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俄罗斯科学院教授亚历山大•舒宾访问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

2011-10-18

 

  2011年10月10日,俄罗斯科学院通史研究所亚历山大•舒宾教授应邀访问世界历史研究所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并做题为《1917年革命》的学术报告,与该室研究人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亚历山大•舒宾教授通过大量图表生动、直观地阐述了俄罗斯帝国晚期的社会结构、社会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农民与地主、技术官僚与政治官僚、士兵与军官等)、社会危机(土地危机、士兵军官冲突等);各派政治力量(社会民主党、社会革命党、自由派、民主派、法西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等)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诉求;二月革命前夕各派政治力量的分布情况。这些图表有助于深入理解1917年革命爆发的原因,以及二月革命至十月革命的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舒宾教授指出,许多史学家在解释为什么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会取得革命胜利的时候,强调革命的社会前提和布尔什维克的策略及领袖的个性。但是,实际上,布尔什维克之所以胜利,更多地是由于其对手犯了错误,正是后者政治路线的失败为列宁等人清理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二月革命后,自由派掌握政权。战争和革命导致经济恶化,劳动阶级的处境更加艰难,自由派和保守派的主张无法解决当时面临的急迫问题,以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则犯了许多错误,最终布尔什维克代表的激进力量逐渐占上风,临时政府被推翻,开始了无产阶级专政。

  对于改革者来说,1917年革命的启示在于:如果一个国家内部有“类似溃疡这样的明显社会问题”,应“尽快根治”,而不能拖延等待。“千百万人忍饥挨饿,却还在同资本家进行无休止的谈判”,这是不可以的。“而如果不能以内科的方式医治,就会出现更激进的力量以外科的方式医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不是导致革命的重要因素?舒宾教授认为,即使没有世界大战也会爆发革命。实际上,大战之前俄国因大量剩余人口无处安置而导致社会紧张,战争一度使这一问题得到缓解(俄国动员了大批人员上前线)。

  (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侯艾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