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日本学者长绳宣博访问世界历史研究所

2013-12-16

  2013年12月3日,日本北海道大学斯拉夫研究中心副教授长绳宣博应邀访问世界历史研究所,并做了题为《作为民族孵化器的帝国:苏联为什么和平解体》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主任王晓菊主持,该室成员及部分室外学者参加。

  报告中,长绳宣博首先界定了帝国的含义。他认为,帝国是国家体制的一种类型,赋予每一个阶层、宗教群体和族群一定的作用和权利,并拥有一些共同的意识形态。20世纪,俄罗斯帝国历经两次解体。第一次发生在1917年二月革命后,专制制度的垮台引发民族解放运动,沙皇俄国的附属国纷纷宣布独立,帝国土崩瓦解。第二次解体发生在1990—1991年,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接下来,学者阐述了俄罗斯帝国两次解体的过程,并分析原因。

  19世纪下半期,残酷的国际竞争迫使帝国顺应时势,将管理体制改造为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对主体民族有利的一切特殊性和差异性被废除,国家成为一个征税和进行军事动员的高效机器。1881—1894年,亚历山大三世在异族地区强制推行俄罗斯化政策,强迫非俄罗斯民族接受俄语和俄罗斯习俗。这一政策激发了非俄罗斯族青年为自己的民族国家服务的意识。可是,现行的民族政策遭到了俄罗斯族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帝国没有代表和捍卫人口最多的俄罗斯族的利益,是个不公正的帝国。主体民族的态度自然激起了少数民族的强烈反抗。此时,帝国已经走向衰亡。君主制度垮台后,沙皇俄国的各个附属国纷纷独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一一予以承认,俄罗斯帝国最终瓦解。自此,各民族失去了中央的统一领导,开始各司其责,民族主义高涨。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民族主义不是沙皇俄国解体的原因,而是解体的结果。换句话说,民族主义思潮是帝国瓦解后才开始高涨的。

  十月革命后在沙俄帝国废墟上建立的苏维埃政权,迅即颁布了《俄国各族人民权利宣言》,在理论上宣布实行民族自决。新政权试图承认每一个小的民族单位,但囿于财力,无法支持它们组建行政机构、提供教育资源。1930年代,小的民族自治单位开始合并。

  需要强调的是,苏维埃政府承认的民族自治,是建立在联邦制基础上的民族自治。新政权从建立伊始就试图将各民族统一在一起,建构现代民族“苏联人民”。1922年按民族特征成立的联盟国家,就是走向民族统一的过渡形式。在这个人为构建的联盟中,人口最多的俄罗斯族人的利益被忽视。如1936年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也像每一个加盟共和国一样,保有自己的主权,独立地行使国家权力。但实际上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权力和机会极为有限。这导致俄罗斯人对联盟的强烈不满。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俄罗斯的民族主义之所以迅速发展,并要求独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认为联盟并不代表其利益,一些俄罗斯族人并没有把苏联看成自己的民族国家。

  与俄罗斯人利益被忽视形成对比的是,少数民族地区享受许多优惠政策,经济得到发展,受教育程度提高。这些进步唤醒了少数民族的自我意识,造就了民族知识分子和政治精英集团。随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苏联由联邦制国家演变成单一制国家。联盟中央集中了大量权力,地方权限很少。当少数民族地区反对践踏本民族权益、提出合理要求时,往往被作为地方民族主义进行反对,参与者被当作“苏维埃政权的敌人”清洗掉。

  苏联大一统局面的瓦解缘于共产党权威的空洞化,这一重大变化出现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这一时期,官方继续宣传爱国主义、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宣传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这些说教与社会现实生活严重背离,老百姓虽然表面上赞同官方的口号,积极参加工会组织的旅游和保护纪念碑等社会活动,但内心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已大大削弱。这一时期典型的政治现象是出现了大批的持不同政见者,他们对党和国家体制、内外政策等方面存在的弊病,以及僵化教条的意识形态提出强烈批评,要求回归到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道路上来。在对外关系上,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激起阿富汗人民的武装反抗。这场战争不但未能激发苏联人民的爱国热情,还使苏军陷入战争泥沼无法自拔,为继任者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内外因素导致苏共的权威开始消解。而戈尔巴乔夫上台初期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因官方未给予重视且封锁消息,导致灾难性后果。这一事件促使戈尔巴乔夫提出情报工作的公开性。当大清洗、环境污染等事实被公之于众后,引发了苏联民众关于共产党是否代表人民利益的广泛质疑。苏共的大一统权威迅速滑落。

  随着中央政权的衰弱,长期被掩盖的各类民族矛盾凸显出来,各个民族共和国和自治体加紧利用民族主义扩大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民族分离主义迅速发展。 1990—1991年,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也在1990年6月12日宣布自己为主权国家。最终,八•一九政变挫败了建立新联盟的设想,加速了苏联解体。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就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发表声明,并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12月25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终止。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仍部分承袭着苏联时期的一体化因素,如俄语仍为通用语言,在每年的5月9日共同庆祝二战胜利。这种一体性在21世纪会得到怎样的发展,不得而知。

 

  (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张丹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