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世界历史研究所举办“一带一路”历史与现实学术研讨会

2024-09-02

  2024年8月30日,由世界历史研究所“一带一路”重点学科主办的“一带一路”历史与现实研讨会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刘作奎研究员主持会议。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学院多家研究机构和高校的20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本次会议旨通过区域国别学的视野,积极推动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相关历史与现实的深入对话。

 

  本次会议分为专题发言和专题研讨两个环节。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研究员做专题发言。他指出,“一带一路”倡议跨越历史,是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在当代的延续与超越,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促进经济繁荣与和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继承了古代丝绸之路历史遗产,着眼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合作共赢,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倡议不仅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加深了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展现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变为现实,它正逐步成为推动全球治理结构改革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为了夯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我们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史学智慧与力量。 

  在专题研讨部分,美国新泽西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刘欣如教授基于她主编的《古代丝绸之路的世界》一书,探讨了“一带一路”研究如何促进文化的国际交流与理解。她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不仅推动了中国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还帮助打破了中西方学术交流的壁垒,促进了国际学术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她进一步提到,当前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和平与文化交流方面,但同时她也强调丝绸之路历史的多面性,对于诸如疾病传播、人口迁移以及一些非和平议题的研究同样重要,都是“一带一路”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全面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丝绸之路历史的全貌。 

  国际关系学院林利民教授结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分析了“一带一路”的政治内涵及其可持续性。他强调了该倡议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推动全球互联互通和共同繁荣的目标,并指出其政治意义在于“溢出”效应,通过连接不同的地区,形成一个系统化、网络化的结构,从而促进全球整体的繁荣与发展。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要关

  注经济和技术层面的发展,还需要在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兼欧洲所所长张健研究员详细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世界意义及其内涵。他指出,该倡议是在中国崛起以及全球新兴市场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体现了中国与世界携手共同发展的理念。“一带一路”促进沿线国发展,不仅加强了商品、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流动,而且实现了物质与精神层面的联通。“一带一路”促进全球联通,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使其能够容纳全世界的参与,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一带一路”倡议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球南方国家的崛起,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一带一路”的精神已在全球范围内生根发芽。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刘健研究员以阿拉米语为例,从古代亚洲的语言和文字的传播着眼,将“一带一路”研究与学术范式的创新相结合。她以最早在亚欧大陆上流通的语言文字阿拉米语为切入点,分析其从西亚地区扩散到更广泛区域的历史过程,以及它如何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丝绸之路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进而实现民心相通,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孟庆龙研究员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分析“一带一路”与中国和南亚国家关系,强调加强该地区学术研究的必要性。他指出,南亚地区是“一带一路”最值得高度重视的地区,也是学术支持与现实差异最大的地区。他从中国与南亚国家关系史出发,从区域国别的角度阐述“一带一路”在南亚国家的不同反应、多重影响以及诸多因变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朱岩石研究员就如何在古代丝绸之路研究中搭建时空框架提出建议。他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考古研究迎来新的机遇,国内外的合作交流得到促进,研究课题也更为深入。新疆和中亚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对该地区古代文化的理解。但如何把个案研究放在统一的时间—空间语境下,避免大而化之的笼统定义,是当前该地区考古研究面临的重要挑战。他表示,需通过整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采用跨学科合作的方式,构建统一的时间—空间框架,以形成更全面和准确的历史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侯艾君研究员讨论了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关系演变,指出这一关系从初期的“中国威胁论”逐渐转变为“中国机遇论”的趋势。自古以来,中国与中亚就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大国间的地缘政治博弈,“中国威胁论”一度在中亚盛行。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威胁论”仍存在。近年来,随着中国在中亚地区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良好声誉,以及中国对外文化影响力的增强,中国形象在中亚有了积极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张超副研究员分析了欧盟“全球门户”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之间的竞合关系。他强调,在推进这两个倡议对接的过程中,需要正视中欧关系中的不利因素。由于“全球门户”计划的地缘政治属性,中欧之间在互联互通倡议上的对接面临较大困难。就此,他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合作途径,表明尽管存在挑战,双方仍有合作的空间。 

  刘作奎研究员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希望未来能够持续举办此类学术会议,以扩大“一带一路”学科的影响力,促进更多新研究成果的产生。本次会议作为学科的重要启动,通过跨学科、跨地区研究的相互交流与启发,结合历史分析与现实考量,深化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为今后的学科发展提供了基本共识,从而更好地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隗敏供稿、范继敏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