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斯特凡•贝格尔在世历所做题为“作为历史的过去:欧洲民族历史的呈现(从18世纪至今)”的学术报告

2014-10-29

 2014年10月14日,应世界历史研究所与唯物史观与外国史学理论研究室的邀请,德国波鸿大学社会史与社会运动史教授、欧洲历史与理论学会主席斯特凡•贝格尔(Stefan Berger)在该所作了题为《作为历史的过去:欧洲民族历史的呈现(从18世纪至今)》的学术报告。

  贝尔格教授指出,民族主义发端于中世纪欧洲,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已经出现了带有民族主义特点的历史编纂,历史学家通过追溯本民族的起源,以达到为现实政治服务的目的。现代以来,尤其是18世纪后半叶以来,制度化和职业化的历史研究出现,科学的历史学兴起,历史学家成为民族叙述发展的重要因素。19世纪,浪漫主义的民族历史编纂学在欧洲各地崛起。语言、历史和文化被用来论证民族的特殊性。1850—1950年,民族史编纂是欧洲历史编纂的主导形式。历史学家排斥或调和宗教、阶级和种族因素对民族历史的侵蚀,维护民族叙述的统一性。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及战争期间的占领与大屠杀等事件,导致人们对欧洲各国的民族历史重新加以审视。战后,历史编纂学日益多元化,各种思潮不断考验民族历史框架,把认同与历史重新民族化的尝试随之产生。21世纪初,欧洲历史学家期待欧洲化、全球化的历史编纂,但民族史的编纂框架仍然具有活力。

  报告结束后,贝格尔教授与唯物史观与外国史学理论研究室的各位同志就民族史在欧洲的未来发展、民族主义在历史编纂中的弊端、民族史作为历史编纂视角的可行性等为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唯物史观与外国史学理论研究室 张旭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