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撷文明根脉:比较神话学研讨会”在世界历史研究所召开
2022-11-18
11月5日,由中国国际文化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探撷文明根脉:比较神话学研讨会”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谷城厅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西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等单位的2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女神与文明、神话与观念、神话与仪式、比较研究与途径探索等主题做两场主旨发言和四场专题发言,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会议由中国国际文化书院秘书长张文涛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谭佳研究员联合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党委书记罗文东研究员在致辞中强调:本次学术研讨会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明确提出要推动相关学科的融合发展,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鼓励不同学科之间融合发展,共同推动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华文明发展道路的学术研究。今天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的这次研讨会,体现了不同学科学者交流和合作的特色。神话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不仅诸如中华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等有丰富的神话传统,即便在不那么知名的非洲部落、在太平洋岛屿和亚马逊丛林中生活的原住民中,神话也是无处不在。如何认识这种文化现象在人类历史普遍规律中的位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从比较神话学视角探讨人类文明问题,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
中国神话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叶舒宪教授在《上五千年生根,下五千年开花:玉石神话的美学深度》的主旨发言中强调,神话不是仅属于文学,更不是专属于民间文学,神话的概念大于文史哲、宗教、政治、法律,所有文科的概念都应该追溯到神话时代,“神话中国”与“神话历史”概念,从神话立场阐发对中国与历史的本体论理解。从文化基因视角来看,在中国近万年的发展中,上五千年是文化基因培育阶段,下五千年是文化基因开花结果阶段,玉石神话是贯穿始终的一条脉络。玉石不仅是沟通人神的介质,也寄托着华夏审美与道德理想的重要载体。希望未来的世界文明史编纂,一定要把每一个文明特有的神话信仰所造成的文明特色揭示出来。在《希腊与近东神话的比较研究》的主旨演讲中,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以欣教授从神的拟人化角度、神话的情节、神话中的英雄观念等方面,用大量精美的图像资料进行比较,追溯了希腊神话的近东渊源,揭示出文明互鉴与交流的必然性。
围绕“女神与文明”主题,北京大学范晶晶副教授在《梵语文学中女神与自然的同构关系小考》的发言中指出,在梵语文学中,女神与自然的关系是同构的,即在梵语文学在对女神的描述过程中实际上是将女神等同于大自然,启发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北京语言大学刘宗迪教授在《鲧和禹的性别再考》的发言中指出,《山海经》中,鲧和禹并非一直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男性,而是在父权制确立的过程中,由女神变为了男神。北京大学刘淳副教授在《海伦的故事:<奥德赛>中的muthos与纺织》的发言中指出,神话学的核心词汇——muthos,随着具体的对话场合指向更为丰富的含义,比如在《荷马史诗》的很多语境中,“纺织”这种行为与故事讲述和女性的表达有着非常密切和复杂的联系。西南大学郭涛副教授在《文本与历史的对话:希罗多德<历史>的海伦叙事》的发言中认为,希罗多德吸纳了史诗、抒情诗、悲剧叙事传统中对海伦的不同评价并有超越,虽然以神话故事为题,但历史学家能够在实证主义方法缺席的情况下重构文本的历史性。只有将文本与文学、历史双重“语境”置放于竞争性“对话”视角下,才能完整阐释文本的历史性,进而回应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王宪昭研究员在《通过神话母题数据助力神话比较研究》的主旨发言中指出,神话的比较研究中,对神话母题数据的分析非常重要。神话母题指神话叙事过程中可以进行分析的最自然的基本元素,通过神话数据比较,可以发现不同神话的时间演进、不同神话的空间关联、神话中的历史文化认同、神话自身创作传承等规律。清华大学刘晓峰教授在《<日本书纪>创世神话故事的文本解读》的主旨发言中,从文化分层、生活信仰和文化介入三个方面来解读《日本书记》,认为生殖信仰作为这段神话的核心内容,在其中起到了结构性的框架作用,由此切入可分析日本文化的本土性与外来性特征。
围绕“神话与观念”专题,北京大学陈连山教授在《从神话学立场论夏朝的存在》的发言中,指出远古的神话和后世的历史叙事在社会功能上是一致的,都是用神圣叙事来证明当时的社会生活与制度。不能根据神话情节的虚构性来否定神话所要证明的社会现实的真实性。神圣叙事一词同时涵盖神话和历史两个概念,因此通过分析有关鲧、禹和启的神圣叙事的社会功能,可以为夏朝提供真实存在的证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温静助理研究员在《论古埃及人的生命观》的发言中认为,古埃及人对生命的看法是海德格尔式的,生命即“向死存在”。因为有了死亡这一终点,人生被赋予了有限性,在有限的人生之中随之产生了责任、义务、权利等等;而在终点之后,人将再次踏上通往来世的行程,死去之人以阿赫(Akh)的形式继续存在于生者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张远副研究员在《佛陀相好庄严与上古神兽》的发言中,通过对佛陀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梵汉对勘及研究,指出佛陀形象体现了各种吉祥元素特别是吉祥动物的杂糅之相,突出了佛陀形象与凡人的差异,象征佛陀的超凡威力,淡化了佛陀的印度源头,使得佛陀形象具有超越文化、民族、种族的世界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唐卉研究员在《弃儿水蛭子:日本记纪神话中的伐异历史》的发言中认为,由于集体神话具有政治性意味,因而除了前人对水蛭子的两种观点(近亲结婚的怪胎;在伦理层面上不符合男尊女卑而生出的怪胎)以外,水蛭子的故事极有可能是被制造出来的,为古代天皇制的成立和维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支撑。
在“神话与仪式”专题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国洪更研究员在《亚述帝国的瘟疫及其应对措施》的发言中认为,亚述帝国对瘟疫来源的神话学解释,使得防疫措施尽管客观上能产生一些效果,但实际上会加深人们对瘟疫的恐惧,反而去求助神灵的庇佑,以躲避鬼神的处罚。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钟志清研究员在《<希伯来圣经>中的“以撒献祭”及其阐释》的发言中指出,撒拉之死与以撒献祭有着某种联系,撒拉在献祭事件中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缺席。以撒献祭的神话故事在文学与公共话语中不断重现,甚至影响到当今以色列人的社会文化行为与文学创作。首都师范大学蒋家瑜副教授在《演绎神话:赫梯的神话叙事与节日仪式》的发言中认为,对赫梯的神话叙事和节日仪式的研究中发现,节日仪式本身就是种现时演绎的活动,所以主要采用第三人称现代时的叙事视角,它并不需要强调代入感与互动性,由此弱化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命令式)的叙事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蓓副研究员在《“格萨尔”空间观的信仰整合与认同表达》的发言中指出,在口头说唱和文本化双路并进的流传过程当中,格萨尔将产生于不同时代、具有各异的文化渊源和思想背景的信仰元素有机融合到一个叙事系统当中,进一步发挥了社会整合的功能。
围绕“比较研究与途径探索”专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易华研究员在《青铜时代的天与帝》的发言中提出,三代文化是聚合而成的,并且具有“双螺旋”特性: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本土起源以定居农业为特色,是中国文化的基础;青铜时代游牧文化来自西方,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上层文化;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三代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吴晓东研究员在《神话中西王母住地名称辨析》的发言中认为,应用语音来做研究时至少应该成立一个小系统,因为单纯从两个词的读音相似来看,其二者有渊源关系并不能得到证明。从小系统出发,他追溯了西王母的住处,以及昆仑、月以及眼睛的关系。上海大学郭丹彤教授在《古代埃及奥西里斯神话和基督神话的比较研究》的发言中提出,两种神话系统在结构上、在秩序创造阶段的内涵上、在英雄出现的过程上、结局的设置上的一致性,体现了其二者的宗教体系都通过神话揭示了人类对其最终归宿的探求,即要过一种道德的生活你才能有来世。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李川副研究员在《汉语神话与埃及文化因素——西域凿空前中埃文化摩荡的三个文献证据学证据》的发言中,从炼五色玻璃和女娲补天、牧伯制度中的“牧”和《大荒西经》、《招魂》与《冥书》的互勘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文化和埃及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谭佳研究员在《国际比较神话学发展前沿:兼论中国比较神话学特征》的总结发言中,梳理了国际比较神话学学会从建会开始的历年议题。她指出,神话虽然是古老的,但是它强调要关注当下朝向未来,这也是我们今天立足当下,从神话视角为文明寻根的一个依据所在。从国际前沿来看,基于印欧文化传统和同质预设性特征,文本阐释、语言学、考古学材料以及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是比较神话学的几种主要方法,比较神话学研究将大幅拓展我们对世界范围内神话的认识。近几年来,随着学科边界愈发模糊,关注当下和朝向未来的视域,同样构成比较神话学的研究视野。政治学、艺术学、传媒学、生态学、伦理学、科技等全新视角为这项研究带来新视域和新格局。从晚清开始的中国比较神话学研究一直在中外比较中型塑自身,却切割了自己的中国文化脉络和经世传统,让中国的神话学偏离了经史正统。今日的中国比较神话学,理应在比较视野中更好地寻找中国性和构建有特色的三大体系。
本次会议是研究中国神话与国外神话的学者进行对话和交流的一次盛会。叶舒宪教授在评议中称之为:“中国神话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与会学者充分利用各自所掌握的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梵文、希伯来文、古希腊语、古汉语等语言文字,对传世文献进行解读,并结合考古学材料、民俗材料、口述材料,从文明渊源和发展角度对神话学议题进行视野开阔的比较研究。与会学者互相评议,不同观点时有交锋,学术气氛热烈,展现了当代中国比较神话学研究的新气象新风貌。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 付倬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