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世界历史》(多卷本)首发式在京举行

2013-01-16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致辞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世界历史》编委会主任武寅讲话

《世界历史》(多卷本)首发式

江西出版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文主持首发式

  2013年 1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江西人民出版社在京举行《世界历史》(多卷本)首发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出席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世界历史》编委会主任武寅出席并讲话。出席首发式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黄浩涛,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江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东有,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副司长王然,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颜永刚等。出席首发式的专家学者有首都师范大学名誉校长齐世荣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家和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庞卓恒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廖学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筠泉、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刘新成教授、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天津师范大学侯建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世安教授、世界历史研究所程西筠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徐蓝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宏毅教授等。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世界历史研究所党委书记赵文洪、世界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任长海及参加该书撰写的世界历史研究所和高等院校的有关专家学者百余人出席了会议。首发式由江西出版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文主持。

  王伟光在致辞中说,《世界历史》(多卷本)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若干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揭示人类历史不断前进的不可逆转的进步趋势,它不回避当代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使世界史研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我国对世界史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基本停留在史志阶段,缺乏世界史的理论研究,到了近代,魏源才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命题。通过研究世界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国、各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深入到当时的历史氛围,去领会各民族和国家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一点是其他学问难以达到的。

  王伟光指出,世界历史在提高我们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的同时,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拓宽了我们的思路。世界历史不是各国分散、孤立的历史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联系、浑然一体的历史集合,怎样才能高水平地学习和运用世界历史,是对我们智慧的考验。

  王伟光强调,在世界范围内,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外界隔绝,人类文明越发达,国际交往就越密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借鉴世界各国历史上的成功经验。

  武寅在讲话中说,改革开放以来,时代的呼唤和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世界历史研究的发展。从单卷册的简明世界史读本,到4卷本、6卷本的世界历史著作,从大量的世界史研究优秀论文,到我院世界历史所在上世纪末编撰的8卷本《外国历史名人传》,10卷本《外国历史大事集》等等,所有这些世界史研究新成果的陆续出版,为大型通史类世界历史的编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武寅指出,多卷本《世界历史》研究队伍以世界历史研究所的科研骨干为主的同时,积极地吸收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和国内高等院校的知名专家以及中青年科研骨干参加,形成了100余人的研究队伍。因此,这部多卷本《世界历史》,整合了我国世界历史研究的现有力量,从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世界通史性研究所达到的新水平,是全国诸多科研和教学机构世界史学者心血的结晶。它表达了当代中国世界史学者对世界历史的独立理解,并提出一种崭新的、有中国特点的世界史体系。

首都师范大学名誉校长齐世荣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刘家和教授

天津师范大学庞卓恒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廖学盛

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

天津师范大学侯建新教授

《世界历史》(多卷本)是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研究成果,由著名历史学家齐世荣、刘家和、庞卓恒、何芳川担任学术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任编委会主任,于沛、吴恩远、周荣耀任副主任,于沛,吴必康,徐建新,郭方、俞金尧,汤重南、易建平,李春放,赵文洪,吴恩远、张顺洪分别担任各卷编撰工作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一百多位世界历史学者撰稿。全书由“理论与方法”、“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民族与宗教”、“战争与和平”、“国际关系”、“思想文化”、“中国与世界”8卷39册组成,共1500余万字,目前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世界历史》(多卷本)再现了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历史图景,深刻地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全书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体例上的创新,各卷专题研究与编年叙写相结合,强调以时间为纵线,点面结合,使之既有一定的时空涵盖面,又有重点专题研究上的深度;二是强调新颖的研究视角、广阔的历史视野和多层面的理论叙述,注重在广泛吸取中外学者世界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追踪前沿问题,对世界历史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借以概括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揭示人类历史不可逆转的进步趋势;三是注重使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汲取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政治学、宗教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努力体现前沿性和前瞻性;四是注重遵行学术规范和出版规范。

《世界历史》(多卷本)首发式会场

与会学者对《世界历史》(多卷本)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部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历史著作。

与会领导、专家合影

  (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