控制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兴起、发展和冷战后的新开拓三个阶段。围绕出口控制效果、出口控制与西方同盟关系、经济战还是战略禁运和巴统等四个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美国学界对出口控制的研究拓宽和深化了冷战国际史研究的领域和深度,有助于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与认识冷战,但在研究视角、文献资料和研究重点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 美国学界 冷战史 出口控制 经济战 战略禁运     

  记忆建构与民族主义:近代塞尔维亚历史中的科索沃传奇  

      

  内容提要 科索沃传奇在近代塞尔维亚民族认同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起源于1389年6月28日塞尔维亚人与土耳其人之间的科索沃战役。尽管这个事件不能被视为塞尔维亚历史真正的转折点,但经过口传加工和民族主义者的书面建构,科索沃战役成为塞尔维亚历史的核心事件,并深深植根于民众的集体记忆中。拉扎尔所象征的国家复兴、米罗什所代表的英雄主义和布朗科维奇的背叛等主题成为理解整个塞尔维亚历史的基本参照。在19世纪,科索沃传奇为塞尔维亚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提供了意识形态支撑和强大的情感力量,但民族主义者对科索沃记忆的政治利用也使其烙上了复仇主义的色彩;科索沃记忆环境中孕育成长起来的塞尔维亚青年终于在科索沃战役的纪念日,在萨拉热窝点燃了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关键词 科索沃传奇 塞尔维亚 集体记忆 民族主义 

  丹麦宗教改革与新教国家联盟的形成 

    

  内容提要 丹麦在1536年前后进行的宗教改革是其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以增强丹麦国力。在政治方面,丹麦由分到合,挫败各方分裂势力,保障了国家权力的有效运行;在宗教方面,克里斯蒂安三世在马丁·路德和布根哈根的帮助下颁布《丹麦教会法令》,宣布丹麦为新教国家并由国家掌管教会一切事务,新教从此成为国家唯一的信仰支柱并增强了国家凝聚力;在经济方面,通过“教产世俗化”举措,成功解决了由贵族和教会长期把持大部分土地、造成国家财政困难的问题,极大地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对外关系方面,丹麦先后与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以及德意志新教邦国结成同盟,又同皇帝查理五世达成免战协议,运用灵活的外交手段建立起新教国家联盟,以保护国家安全和避免使其卷入战争。丹麦的宗教改革不同于德意志路德派的改革,其实质是利用宗教改革为构建近代民族国家服务,其宗教改革的模式可为研究丹麦政治史和欧洲宗教改革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丹麦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新教国家联盟 克里斯蒂安三世  

  近代中日关系背景下的“同文同种”表述 

 赛 锋   

  内容提要 虽然“同文同种”是形容中日关系的常见固定短语,但“同文”与“同种”的概念生成过程并不同步。“同文同种”在当今中日两国的各种使用差异,亦反映出其背后蕴含着纷杂矛盾的语意指向。这是因为该语属于近代西方“人种进化竞争”学说与日本“兴亚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其形成和传播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特别是甲午战后中国各主要政治力量对日本“同种联合论”的认同与呼应,进一步促进了“同文同种”表述在双方交涉话语中的普及和定型。随着此后中国人对日本侵略主义实质的逐步认清,“同文同种”遂凸显出浓厚的负面色彩。时代背景的变化是“同文同种”表述具有多重含义的关键。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同文同种 人种进化竞争 兴亚主义 对华侵略   

  

  伊朗阿夫沙尔王朝的崛起机遇、扩张困境及历史遗产 

  龙沛

  内容提要 18世纪是西欧资产阶级革命与产业革命并举、海外殖民扩张与欧陆帝国争霸全面铺开的时代,也是中东伊斯兰帝国秩序开始走向衰落瓦解的时代。伊朗阿夫沙尔王朝是18世纪初伊斯兰世界东部帝国秩序初步瓦解后重组的产物,其短时间内的崛起、扩张和再解体进一步推动了奥斯曼帝国以东伊斯兰世界的政治经济衰落。阿夫沙尔王朝的对外征战是近代阿富汗民族独立国家建立的重要历史背景,也是英帝国殖民势力得以全面入主印度的重要先决条件。阿夫沙尔王朝的崛起和扩张更多受益于18世纪西方尚未健全的殖民体系和周边帝国势力的相对下沉,而非源自对伊斯兰世界本身传统因素的突破。阿夫沙尔王朝的建立虽挽救了伊朗在18世纪初被周围列强瓜分的命运,但其解体后伊朗地区的长期动荡削弱了恺加王朝时期伊朗抗衡英俄殖民帝国渗透的能力。 

  关键词 伊朗 阿夫沙尔王朝 纳迪尔沙 国际体系 东部伊斯兰世界     

  罗马帝国近卫军的政治角色 

   晓 校   

  内容提要 罗马帝国近卫军的政治角色主要通过参与政治生活和国事管理、干预帝位传承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涟漪效应”,连同对驻扎外地军团的激励效应具体呈现。皇帝对近卫军的依赖、制度设计欠完善等,为近卫军横行不法、易代之际屡屡杀戮皇帝制造了空间,形成了人类历史上少见的悖论:近卫军本是皇帝的鹰犬,却时常成为皇帝的掘墓人;作为军队的近卫军理应是王室安宁的重要保障,却经常搅乱政局,成为政治动荡、内乱的始作俑者;他们非但没有保障皇室安全,反倒经常杀君弑主,让皇帝成为刀下冤魂。尽管近卫军的政治角色不可以简单归结为对帝位传承蓄意干预,对皇帝的取舍,但种种悖论揭示的是近卫军政治角色的特殊之处,反映出军队作为政治力量的本质。 

  关键词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皇帝 元首制 近卫军 政治角色     

  赫梯宗教节日的“节中节” 

   家 瑜 

  内容提要 赫梯的安塔赫舒节日和努恩塔瑞亚斯哈节日里存在着一种“节中节”现象,即在一个节日的举办过程中还庆祝着其它的节日。“节中节”的运行机制表现为主节日包含了副节日,但双方并行不悖、先后衔接、主次分明。“节中节”的作用在于不仅整合了赫梯宗教节日,加速了赫梯节日的一体化,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赫梯王国的政治统治,客观上促进了各节日及其背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节中节”现象及其运行机制的形成是赫梯王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赫梯国王进行政治统治与文化管理的产物,因此它本质上是赫梯统治者们“有心为之”的一种文化统治手段。然而,它仅仅停留在对各个节日形式上的“嫁接”,并未能形成一个起着主流作用的节日文化体系。 

  关键词 赫梯 宗教节日 安塔赫舒节日 努恩塔瑞亚斯哈节日 节中节     

  半藤一利的昭和史叙事评析  

    

  内容提要 半藤一利是日本著名作家,擅长口述史。其作品内容以昭和史为主,主题则有两个:战争的悲惨和战争失败的原因。其作品语言生动,表述有力,大量挖掘历史事件的细节,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民众内心深处的情感诉求,因而很受欢迎。不过,其审视昭和史缺乏世界视野和理论深度,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流于肤浅和表面,并受到日本社会氛围的强大制约,无法达到进步历史学家的境界和高度。半藤一利的历史认识属于中间派,其对一些右翼史观的批判,其反对战争、反对修改和平宪法的态度,在日本社会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其避重就轻的历史反思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绪,也对日本的舆论氛围造成了消极影响。 

  关键词 日本史 半藤一利 昭和史 战争史 民族主义  

  

《世界历史》2019年第4期

查看详细

目 录

  ·海洋史· 

  美国的海洋自由观及其对1856年《巴黎宣言》的反应 /曲升 

  世界经济体系下美国捕鲸业的兴衰 /张宏宇 

  《鸟粪岛法》与美国海洋领土的扩张 /郑安光     

  ·欧洲史· 

  封建地租市场化与英国“圈地” /侯建新  

  “衰”中何以有“稳”——教会、基尔特与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城市的稳定 /刘涛 

  近代早期英国救荒知识的产生及传播——以乡绅为主体的考察 /冯雅琼 

  身份、责任与传统:近代早期英国严格土地授予再审视 /陈志坚 谢洁宇  

  联邦德国“68运动”与高校管理体制变革——以西柏林自由大学为中心 /岳伟  

  ·亚洲史· 

  攘夷思想与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的国家意识 /瞿亮 刘豫杰  

  16—17世纪梅毒良药土茯苓在海外的流播 /李庆  

 

    

内容摘要

  美国的海洋自由观及其对1856年《巴黎宣言》的反应 

  曲升    

  内容提要 在1856年《巴黎宣言》的形成过程中,为推动国际海洋法朝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美国国务卿威廉·马西两次发表外交照会阐述美方立场,并发起了争取整个“文明世界”承认美国界定的自由中立权利的缔约运动和修改《巴黎宣言》的尝试。这一系列外交活动终因美国不肯放弃武装私掠权而宣告失败,并导致美国陷入国际孤立。所谓的“马西修正案”表达了一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本质上是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海洋自由观,它也因此不能使美国摆脱国际孤立。从全球史视角和全球海洋治理史的层面考察,皮尔斯—马西对《巴黎宣言》的政策成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美国海洋史 巴黎宣言 马西修正案 武装私掠权 海洋自由观    

  世界经济体系下美国捕鲸业的兴衰  

       

  内容提要 北美殖民地建立后,欧美社会的照明需求推动当地捕鲸业迅速发展,捕鲸区域逐渐扩大,殖民地捕鲸业由海岸捕鲸进入深海捕鲸。工业革命之后,欧美各国对润滑油的巨大需求刺激美国不断扩大捕鲸范围、革新捕鲸工具,捕鲸业进入繁荣时期。鲸骨是19世纪欧美时装的重要材料,繁荣的时装市场推动北冰洋捕鲸区域的开拓。美国捕鲸业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并在19世纪中期达到顶峰。而后,美国捕鲸业盛极而衰,直接原因是南北战争,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大幅萎缩,石油取代了鲸油和抹香鲸油的照明和润滑地位,弹簧钢替代了鲸骨在时装业的作用。美国长达三百年高强度的捕鲸活动,涉及海域广泛、猎捕种类繁多、捕杀数量庞大,对鲸鱼种群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关键词 海洋史 美国捕鲸业 鲸油 世界经济体系 海洋生态    

  《鸟粪岛法》与美国海洋领土的扩张 

        

  内容提要 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在 北美大陆的扩张后将矛头伸向海洋。1856年颁布的《鸟粪岛法》以及依此而占据的大量鸟粪岛,是这一扩张活动的先声。《鸟粪岛法》的通过,反映出内战前美国国内农业经济发展对政治的压力。鸟粪岛扩展了美国在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势力存在,为1898年美西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成为美国扩张海洋领土和拓展海外利益的前沿地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对外战略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岛屿为美国追求亚洲市场,参与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大国竞争提供了跳板。美国通过国内立法的方式来占据海洋领土,这种行为与传统国际法准则间存在内在矛盾,由此引发了诸多领土争端。 

  关键词 美国海洋史 鸟粪岛法 扩张主义 海洋领土 国际法 领土争端    

  封建地租市场化与英国“圈地” 

       

  内容提要 英国所以发生圈地运动,因素多多,经济的、社会的、文化传统的,不一而足。然而,我们不能离开土地本身谈土地变革,不问“土地”,何以知“圈地”?而英国圈地最初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就是从地租问题开始的。进入16世纪前后,地租急遽上扬,广受社会舆论诟病,不过地租变动的前因后果以及与圈地的内在逻辑联系,未见有说服力的批评和阐释;以后亦如此。以往关注地租者并不少,学界所理解的地租演进历程,就是封建地租走向资本主义地租,而本文试图从中世纪乡村生活内部探求其潜在的否定因素,它是封建的、同时具有市场因素发展的某些条件的地租形态和时段,这就为我们理解此时的经济形态的演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模式。英国封建制的某些契约因素支持了中世纪农民经济繁荣,后者的发展到头来却对整个封建经济形态提出挑战,这样,近代与中世纪的内在联系,地租飙升及其与圈地运动的内在联系,得到了更深入的解释。国际贸易的扩张、养羊业的发展、价格革命等都在发生作用,最终还要土地本身发生变化,土地和地租市场化才是颠覆中世纪田制的最直接的铺垫。 

  关键词 英国史 圈地运动 封建地租 商业地租    

  “衰”中何以有“稳”——教会、基尔特与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城市的稳定 

  刘涛   

  内容提要 中世纪晚期,在数次磨难的冲击下,英格兰城市经济陷入长期萎靡之中,但城市社会秩序却并未随之而“动”,出现“应有的”混乱。深究其因,则离不开这一时期教会和基尔特等社会团体在城市日常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它们为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城市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做出值得肯定的贡献。教会主要通过宗教信条、宗教庆典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在意识观念灌输以及观念践行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以此加强城市居民的凝聚力,维持城市社会的和睦;基尔特则以其组织和协调功能在经济和社会事务两方面发力,尽力解决城市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防患未然。 

  关键词 英国史 城市 教会 基尔特 社会稳定    

  近代早期英国救荒知识的产生及传播——以乡绅为主体的考察 

     

  内容提要 在近代早期英国,食物不足乃至饥荒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在中央政府举措之外,身为社会精英和地方统治者的乡绅阶层,为了切实解决人们的生计问题和维持社会秩序,积极探索救荒知识。从扩大食物的来源和种类到节约食物、提高粮食利用率,再到借鉴、吸取他国的经验教训,救荒知识体现了近代早期英国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反映了他们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知,是对政府策略的良好补充。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救荒知识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且其产生后依托印刷术的发展和统治者的支持,通过书面和口头传播等方式,对当时和之后的英国社会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尤其是确保了饥荒时期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除救荒之外,近代早期英国乡绅几乎在整个国家治理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近代早期英国乡绅救荒术救荒知识国家治理    

  身份、责任与传统:近代早期英国严格土地授予再审 

  陈志坚 谢洁宇    

  内容提要 严格土地授予是近代早期英国地产阶层广为使用的一种家产配置方案。与中世纪的类似手段相比,严格土地授予更多地呈现“保守”之特性,明显与社会转型时期勃兴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相背离,以至于被称为“长子继承制的反动”。“内战危机说”与“双向运动说”均不能恰当解释严格土地授予在近代早期兴起的机制。对社会转型时期复杂社会背景的考察表明,严格土地授予实际上是地产贵族在丧失经济上的相对优势之后实施的一种防守型策略。面对不断上升的乡绅、中产阶级等新贵,地产贵族能做的便是紧紧抓住他们在地产、门第、政治等方面的优势,重新打造出一个能有效区别于其他阶层的标识,以保护其不断遭受威胁的统治地位。 

  关键词 近代早期英国 严格土地授予 大地产 长子继承制 社会转型     

  联邦德国“68运动”与高校管理体制变革——以西柏林自由大学为中心 

  岳伟    

  内容提要 在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进程中,由于年青一代价值观的变迁、“教育灾难”的日益深重以及新左派的崛起和推动,教授独揽大权的传统高校管理体制成为引发西柏林自由大学学生抗议、进而造成联邦德国“68运动”兴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68运动”期间,为了彻底废除教授对学校事务的控制权,进一步推进国家在民主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西柏林自由大学等高校的左派学生不仅创办了“对立大学”,还要求将校内不同群体的对等共决制度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68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助教等弱势群体在高校中的地位,促进了联邦德国的高校由“教授大学”向“群体大学”的转变。但与此同时,由于其激进的斗争目标和手段难以在高校内获得广大师生的支持,这场运动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教授在高校管理体制中的核心地位。 

  关键词 联邦德国 68运动 高校民主化 高校管理体制 西柏林自由大学     

  攘夷思想与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的国家意识 

  瞿亮 刘豫杰    

  内容提要 攘夷思想是日本型华夷观和近代民族主义共同作用的产物,其发展和演变深刻影响了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的国家意识。在锁国攘夷语境下,加强中央集权、明确疆界和强调国族认同成为异于幕藩体制的早期国家构想。进入开国攘夷阶段,各派政治力量将攘夷思想与尊皇论结合起来,推动国家体制的变革与倒幕维新,对内树立起明治国家的绝对权力,对外塑造出改正条约以至广布国威的强硬假象。攘夷思想与文明论的结合,使国家轨迹偏转到从脱亚到侵亚、从追随欧美近代化到对抗欧美的歧路。新攘夷论先是否定亚洲继而否定欧洲,致力于用武力扩张构建皇国统御万邦的日本型华夷秩序,致使战前日本的国家发展最终失去了主体性和近代性。关键词 日本史 明治维新 国家意识 攘夷思想 华夷秩序    

  16—17世纪梅毒良药土茯苓在海外的流播  

  李庆    

  内容提要 伴随地理大发现的深入展开,梅毒作为一种新疾病于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沿海。因应其传入,晚明医家袭用古代医学理论以土茯苓治疗梅毒并取得良效,随后土茯苓便反向流播到印度、非洲、欧洲乃至美洲等地区。在此流播过程中,中药的传统炮制方法也为欧洲各地医师所接纳、采用,频繁载入多语种的西方医籍,为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疾病治疗做出了贡献。土茯苓在16世纪中后期迅速完成了从物种到商品,再到大宗商品的属性演变。至17世纪,它不仅堪称日本市场上的药材之冠,甚至还流通于荷兰东印度公司贸易网的各个链条之中,与其他重要商品一同参与了塑造早期世界市场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 全球史 土茯苓 梅毒 物种大交换 东西方贸易 

《世界历史》2019年第3期

查看详细

目 录

  ·欧洲史· 

  清除“污名”:约翰·密尔《论自由》文本的形成 /李宏图  

  从巴尔干地区到欧洲:马其顿问题的起源研究 /高建芝 

  ·欧洲史· 

  清除“污名”:约翰·密尔《论自由》文本的形成 /李宏图  

  从巴尔干地区到欧洲:马其顿问题的起源研究 /高建芝    

  ·美洲史· 

  美国大平原开发与1873年《植树法》的兴废 /李鸿美  

  美国内战中的传染病及其对战争进程的影响 /王光伟   

  ·亚洲史· 

  日本近世幕藩体制的矛盾与困境——以赤穗事件为中心的考察 /杨立影 

  王政复古政变至明治初期的日本皇室改革 /张艳茹    

  ·古代史· 

  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王表的历史解析 /史海波 (吉林大学) 

  古希腊文化与拜占庭帝国的塑造——以《荷马史诗》为例 /庞国庆 (南开大学)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太平洋史: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与转向 /王华 

  “环境转型”研究:法国环境史研究的新趋向 /钟孜 

 

 

内容摘要

   

  清除“污名”:约翰·密尔《论自由》文本的形成 

   宏 图     

  内容提要 在《论自由》这一经典著作中,约翰·密尔使用了“社会污名”这一概念,为什么密尔使用这一概念,原因即在于从1831年约翰·密尔认识哈瑞特开始,两人的关系就一直受到了朋友和家人的非议,遭受到了不应有的“污名化”。为了清除这些“污名”,约翰·密尔与哈瑞特在结婚后决意反击,用笔来对那些“污名化”他们的“敌人”进行反抗,借以澄清关系,同时启蒙社会。他们相继写出了《论自由》和《自传》两书,表达了他们期待改造这个社会,实现一个每个人的个体性都能够得到尊重和保护的社会。1859年,《论自由》出版,尽管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评,但还是得到了广泛的接受与好评。借助于对约翰·密尔写作意图和过程这一历史性考察,从而可以将学界通常仅对《论自由》文本展开解析转变为研究这一文本的形成,由此可以找寻到理解约翰·密尔思想的另一种路径。 

  关键词 约翰·密尔 哈瑞特·泰勒·密尔 污名化 论自由 文本     

  从巴尔干地区到欧洲:马其顿问题的起源研究 

       

  内容提要 马其顿问题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878年《圣斯特凡诺条约》对马其顿命运做出的初始安排。在该条约签订后的1/4世纪里,巴尔干主要国家保加利亚、希腊和塞尔维亚通过多种途径,对马其顿地区提出各自的主权声索。上述三国对马其顿地区的激烈争夺,加上欧洲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共同促进了马其顿民族主义的觉醒。在宣传民族主义过程中建立起来的马其顿革命组织利用巴尔干国家谋求区域霸权的机会,频繁地发动武装起义,最终迫使长期以来置身事外的欧洲列强的态度发生根本性的转变。1903年奥俄“维也纳计划”出台,马其顿问题正式升级为一个全欧洲性的问题。 

  关键词 马其顿问题 圣斯特凡诺条约 维也纳计划 民族主义 巴尔干地区    

  美国大平原开发与1873年《植树法》的兴废 

   鸿      

  内容提要 大平原地区一度被称之为“美洲大沙漠”,19世纪中叶随着农业边疆的不断拓展,乐观主义造雨理论相继涌现。其中,“雨随树至”假说得到了美国科学家和政府官员的大力推崇。受其影响,187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植树法》,以赠予土地的方式鼓励大平原地区的树木种植。然而,由于《植树法》的推动者罔顾大平原地区客观的环境现实,试图将东部湿润地带的生态系统强加于大平原地区,导致法令的实施步履维艰。“雨随树至”假说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树木种植并未改变大平原地区的干旱气候,《植树法》的实施还引发了严重的土地投机行为。对此,美国国会虽多次进行修订却依然于事无补,最终于1891年废除了该法。美国人通过植树欲改变大平原地区干旱气候的梦想亦随之破灭。这说明,大平原地区的草原生态群落有其自身独特的生态价值,人类必须学会尊重并适应当地的生态系统,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 美国环境史 植树法 雨随树至 大平原地区 农业边疆 

  美国内战中的传染病及其对战争进程的影响 

   光 伟    

  内容提要 美国内战本身蕴含着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同时南北双方在战争状态下又很难有效解决军队的衣食短缺、水源不洁、营地及个人卫生等问题,为疾病传播提供了社会环境。作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黄热病、疟疾等传染病导致大量士兵死亡,削弱军队战斗力。有鉴于此,交战双方一方面利用传染病这一颇具威力的“生物武器”,试图创造出于己有利的战争形势;另一方面采取改善营地卫生、提高饮食质量、提升水质、建造馆式医院、使用消毒剂、接种和隔离等防治传染病的措施,降低其对自身的负面影响。传染病的流行影响到不少美国内战的军事行动或具体战役,联邦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关键词 美国内战 传染病 生物武器 疾病防治 公共卫生     

  日本近世幕藩体制的矛盾与困境——以赤穗事件为中心的考察 

       

  内容提要 1703年,日本江户发生了赤穗藩浪人刺杀幕府高官以为主君报仇的事件。围绕如何处置46名浪人,幕府、儒者、民间有着不同的观点和价值取向:幕府欲“以法治国”,最终严惩了复仇者;儒者间掀起了旷日持久的礼法之争,对浪人复仇行为是否有罪呈对立态势;三百年来常演不衰的《忠臣藏》更成为日本民间崇尚忠义的情感象征。观念冲突背后反映出了日本近世幕藩体制下,集权与分权、家制度与国家权力、儒家伦理与法律的矛盾。幕府最终决定运用公权力以法之名严惩浪人的逻辑暗示出日本社会演变的可能趋势,其中蕴含的机理凸显近代转型的契机。 

  关键词 日本史 赤穗事件 幕藩体制 德川幕府 朱子学 礼法之辩     

  王政复古政变至明治初期的日本皇室改革 

        

  内容提要 王政复古政变至明治初期,岩仓具视等人推动进行了一系列围绕皇室的改革。这些措施有:宣布政归朝廷,以诏敕形式发布重要政令,围绕天皇亲政设立官制;通过迁都、天皇行幸等,改变以往神秘的、深宫中的天皇形象;完善以天皇亲祭为核心的祭祀体系,强调皇权的神圣性及权威性;改革宫中制度,拔除旧弊。上述举措不仅塑造了作为主导变革的核心及代表国家全体的新天皇形象,借此宣示维新政权的正统性,同时亦巧妙实现了天皇周边的政治势力的更替。倒幕维新实力派取代了部分旧公卿及藩主势力。天皇及皇权在新体制中被置于核心地位,这为后来诸多围绕皇权的政治及意识形态问题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 日本史 王政复古政变 天皇制 皇室改革 明治维新    

  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王表的历史解析 

       

  内容提要 古代埃及的王表是王权作为社会与文化记忆核心内容的历史呈现。古代埃及的王表萌芽于早王朝时期,在古王国第五王朝时期粗具形态,至新王国时期已臻于成熟。新王国时期,军事帝国背景下的统治阶级的历史意识勃兴,王表在数量、规模、工艺等方面远胜从前,并通过传统的神话、仪式建构与祖先的“历史”联系,从而证明王权的合法承继与延续。除宗教与政治目的之外,王表也体现出客观记录的意图。都灵王表在文献载体、原始底本、抄写方式、结构安排、历史信息等方面与祭祀用途的王表明显有别,但是,都灵王表依然是宗教与王权观念的产物。作为展现王权历史信息的古代埃及王表,亦应以历史的方法解析其内涵和意义。 

  关键词 古埃及 王表 王权 新王国 历史意识    

  古希腊文化与拜占庭帝国的塑造——以《荷马史诗》为例 

       

  内容提要 古希腊文化在拜占庭帝国基本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拜占庭帝国,基督教信仰与古希腊文化之间出现了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古希腊文化逐渐得到基督教会的认可与接纳。拜占庭时期的古希腊文化是加强皇帝崇拜、颂扬皇帝完美形象的有效工具,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和时代特征。古希腊式的教育体系和希腊语的普遍使用,使得拜占庭人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古希腊文化在教会文化、政治文化和大众文化中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为拜占庭帝国提供了文化共同体的框架,逐渐塑造了拜占庭人身份认同的标准,成为界定“拜占庭人”的核心特征之一。拜占庭人在延续传统“罗马人”政治身份的同时,逐渐接纳“希腊人”这一文化身份。其他族群也将古希腊文化视为界定拜占庭人身份的重要标准,将拜占庭人称为“希腊人”。 

  关键词 拜占庭帝国 古希腊文化 荷马史诗 皇帝崇拜 希腊人    

  太平洋史: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与转向 

  王华    

  内容提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太平洋史作为一个独立的世界史研究分支脱颖而出。此后七十余年里,随着学术环境和治史主体的变化演进,太平洋史研究历经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太平洋作为一个独立治史客体被学术“发现”,有关太平洋史的基础范畴和路径假设被提出并探索实践。此后至80年代,受到“去帝国史学模式”倾向的影响,以堪培拉学派为代表的“局内人”主导的“太平洋内的历史”成长为主流,“本体史”视角下的太平洋诸岛史和大洋洲史研究成就斐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史、海洋史等新的史学研究范式对太平洋史研究带来冲击,催生出以“太平洋世界”路径为代表的整体、开放的“太平洋的历史”,传统的民族国家史学模式遭遇严峻挑战。两种路径在并立之中渐显交融之势,太平洋史研究逐渐走向成熟。 

  关键词 太平洋史 学术史 全球史 研究范式   

  “环境转型”研究:法国环境史研究的新趋向 

  钟孜     

  内容提要 “环境转型”研究是当前法国环境史学界最为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其核心目标是要回答20世纪60年代以来法国社会所发生的“环境转型”的特点、动力和历史根源问题。关注环境问题的社会氛围、法国环境史学的扎实基础、相关史料的逐步开放以及学者们的不懈反思和探索,是“环境转型”研究能够破壳而出的几个关键因素。在研究方法上,基于对布鲁诺·拉图尔理念的不同解读,学者们形成了两种考察路径。在考察主题上,学界的讨论主要围绕“环境转型”参与者的角色、“转型”中所表现出的法国文化特性和“转型”的跨国或全球性起源等问题展开。未来的“环境转型”研究可能会在地方性和全球性两种考察取向之间并行。 

  关键词 法国环境史 “环境转型”研究 拉图尔 地方性取向 全球性取向 

  

《世界历史》2019年第2期

查看详细

 目 录 

   

  ·亚洲史· 

  权威重构与明治维新 /杨栋梁 

  “加齐起源说”与奥斯曼早期国家的历史阐释 /韩志斌 姜欣宇 

    

  ·欧洲史· 

  破坏圣像运动与八九世纪的东西方政教关系 /龚伟英 

  诸侯邦国立法与16世纪德意志的邦国构建 /王倩 

  近代早期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城市——以那不勒斯、利马、马尼拉为例 /朱明 

    

  ·美洲史· 

  战后美国劳联—产联与美中关系——以乔治·米尼与沃尔特·鲁瑟的争论为中心 /何慧 

  罗杰·威廉斯的清教思想及其在罗德岛的实践 /张孟媛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哥特神话”到“互动共生”:中世纪西班牙史叙事模式的演变 /夏继果  王玖玖 

  “失败论”到“迷思说”:美国公共住房研究叙事模式的演变 /李莉 

  史学新边疆:冷战环境史研究的缘起、内容和意义 / 刘合波  

   

内容摘要 

    

  权威重构与明治维新 

    

  内容提要 明治维新是幕末民族危亡时期日本社会的权力重组和权威重构。西方列强的侵略威胁,不仅直接诱发了日本社会的尊王攘夷浪潮,也深刻激化了国内政治矛盾,严重冲击了幕藩体制和幕府权威。围绕开国还是攘夷、佐幕还是倒幕等重大问题,幕府、朝廷、地方实力派大名、下级武士等四种势力之间的博弈波诡云谲,最终形成了以尊王倒幕为核心的强藩联合,并通过“王政复古”政变逼迫德川幕府退出历史舞台。明治新政府内部的近代派与守旧派、近代派中渐进派与激进派之间经过长期权力角逐,逐步实现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重置、中央集权体制的组织构建和社会阶级基础的根本再造,加之法律制度上和精神上的权威形塑,确立了以近代天皇制为载体的绝对权威。明治维新中权威的解构与重构,是在国家权力重构的显在主线和以“顺天应人”为依据的权威这一制约权力重构的潜在主线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是通过政治路线上明确治国理政的方针和途径,组织路线上“纯化”寡头政治的构成,最后以立法形式得以实现的。 

  关键词 权威重构 明治维新 天皇 德川幕府 近代社会转型 

  “加齐起源说”与奥斯曼早期国家的历史阐释 

  韩志斌 姜欣宇     

  内容提要 学术界对于奥斯曼早期国家的历史阐释尚未达成共识。维特克在质疑奥斯曼帝国“部落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加齐起源说”的解释架构,即认为奥斯曼帝国起源于一个“边疆社会”中的“加齐团体”,奥斯曼早期国家在地理上位于拜占庭帝国的核心区域,占领这里极为困难,“加齐战争”得以长期延续,因而最终形成帝国。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加齐起源说”的诠释路径进行批判和否定。“加齐起源说”反映了奥斯曼早期国家起源的某一维度与思考命题的不同层面。13世纪末的比提尼亚地区具有多元文化并存,多文明杂糅的地缘政治特征,诞生于此的奥斯曼早期国家亦具有这种多元文化特性,这种特性有助于奥斯曼早期国家在小亚细亚与巴尔干地区的扩张,并最终在15世纪形成横跨亚欧的世界性帝国。 

  关键词 维特克 加齐起源说 奥斯曼 早期国家 部落理论 

  破坏圣像运动与八九世纪的东西方政教关系  

       

  内容提要 公元八九世纪,拜占庭帝国的破坏圣像运动引发了基督教世界的分化和分裂,对东、西方政教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出于各自利益,东、西部教会对帝国当局的破坏圣像政策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东部以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为代表的主教团体对皇帝宗教政策予以妥协,西部罗马教会则持反对的立场。东西方关系进一步恶化,促成了罗马教廷与法兰克王国的政治联盟,加速了罗马与拜占庭帝国的分离。东、西部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东部教会当局服从拜占庭政权,皇权与教权相结合的结构得到巩固;而西部罗马教会则脱离了拜占庭政权的控制,并逐步走向政教二元并立的发展道路。不断激化的教会最高领导权之争为东、西部教会的最后分裂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关键词 破坏圣像运动 东西方关系 拜占庭帝国 罗马教会 

  诸侯邦国立法与16世纪德意志的邦国构建  

  王倩     

  内容提要 16世纪是德意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期,见证了德意志法制从中世纪传统向近代模式的转变,也见证了德意志的近代早期国家构建。由于政治上的四分五裂,德意志的法制转型和国家构建无法在帝国统一实现,却在诸侯邦国层面凸显了出来。诸侯在区域化进程中提出了立法权要求,通过政府公权力来制定适用于整个邦国的法令,瓦解地方领主和自治社区的法律传统和司法管辖权,建立新型的政府和臣民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普通人通过递交怨情陈述书将自己的诉求转化为法律,参与了诸侯邦国立法。诸侯邦国立法推动了德意志的邦国构建,也折射出16世纪诸侯邦国的内在复杂性,从法制角度揭示了转型时期诸侯邦国的半封建、半近代性质。 

  关键词 德意志 诸侯邦国 邦国法 邦国构建 

  近代早期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城市——以那不勒斯、利马、马尼拉为例  

  朱明    

  内容提要 西班牙帝国在早期全球化的进程中打造了一批殖民城市,其中分别处于欧洲、美洲和亚洲的三座城市那不勒斯、利马、马尼拉在空间上即体现了西班牙帝国推动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在经济方面,西班牙帝国的大帆船贸易将三座城市联系在一起,带动了商品和货币的全球流动,同时也改变了城市的命运;在城市建设方面,三座城市具有相似性,即棋盘格的城市形态、城市防御功能的加强、港口城市的特征以及居民和族群的多元化;在文化方面,西班牙帝国利用城市实现其文化霸权,即通过城市空间整合和仪式活动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近代早期西班牙帝国掀起的全球化影响深远,在全球范围内塑造了一种带有其典型特征的城市类型,而这些城市的地位和空间变化则体现了西班牙霸权文化与在地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调试。 

  关键词 近代早期 西班牙帝国 殖民城市 那不勒斯 利马 马尼拉 

  战后美国劳联—产联与美中关系——以乔治·米尼与沃尔特·鲁瑟的争论为中心 

  何慧     

  内容提要 20世纪上半期,劳工联盟和产业工人联合会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工会。1955年,二者合并为劳联—产联,成为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合并后的劳联—产联实现了组织上的统一,但其领导人乔治·米尼和沃尔特·鲁瑟在对华问题上立场不一。保守派代表米尼持坚定反共的立场,是工会中的多数派;鲁瑟比较务实灵活,呼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他并不认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工会中的少数派。尽管劳联—产联内部存在分歧,但在冷战背景下,反苏反共是美国的政治生态,劳联—产联及其代表的部分美国劳工出于自身利益和美国的国家利益,基本与美国政府对外政策保持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二人之间并没有根本分歧。 

  关键词 美中关系 美国工会 劳联—产联 乔治·米尼 沃尔特·鲁瑟 

  罗杰·威廉斯的清教思想及其在罗德岛的实践 

   孟 媛     

  内容提要 罗杰·威廉斯是新英格兰殖民地著名的清教思想家。1635年,由于猛烈地攻击特许状、与新英格兰清教正统派在政教权责的认知上存在重大分歧以及背离了新英格兰清教正统派笃信的“集体利益至上原则”,威廉斯被马萨诸塞殖民当局审判并放逐。这起事件集中体现了威廉斯与新英格兰清教正统派的冲突,核心问题在于威廉斯不仅坚定地主张和捍卫彻底的信仰自由,而且力主教会分离与政教分离,并将“良心自由”作为其全部思想和活动的依据和底线。罗德岛不仅是罗杰·威廉斯逃难的落脚处,也是其践行政教分离和捍卫信仰自由的堡垒。在威廉斯的领导下,罗德岛发展成为宗教异端分子的避难所、宗教宽容的故乡和政治上特立独行的殖民地。 

  关键词 清教思想 罗杰·威廉斯 政教分离 良心自由 罗德岛     

  “哥特神话”到“互动共生”:中世纪西班牙史叙事模式的演变 

  夏继果 王玖玖     

  内容提要 自中世纪以来,西班牙和西方学界对中世纪西班牙史的认识存在两种互为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世纪西班牙史就是作为西哥特人后裔的基督教徒赶走穆斯林、犹太人等宗教异端,实现“西班牙复兴”的历史,后人把这种观点概括为“哥特神话”,另一种观点从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教徒彼此依傍、互相交流、共栖伊比利亚半岛的角度来理解这段历史进程,阿梅里科·卡斯特罗将其概括提升为“互动共生”。二者相比,后一种观点更为客观。在全球联系日益紧密,不同文化群体,尤其是不同宗教群体的共存问题愈加受到重视的今天,“互动共生”已成为中世纪西班牙史研究的主流。发生在20世纪中叶的“西班牙史论战”对这种演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中世纪西班牙 哥特神话 互动共生西班牙史论战     

  “失败论”到“迷思说”:美国公共住房研究叙事模式的演变 

  李莉     

  内容提要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美国城市史学,对公共住房研究尤为关注。至今,该研究领域的叙事模式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变化。首先是六七十年代基于高层公共住房衰败个案的研究,形成了“高层公共住房失败论”;80年代,这一否定性叙事扩展至对公共住房政策的整体叙事上,出现了“公共住房彻底失败论”;2000年以来,“公共住房迷思说”问世,认为之前研究过于偏重衰败个案,两度“失败论”不足以涵盖公共住房政策发展的历史全貌。从“失败论”到“迷思说”的演变过程,说明美国城市史学界的公共住房研究逐步走出偏重个案研究导致的“以偏概全”误区,开创了个案研究与总体史研究互补的新局面。这对美国乃至世界各国城市住房保障理论与制度创新兼具学理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美国城市史学 公共住房 城市政策 叙事模式 

  史学新边疆:冷战环境史研究的缘起、内容和意义  

       

  内容提要 冷战环境史学是基于美苏冷战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现实问题和军事环境史学不断拓展的学术背景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研究领域,也是冷战史学与环境史学转向、交叉的产物。在学科属性上,冷战环境史学是冷战史学和军事环境史学的独特分支。在研究方法上,它承继了军事环境史学的跨越民族国家界限与互动等研究方法,同时也吸取了冷战史研究所倚重的文献分析法。在研究内容上,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冷战时期各国国防建设带来的环境变迁、战争与环境和地区局势的互动关系、中苏经济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影响、美国在第三世界的技术推广、环境与地缘政治之间的联系。开展跨国研究、强调环境问题与冷战态势的互动性研究、借助冷战史研究中使用的档案文献进行研究,是冷战环境史学的新趋向。但是,既有研究也存在资料发掘不够深入、过度拔高环境在冷战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冷战环境史研究,就需要加强对原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考察研究对象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关键词 冷战史 环境史 军事环境史 跨学科 互动关系 

    

    

《世界历史》2019年第1期

查看详细

  目 录

  美洲史

  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与“西方”的形成 /王立新 (北京大学)

  《杰伊条约》与美国建国初期的美英关系 /金海 (世界历史研究所)

  美国国务院与军方在日元汇率问题上的博弈(1945—1949) /张士伟 (武汉大学)

  欧洲史

  法国中世纪至近代早期的游戏伦理 /唐运冠 (温州大学)

  “气候—危机”模式再探——以法国无夏的1816年为例 /周小兰 (华南师范大学)

  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 /刘章才 (山东师范大学)

  亚洲史

  载泽使团访日与日本的因应 /王美平 (南开大学)

  “中国礼仪之争”的缘起和中西学统的关系 /纪建勋 (上海师范大学)

  古代史

  《亚述王表》与亚述王权 /陈飞 (北京大学)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曼德维尔游记》里的中国——“普遍史”视角的考察 /刘招静 (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