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史学中帝国形象的演变研究》
2021-04-28
吕厚量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79625
字数:350千字
2021年4月出版
内容简介
在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5世纪的近千年中,对帝国形象的描述、分析、评判与反思始终是贯穿古希腊史学传统的一条明确线索;由于古希腊史学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近现代西方文明发展历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作品所塑造的帝国形象也在构建近现代西方学者与公众对帝国的认识与记忆过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古典史学语境下,波斯帝国是希腊世界最重要的对外交往对象之一和作为希腊文明参照物的“他者”;而从公元前2世纪起,随着罗马逐步将整个希腊化世界纳入帝国行省统治的模式,罗马帝国逐渐成为后期希腊史家关注的重点和地中海世界整体史的载体。波斯与罗马构成了古希腊史学中最重要的两大帝国形象,也是本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
作者简介
吕厚量,1984年6月生人,辽宁省本溪市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古希腊罗马史学研究。已出版英文专著Xenophon's Theory of Moral Education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5);已发表论文有《希罗多德波斯史及其对古希腊知识精英波斯观的塑造》(《历史研究》2014年第1期)、《再造罗马:晚期罗马多神教知识精英的历史叙述》(《历史研究》2011年第4期)。独立译著有罗纳德·塞姆《罗马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威廉·麦克尼尔《汤因比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
目 录
导言
上编 波斯篇
第一章 希罗多德与大流士篡位事件
第一节 希罗多德笔下的东方史与《贝希斯敦铭文》
第二节 《历史》卷三与《贝希斯敦铭文》的异同与联系
第三节 《贝希斯敦铭文》对希罗多德的间接误导
第四节 从《贝希斯敦铭文》看希罗多德对波斯史源的再加工及其影响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泰西阿斯《波斯志》的“东方主义”及其历史渊源
第一节 泰西阿斯与《波斯志》的“东方主义”源头说
第二节 泰西阿斯《波斯志》中的东方帝国形象
第三节 《波斯志》所承袭的波斯史叙述传统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色诺芬著作《居鲁士的教育》中的波斯帝国理想统治模式
第一节 色诺芬代表作《居鲁士的教育》的性质问题
第二节 《居鲁士的教育》与《拉栖 第梦政制》的主题异同
第三节 色诺芬借助理想君主居鲁士大帝所阐发的社会教化观念
第四节 色诺芬笔下居鲁士大帝的历史原型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色诺芬理想帝国统治模式中的权术
第一节 色诺芬历史叙述体系中对正面领袖形象的“抹黑”
第二节 色诺芬独特权术观的塑造因素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东方主义传统的确立与强化——以古希腊历史叙述中波斯宫廷宴饮场景的变迁为例
第一节 衰朽帝国的末日狂欢
第二节 饕餮之徒的醉生梦死:希腊史料中东方主义式的波斯宫廷宴饮场面
第三节 波斯宫廷荒淫豪饮场景的非历史性
第四节 贤哲之士的会饮:公元前5-前4世纪古典会饮文学传统中对波斯帝国贤明君主形象的理想化建构
第五节 小结
下编 罗马篇
第六章 拓荒与附会:波利比乌斯对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普世史的建构与《历史》中的戏剧化元素
第一节 波利比乌斯与戏剧化史学
第二节 波利比乌斯罗马征服叙事体系中的戏剧化元素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抗争与迷茫:约瑟福斯罗马观中的矛盾性
第一节 约瑟福斯罗马观的两面性
第二节 两面罗马观中的深刻矛盾
第三节 约瑟福斯罗马观矛盾的历史根源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排斥与融合:波桑尼阿斯的文化记忆与《希腊纪行》中的罗马帝国
第一节 希腊旅行家波桑尼阿斯与他笔下的罗马帝国
第二节 《希腊纪行》的文化记忆特征
第三节 排斥、反感罗马帝国统治的希腊知识精英波桑尼阿斯
第四节 《希腊纪行》语境中古老自由希腊与当下罗马帝国的并存与兼容
第五节 妥协与认同:波桑尼阿斯文化记忆的现实基础
第六节 小结
第九章 追思与憧憬:4-5世纪罗马多神教知识精英的“再造罗马”历史话语表述模式
第一节 4-5世纪从事历史撰述的希腊多神教知识精英群体
第二节 夕阳余晖的礼赞——4-5世纪多神教作家笔下的罗马
第三节 重构罗马的背后:帝国晚期多神教作家历史话语表述模式的成因
第四节 “再造罗马”模式的历史影响
第五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