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2021年4月7日
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人文社会科学国际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

2021-04-13

  为促进世界人文交流互鉴,弘扬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为各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对话交流平台,展示厦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成就,推动“中国特色、厦大风格、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4月4日-7日,厦门大学举行人文社会科学国际论坛。论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人文社会科学”为主题,下设12场分论坛,共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参与。

  4月6日下午,论坛开幕式举行。校长张荣致欢迎辞,副校长杨斌主持。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校友陈春声,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校友俞可平,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等国内外学者嘉宾,以及12场分论坛参会嘉宾、校友代表、校内师生代表以线上、线下方式出席。

  张荣指出,人文社会科学是国家软实力和民族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厦门大学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发挥“侨台特海”区位优势,在历史与人类学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台湾研究、南洋研究、南海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华人华侨研究等领域独树一帜,留下了“厦大学派”不懈探索的巍巍丰碑。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增进世界人民福祉、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途径。面对新时代、新使命,人文社会科学理当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关怀人类前途命运。作为一所百年学府,学校将肩负起国家和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准确把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打造开放、平等、包容的学术交流平台,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厦大风格、世界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厦大力量。

  陈春声认为,在当前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互联网与数字化建设深入发展,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人文社会科学这一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从中国的学术话语角度出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的影响力,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思考的问题。相信以此论坛为契机,厦门大学定能更加深入地开展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建设面向世界的人文社会科学。

  勒·克莱齐奥、俞可平、李培林分别作主旨演讲。

  勒·克莱齐奥的演讲题目为《人文主义与大学》。他梳理了世界各国文学先贤对人文主义价值观的探索。他提出,大学应秉承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主动开展国际合作与文化、学术交流,努力建设更美好、更和谐、更均衡的世界,这也正是厦门大学办学宗旨的重要维度和此次国际论坛的重要意义。

  俞可平作题为《全球文明与全球治理》的主旨演讲。他提出,人类社会的进步集中体现为文明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呼唤全球文明。然而,全球文明的理想目标与人类目前的现实状态之间有着极大的差距。弘扬全球文明,就要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防止和管控全球风险,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增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将文明从区域、族群和国家推向全球的更高层面。

  李培林作题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世界影响》的主旨演讲。他认为,现代化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场巨大的历史变革过程,也是近代以来我国仁人志士和中国人民几代人的梦想。中国走向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是和平发展的典范,在现代化过程中大规模地减少贫困人口,为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然而,中国走向现代化这一事实,还是引起了一些西方国家的误解和焦虑。为此,中国应坚持在加深国际交流与文明互鉴的基础上,与世界人民一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开幕式后,12场分论坛陆续开展。厦门大学数百位专家学者与国内外同行一道,围绕全球人文精神、跨文化传播、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经济科学前沿与教育、气候与能源金融、国际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治理挑战与应对、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大学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两岸命运共同体认知与建设、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与社会等重要议题,共同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力图抓住变革中的历史机遇,从多角度、多领域寻找各国间的学术交流、合作共赢、文明互鉴之道。

  本次国际论坛学术成果斐然,收录会议论文500余篇。近期,厦门大学正与施普林格等境外出版公司密切联系,拟将国际论坛入选论文结集出版,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人文社会科学国际论坛将每两年举办一次,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和高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