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毕健康、杭聪参加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学术年会

2011-08-08

 

  2011年7月30日至8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亚非拉室毕健康研究员、杭聪博士赴内蒙古通辽参加中国非洲史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非洲政治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全国学术研讨会。毕健康研究员作了题为“埃及变局的历史与人文审视”的专题报告,杭聪博士宣读了题为“西方矿业公司与英属中非联邦解体”的学术论文。

  毕健康在报告中概述了当前的埃及局势,并对下一步的局势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埃及五千年的历史,经过了三次文明转换,铸就了埃及历史的“三性” 开放性、非延续性和包容性。法老时代的埃及,无疑是当时世界文明的巅峰。中古时代的埃及,在文治武功和宗教文化上均辉煌一时。近代初期,经过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埃及一度中兴。今天的埃及,在政治发展、经济和社会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在当下思考埃及的未来,必须通盘考虑国家发展、独立问题和全球化,找出一条新的道路。

  杭聪通过分析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矿业公司对英属中非联邦兴衰的显著影响,并结合分析现有跨国公司理论,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更具说服力。他认为,受英美政府支持的矿业公司使“民族”基础上的南北矛盾日益突出,在催发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同时也塑造了新的“合作者”,这就使资本主义催化出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继续影响当今非洲国家的发展。

  会议由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主办,内蒙古民族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编辑部联合承办。通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内蒙古社科院通辽分院院长阎鹏、内蒙古民族大学校长傅永春研究员、非洲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宁骚教授等在开幕式上致辞。


  (世界历史研究所亚非拉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