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世历所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成员赴东北师范大学进行学术考察

2014-01-09

 2013年11月19—24日,世界历史所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成员赴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进行了学术考察。此次考察活动的目的是交流与查阅研究资料。考察组成员包括:所长张顺洪研究员、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徐建新研究员、刘健研究员、郭子林副研究员以及邢颖、张炜、孙泓、王超华、吕厚量、徐亚娟等研究人员。

  在此次考察期间,张顺洪所长与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韩东育教授会面,双方协商了世历所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的框架性协议,并达成初步一致性意见。

  此次考察的内容还包括双方学者的学术交流。应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邀请,张顺洪所长和徐建新研究员在历史学院做了两场学术报告。张顺洪所长的报告题目是《明清之际中国对外战略的失误》。该报告首先回顾了16—19世纪西方殖民势力在亚洲扩张的历程,并分析了中国政府这个时期对外策略的失误,如没有抓住时机对外开放、对海外侨民没有采取保护、对东南亚被侵略国家没有施以援手等等,致使中国最终陷于孤立挨打之境地。其次,报告指出,在当前世界由单极向多极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身陷被北约势力逐渐包围的危险,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当前中国政府的应对策略,如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发展国有企业,坚持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模式,联合国际友好力量,保持稳定、不断壮大,以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徐建新研究员的报告题为《好太王碑文史料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报告梳理了有关好太王碑发现和研究的历史,并指出该碑文的发现和释读对于东北亚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报告指出,自好太王碑发现之后百余年间,东亚各国学者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条路径:一是从金石学、考古学角度进行的史料研究;二是从历史学角度对碑文内容进行的研究。在此期间,东北亚各国学者都从各自国家的历史编写的角度出发,不断地对以往观点发起冲击。当双方学者的观点争执不下时,唯一的方法只能是发掘和列举各种证据以推动讨论的深入。此报告的最后一部分就是以报告人个人的研究为例,介绍了其具体研究展开的过程与方法。

  除上述两场学术报告会以外,郭子林副研究员还为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埃及学方向的研究生做了题为《古埃及国王的宗教仪式与王权》的学术报告。报告简略介绍了西方人类学仪式理论,阐述了学界关于古埃及宗教仪式研究的基本状况,进而报告了古埃及国王的王权继承仪式、献祭仪式、更新仪式和丧葬仪式,并深入分析了这些仪式的象征意义及其对古埃及王权统治的作用,探讨了这些仪式长期实施的深刻原因。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典所埃及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郭丹彤教授、李晓东教授和十几位博硕士研究生听取报告,并进行热烈讨论。

  另外在此次考察中,世历所学者还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历史文化学院资料室、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资料室及吉林省博物馆等学术机构查阅收集相关学术资料。徐建新、孙泓访查了东北师范大学所藏的好太王碑拓本。郭子林、邢颖、吕厚量在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资料室收集复印了数十本图书,其中包括古埃及史研究史料、古希腊罗马史研究史料、古代史研究工具书以及与世界古代宗教仪式研究相关的重要专著和论文。张炜、王超华、徐亚娟在历史文化学院资料室收集复印了大量有关中世纪欧洲宗教仪式研究、中世纪史研究和英国史研究的史料和研究专著。此外徐亚娟还考察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外文珍贵古籍藏书,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向对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介绍了国内外文善本的筛选标准。

  通过此次学术考察,世历所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成员收集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双方学者交流了学术动态并对今后世历所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进行学术合作的必要性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达到了此次考察的预期目的。

(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 邢颖供稿)

张顺洪所长作学术报告

报告会会场

东北师大历史学院刘晓东院长发言

徐建新代表我学科向东北师大历史学院赠书

徐建新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前往学校的路上

参观伪皇宫

参观伪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