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国史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 “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浙江金华举行
2024-11-28
2024年11月2日至3日,由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中国法国史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举行。
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建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吴洪涛和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会长沈坚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学科负责人冯定雄主持开幕式。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五十余位专家以及法国史研究会全体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此次会议围绕中法关系问题、法国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演变、近代早期社会观念的变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社会问题与国家治理以及当代法国史学研究新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11月2日上午是五场主题报告。
姚百慧、黄艳红、董子云、崇明和乐启良教授分别做主题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姚百慧教授针对法国外交部藏中法关系档案整理与研究(1944-1986)项目的进展情况作了详细报告。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黄艳红以《嗅觉革命与近代法国墓葬改革的缘起》为题发言。他探讨了在18世纪中期以来化学等新知识形态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嗅觉感知与公共卫生的联系,进而指出“嗅觉革命”推动了近代法国墓葬改革的不断深入。浙江大学董子云副研究员以《试论中世纪晚期法国“君主制”意识的确立》为题,论述了从13世纪开始到16世纪法国“君主制”意识从薄弱到强烈的转变,并分析了其发生路径和历史动因。北京大学崇明副教授以《普遍君主国观念的近代转化(16-18世纪)》为题,论述了普遍君主国观念在欧洲历史演变中扮演重要角色,影响民族国家崛起、海外扩张及现代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思想形成。浙江大学乐启良教授以《死亡的不平等—路易-勒内·维莱梅的公共卫生学调查》为题,论述了近代法国公共卫生学家维莱梅揭示贫富差距致死亡不平等,开创了法国公共卫生学从社会经济角度理解死亡问题新模式。
专题报告现场
11月2日下午至11月3日为专题报告环节,会议在三个分会场各设置三场小组汇报。与会者从不同视角对法国史相关方面内容展开探讨。中山大学曾晓阳教授以《近代法国学界对克洛维的法兰西民族聚拢形象的构建》为主题,考察了克洛维形象在18到19世纪法国历史书写中的演变,强调其作为法兰西民族聚合者的角色,并指出“祖先叙事”对民族与国家认同的锻造作用。四川大学刘梦佳讲师的文章聚焦“阿尔及利亚主义者俱乐部”,分析20世纪70年代“黑脚”身份认同的兴起及其与法国殖民记忆复苏的联系,揭示了国家认同危机的殖民根源。天津师范大学黄浩讲师的文章探讨了20世纪初第三共和国历史学家围绕“行省”一词的辩论,揭示了其政治背景,为理解第三共和国民族主义思想构建提供新视角。重庆市档案馆温长松研究员的文章探究了20世纪20至40年代中越通邮历程及动因,从而体现法属印度支那与中国的关系变迁及法国管理政策的演进。华南师范大学张庆海教授以《第三共和国的腐败与德雷福斯事件》为题,指出在德雷福斯事件中体现的种种因素,不仅仅是种族歧视的问题,而是法国社会腐败的表现。首都师范大学倪玉珍副教授以《法国政治科学的发端与孔德的民众科学教育》为题,指出法国革命后出现了一个社会学非常兴盛的时代,孔德的教育观是百科全书、普及性的,注重德育等全面发展。在科学知识的力量越来越趋向于摆脱社会责任和伦理约束的今天,孔德的科学教育观值得深思。中国社科院马麟贺助理研究员的文章以基佐《回忆录》和《初等教育法》为线索分成四个部分,按照小学、中学、大学三个整体论述,认为研究19世纪的公共教育需要放到历史语境中去考虑。
专题报告现场
复旦大学廖静副教授的题目为《难以弥合的鸿沟——法国穆斯林移民政策的类型与成效》。研究设计基于文本材料和实证研究,理论框架基于波恩移民系统理论的四阶段说,探讨了政府政策与移民诉求之间的冲突。北京师范大学庞冠群教授从“境地”等概念入手展开分析,解读了布罗代尔历史时间观及进步观,强调其对历史周期性的重视与结构的深化。中山大学周立红教授的文章探讨了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80年代法国知识界对气候变化认识的演变,揭示了“大启蒙时代”启蒙运动的复杂面貌。山东大学孙一萍教授梳理了全球史与跨国史视角下的法国大革命研究,并指出这种研究模式能为法国大革命研究带来新亮点,如殖民争夺对法国大革命的作用、启蒙思想在各国间的传播及其相互影响、法国革命与环大西洋革命和地中海革命的相互关系等。南京大学盛任杰助理研究员分析了法国大革命“文化起源”解释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并注意到随着全球史的兴起,法国大革命“文化起源”解释又出现了跨国史理论与政治文化研究的结合。
专题报告现场
大会闭幕式由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姜南研究员主持,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吕一民教授致闭幕辞。吕一民教授首先祝贺大会的举办团结和谐、圆满成功。其次,指出此次大会守正创新,佳作迭出,参会的中青年学者勤奋治学,勇于创新,使年会的参会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突破,做到了量质提升。最后,吕一民教授以“新老交替促和谐,继往开来展新篇”对中国法国史研究会的未来做出了积极的展望。大会在全体与会专家的热烈掌声中圆满闭幕。
浙江大学吕一民教授致闭幕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姜南研究员主持闭幕式
(游丽诗、骆宇航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