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学者凯莎访问世界历史所
2015-06-08
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研究员
波兰科学院政治科学所科学助理凯莎(Katarzyna Golik)
世界历史研究所俄东室主任王晓菊研究员
世界历史研究所退休的老专家刘邦义研究员
2015年5月22日,波兰科学院政治科学所科学助理凯莎(Katarzyna Golik)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并与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座谈。会议由俄东室主任王晓菊研究员主持,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研究员参加座谈。除该室在职人员外,退休的老专家刘邦义研究员也参加了座谈。凯莎教授主要谈及以下三个问题。
关于波兰的中国学研究概况。波兰研究中国学的机构主要有三家。第一家是华沙大学。该大学设有中国学研究机构,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学和语言学研究。此外,在该大学的历史研究所还有一名历史学家研究中国历史。第二家是波兰科学院,有几个研究所涉及中国学。如在考古学所、民族学所中有学者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在政治科学所设有亚洲太平洋研究室—东亚研究中心,中国学研究学者主要关注中国共产党历史、西藏问题和台湾问题三个方面。第三家是波兰外交学院,有三名学者研究中国与东欧的国际关系。总体情况是在波兰从事中国学研究的机构少,学者也少。
关于波兰1956年事件的研究进展。教授指出,波兰学者正在使用档案深入研究这一事件。档案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当时的新闻报道,波兰外交部档案,波兰历史记忆档案馆档案,中国外交部和新华社档案。目前的研究困境是档案不齐全。波兰方面已经将许多档案公开,俄罗斯已经出版了一批档案集,强调引起骚乱的外部因素,尤其是来自西方的影响。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内容,核心档案尚没有解密。目前的研究显示,在1956年事件中中国对波兰的帮助很大,中国认为波兰并不想离开社会主义阵营,不同意苏联干涉波兰内政。
关于波兰转型问题。凯莎认为,波兰在2008年已完成了体制转型。但转型后的波兰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在工业方面,波兰没有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只能为德国提供初级产品,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在农业方面,剧变前集体农庄的劳动生产率低下,剧变后,在实行土地私有化过程中农村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有些人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地主,有些人失去了土地,变成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只能靠国家保障为生。目前,波兰有20%的人口从事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总产值仅占4%。结合工农业现状,她推断,波兰的经济还将有几年的发展势头,而后就可能处于停滞状态。
座谈会上,学者们踊跃提问,凯莎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一一作答,她的生动讲解使我们对这个遥远的国度增加了鲜活的认识。王晓菊研究员最后做总结发言,她指出,凯莎女士流畅的汉语表达能力使本场座谈别开生面,始终洋溢着亲切、轻松和有趣的气氛,期待凯莎再次来访!
学者简历
凯莎(Katarzyna Golik),女,波兰科学院政治科学所亚洲太平洋研究室—东亚研究中心科学助理,波兰中央统计局宏观经济研究部高级专家,汉学家。精通汉语、蒙古语,主要研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历史。
(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 张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