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世界史学科评议组首次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
2016-04-26
2016年4月9日,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世界史学科评议组工作会议在南京冠军楼大酒店举行。这次会议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世界史学科评议组主办,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承办,世界史学科评议组全体成员与会。他们是:天津师范大学侯建新教授、复旦大学李剑鸣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杨共乐教授、南开大学陈志强教授、南京大学洪邮生教授、北京大学高岱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韩东育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戴超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武寅研究员因故请假。
中共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教授出席了开幕式。他在致辞中对世界史学科评议组会议的召开和各位专家来宁表示热烈欢迎和祝贺,他介绍了南京大学文科发展建设的现状,希望与会专家对南京大学及其历史学院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世界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侯建新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这是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换届以来、也是世界史学科独立为一级学科以来世界史学科评议组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标志着学科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评议组每位成员都对世界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他感谢南京大学在会议筹备工作中付出的辛勤劳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教授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会议开幕式由洪邮生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和世界史学科其他负责人也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后,在侯建新教授主持下,会议就如何启动世界史研究生课程建设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了具体的调研计划,另外还就当前世界史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形成共识。
会议确定了调研世界史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总体步骤和时间表:先由全国世界史学位授予单位进行自我总结,包括31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和36个一级硕士授权单位。在此基础上,再由学科评议组成员分头进行实地考察,选择适宜地点召开调研工作会;评议组分为三个调研小组,覆盖全国主要区域。最后撰写调研报告,经讨论定稿后报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调研工作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全面、真实地反映各学位授权单位世界史学科建设和研究生课程现状,为合理决策和学位点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向学位授予单位“亮牌”,将成为常态。
针对当前各高校世界史学科建设比较突出的问题,会议提出在教育部已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追加世界史二级学科目录方案。与会者一致认为,上一届学科评议组已经就该问题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方案,现在应将这个成果落实,合理对接。在世界史一级学科下设立稳定的二级学科目录,是世界史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工作会议结束后,评议组成员还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系的部分教师进行了座谈和交流。
(本文执笔宋颺,世界史学科评议组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