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东室举办2012年学术拜年
2012-02-23






2012年1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举办学术拜年,在职与退休科研人员近2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学术拜年的主题是“俄罗斯东欧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马细谱研究员就债务危机对中东欧影响指出,债务危机给中东欧国家带来直接和间接影响,即直接影响了西欧对中东欧国家的投资和双边贸易,间接影响到中东欧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欧盟东扩速度及中东欧政局稳定。他认为,不要夸大债务危机的影响力,要看到欧盟有摆脱危机的能力和手段。
关于俄罗斯政治走向问题,闻一研究员认为,普京在2012年当选总统是没有悬念的,他上台后将对国家实行全方位控制。在外交政策方面,普京倾向于俄罗斯与东方发展关系,俄、中摩擦有可能会增多,两国关系将会更复杂化。闻一指出,学界需要认真研究“为什么苏联历史上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历次改革都归于失败?且改革者都被加上修正主义的帽子?”。陈之骅研究员也认为普京当选总统是毫无悬念的,无非是第一轮亦或第二轮胜出,但能否再次连任则是一个问题,这主要取决于普京第一任期的业绩。杜马选举后,由于执政党与反对党力量对比的变化,普京在制定政治体制改革方案时也要考虑反对派的意见。关于梅普分歧,陈之骅研究员认为,梅德韦杰夫和普京在外交方面没有原则性意见分歧,二人的分歧主要在国内政治方面,前者主张政治民主化、自由化,而后者拥护中央集权制。
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国内学界围绕“苏联剧变”举办了多场学术研讨会,20年来涌现出大批研究成果。马龙闪研究员对这些情况作了概述。他指出,目前国内学界关于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主要持“背叛变质说”和“体制模式说”两种观点。其中,“背叛变质说”又包含戈尔巴乔夫公开背叛马克思主义;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逐渐脱离、背离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苏共的蜕化变质几种看法。黄立茀研究员提出研究方法论的问题。她认为,探讨苏联剧变的原因应依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不能割裂历史。部分学者认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倡导“公开性”、“民主化”、“填补历史空白点”,开启了揭露苏联历史阴暗面的序幕,造成将苏联历史涂黑,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任危机不断加深,颠覆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得出结论,戈氏提出公开性、民主化口号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之一。黄立茀研究员指出,这种说法只说对了一半,只说出了苏联解体的现实原因,而没有就这一现象作出进一步追问:戈尔巴乔夫为什么要提出公开性、民主化和填补历史空白点的口号?拷问这个问题,我们会看到,在戈氏之前存在的问题:信息披露是不公开透明的,许多历史问题的真相群众不知晓,存在历史空白点;没有实行民主选举,而是上级指定候选人的等额选举等等。因此探讨苏联解体原因,不能割断历史,只谈现实。同样,只谈历史原因,不与现实结合也是不全面的。黄立茀强调,研究苏联解体问题,要以包容的心态、辩证的方法去探讨问题。
端木美研究员介绍了中国法国史研究会的情况。该研究会坚持组织机构创新、交流形式创新、学术内容创新,做好学术传承工作。研究会还组织中法文化历史研讨班,为推动中法文化认知与交流做出了贡献。
葛新生副研究员讲述了伏特加酒在造就俄罗斯民族性格方面所起的作用。他认为,伏特加酒既放大了俄罗斯人热情、大方、豪放等优秀品质,也使性格中恶和乱的因素大行其道。此外,伏特加对苏俄历史进程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张丹 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