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举办“东京审判研究”讲座

2015-05-21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http://history.cnu.edu.cn/index.asp 

   2014年11月26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举办“东京审判研究”讲座。主讲人是来自南开大学的宋志勇教授。 

  宋志勇教授的报告内容可以分成四个主要部分。首先,关于东京审判的概况。东京审判全名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主要时间为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有11国家共同提起诉讼案,28名被告。在不到三年的审判时间里,共产生48412页庭审记录、5万页的法庭证据、仅判决书就1213页;其中战犯的罪名有破坏和平罪、发动侵略战争罪和反人道罪。东京审判的流程是选定被告、海选法官和检察官、提供证人证据等流程。第二,关于天皇战争责任问题。这也美国、英国、中国当时的占领政策、法官的意见和美国与盟国的政治判断等方面密切相关,为了维护战后日本的政治稳定最终决定对天皇的战争罪责不予追究。第三,宋志勇教授详细介绍了日本搞的“自主审判”的闹剧,这与日本战后的战争责任观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最后,宋志勇教授对东京审判这一历史事件的重新认识。他认为,当前日本右翼否认侵略战争史实的现象与东京审判中日本辩方观点如出一辙,这是对东京审判判决决议的否定。重新认识东京审判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宋志勇教授,历史学博士,现担任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为近现代中日关系史、日本政治外交史,代表著作有:《东京审判•战争责任•战后责任》(2009)、《毛泽东——革命者与建设者》(2004)、《日中鸦片战争》(1995)等。

(中国世界史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