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2020-07-06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这一思想载入宪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全面完整准确把握其内涵、实质和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高瞻远瞩,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
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绝对不能丢。一个国家要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是看其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国外、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有关“中国崩溃论”的噪音中,中国不但没有被削弱,综合国力反而日益增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人民走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国内外有些人说中国现在搞的是“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我国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文化。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虽然在实践和理论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不能骄傲自满,更不能让其成为继续前进的包袱,因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出现,且风险和挑战也会越来越多,因而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有一个正确认识,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后的两段历史不能相互否定,这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如处理不好,就会在国内外产生严重后果。在当前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前车之鉴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曾经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偌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执政党苏共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放任各种敌对势力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搞乱了思想,各级党组织发挥不了积极作用,连军队都不受党的领导了。由于没有前例可循,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且还会有很多问题和难题需要弄清楚、去解决。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需要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我们也绝不能有急躁冒进的情绪和思想,设想一两下子就进入共产主义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仍然占据、而且将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占据优势,务必充分做好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合作、竞争和斗争的准备。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不能动摇,不能认为共产主义可望而不可及,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等诸多方面,对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一定要深刻领会,要准确理解和掌握“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要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为此,必须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八个明确”基本内涵偏重于新时代条件下理论层面的概括和凝练,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是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四梁八柱。“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行动纲领层面的展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和“方法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相互融合、有机统一,共同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凝结着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关键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12个方面:以中国梦凝聚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四个全面”为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思想,最大亮点是反腐倡廉、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最重要的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强调改善民生、坚持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军队改革和国防建设的思想,强调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以全球治理、“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的国际和外交思想。以上这些方面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相互联系的整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仔细品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能深深感受到初心使命、大国气质和大国形象,是融人民立场、中国精神和世界担当为一体的家国天下情怀。从世界历史的视野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在开放的胸怀中所展现的世界担当:我国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投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大格局、大气魄、大手笔精心谋划、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引领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恢宏历程,充分展现当今中国作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良好形象,也体现了一个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问题上的智慧和贡献。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共享发展是本质要求。共享是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思想。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基本要求和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解决好了,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国家发展也才具有最深厚的伟力。要通过共享发展,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成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把人民幸福深深镌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上。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党委委员、一带一路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