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世界历史研究所召开“2014年度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座谈会

2014-12-23

世界历史所副所长饶望京主持座谈会

“2014年度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座谈会

  2014年12月12日,世界历史所副所长饶望京主持召开2014年度“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座谈会。本年度入选主要作者高国荣、徐再荣、姜南、张跃斌及科研处、图资室、办公室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另一入选作者文春美因故缺席。

  饶望京副所长首先介绍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回顾和总结了我所六年来图书推广工作的成绩。他指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是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出版总署共同发起的旨在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的一项出版工程,旨在扩大我国学者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我所自2007年底开始向“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办公室推荐图书。截至2014年底,共推荐我国世界史学者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27部,每部图书都是专家在经过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选定的,并对填写的推荐书目表认真审核后提交社科院有关部门。

  饶望京副所长重点介绍了今年的图书推广工作进展情况。因该项工作今年启动较晚,主要从世界历史研究研究人员近年出版的专著中挑选五部著作予以推荐。与会作者介绍了本人著作的主要内容、学术观点和研究心得,并就其他作者的著作和相关学术研究进行交流。所里其他部门的同志也就图书推广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召开此次座谈会很有必要,希望以后多加强交流,推进世界历史研究领域的图书推广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入选著作简介:

  《美国环境史学研究》(作者:高国荣):本书是中国大陆学者撰写的一部全面论述美国环境史学的专著。全书以20世纪90年代为界,将环境史研究在美国的发展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系统探讨了环境史在美国的兴起背景、发展概况和学术贡献。关于美国环境史学史的系统梳理、开拓跨学科的桥梁是本书两大特点。本书2013年度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0世纪美国环保运动与环境政策研究》(作者:徐再荣等): 本书在20世纪美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大背景下,同时借鉴环境科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跨学科研究成果和方法,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视角来综合分析美国环保运动和环境政策的发展特点及其演变的原因,考察环保运动对环境政策的影响,探讨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总结美国环境保护的历史经验。与美国学界有所不同,本书作者认为,19世纪末美国资源利用政策不属于环境政策。

  《民族国家与欧洲一体化(1945-1973)》(作者:姜南):本书尝试回答欧洲一体化与民族国家到底是何关系;民族国家间关系对一体化有何影响;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是否意味着欧洲民族国家的终结的问题。本书具体分析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英、法、德等大国之间的合作与冲突。二战后的国际局势,尤其是美国与欧洲的关系,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背景,本书对此也做了分析。在对以上诸多问题的分析探讨中,本书也勾勒出欧洲一体化的基本进程和欧洲联盟决策机制的基本面貌。

  《田中角荣与战后日本政治》(作者:张跃斌): 田中角荣是战后日本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其政治历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政治的演变和特点。本书全面介绍了田中角荣的政治轨迹,探讨了田中在政治上的成败得失,以及田中个人特质和战后日本政治环境之间的互动和关联。在此基础之上,本书对战后日本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和若干重要特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释,其中重点剖析了“日本式民主制度”的缺陷和弊端。

  《二战前日本农业问题与政党内阁的农业政策研究》(作者:文春美): 本书运用政治学的“民主巩固”、“社会稳定”、“农民学”等理论,通过历史学的传统的实证分析方法,探寻近代日本农业问题的发展演变过程,揭示近代日本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在于,除了受到明治宪法体制的限制等制约性因素之外,是否还与政党内阁对农业问题的处理不当,最终导致政党内阁失去了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民众支持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因果关系。当前中国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诸如城乡差别、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二战前,特别是政党内阁时期,日本所走的近代化道路,在处理城乡矛盾、贫富分化等民生问题方面的教训,对今后中国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陈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