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东:在“一带一路”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研讨会上的致辞
2023-11-02
(2023年10月26日)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胜利闭幕不久,我们聚集在中国历史研究院雄伟的执中楼远达厅,召开“一带一路”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研讨会,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对拨冗赴会的领导、专家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给予这次研讨会大力支持和指导的中国历史研究院和全国各地“一带一路”研究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从硬联通扩展到软联通,使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新路、搭建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明确地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实践和历史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和时代进步潮流,是推动国际合作和文明交流的康庄大道,必将排除万难、行稳致远,为各国人民和子孙后代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自1964年成立以来,发扬贯通古今、联接中外,治史明道、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推动世界史学的繁荣发展和中外学术交流。2019年1月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以来,世界历史研究所在学科调整、机构重组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近年来,世界历史研究所着力拓展和深化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研究,专门组建“一带一路”史研究室,设立“一带一路”重点学科,拟从世界的维度和历史的视角,对“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和重大意义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进行综合性和跨学科研究,以期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史学的智慧和力量。目前,“一带一路”重点学科已经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资助计划。
“一带一路”虽源自中国,但惠及周边、泽被世界,既根植历史,又因应现实、开创未来。10年来,已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举办3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跨越不同文化、文明、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汇聚人类共同发展的公约数和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中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希望中国历史研究院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充分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为推动中国历史研究发展、加强中国史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作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为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和区域国别学等一级学科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希望这次研讨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和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精神为统领,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两创”原则,立足中国国情和实践,把握世界大势和潮流,深入研究“一带一路”的历史经验、理论逻辑和现实意义,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祝与会的领导专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罗文东,世界历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