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视角下的亚洲的东南亚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昆明召开
2014-03-26
来源:云南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
2014年3月6日,“多学科视角下的亚洲的东南亚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日本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共同主办,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和德宏州社会科学联合会承办。会议的主题为“多学科视角下的亚洲的东南亚研究”,旨在为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之间加强学术交流,增进学术思想碰撞提供良好的平台。
“多学科视角下的亚洲的东南亚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会场
“多学科视角下的亚洲的东南亚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分组讨论会场
“多学科视角下的亚洲的东南亚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分组讨论会场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福泉研究员主持会议开幕式。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任佳研究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刘宏教授以及日本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河野泰之教授分别代表合作三方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加拿大、比利时、韩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意大利、缅甸、泰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相关学术机构的6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开幕式。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现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贺圣达研究员在开幕式上做了题为“中国-东南亚的区域研究”的主旨发言。他认为由于东南亚地区的多样性和中国-东南亚关系的丰富性、复杂性,中国-东南亚作为一个区域来研究要比东亚(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作为区域研究在某些方面更为困难和复杂。但是这也可以使得中国-东南亚区域研究的内容更为丰富,可以拓展和深化的研究领域众多,研究方法也可以更为多样,认为需要增强中国-东南亚区域研究方面的学术自觉性,在加强区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探索的同时,着力在各个研究层面切实推进,并且对如何推进中国-东南亚区域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开幕式结束后,进入了小组讨论的环节,此次会议共分成两个分会场六个小组。来自境外以及省内外的知名学者参加了小组讨论,讨论从国别上涉及到中国、泰国、菲律宾、缅甸、越南、新加坡、老挝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从学科上涉及到粮食安全、中国-东南亚区域合作、跨界民族、区域合作治理、中缅关系、东南亚华人宗教以及东盟国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一天的学术会议,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术研究结构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亚洲的东南亚研究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讨论。
此次国际会议是在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大背景下召开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随着中国(云南)与东盟在互联互通和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不断推进,中国(云南)-东盟“交通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的轮廓日渐清晰。然而,在“认知共同体”、“信任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等人文层面有待于提升和发展,这为学界的跨国交流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和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所轮流举办的“多重共生与可持续发展”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必将成为推动中国(云南)东南亚研究人员与亚洲各国同行之间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
(中国世界史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