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中东欧俄罗斯中亚转型历史与现实”研讨会召开

2015-08-11

“中东欧俄罗斯中亚转型历史与现实”研讨会

世界历史所副所长饶望京

  2015年6月25日,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举办了“中东欧俄罗斯中亚转型历史与现实”研讨会。这是社科院与匈牙利科学院合作开展的“中东欧转型——历史与现实”项目的一次重要会议。世界历史所副所长饶望京出席并讲话。

  中国社科院历来重视中东欧、俄罗斯、中亚问题研究。这些国家与我国有过相似的历史,这些国家的命运一直牵动着无数中国人民的心。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些国家纷纷走上了转型之路。到现在25年左右的时间过去了,他们的经历能够为我们提供哪些借鉴,是一个有着极强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通过与匈牙利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合作,中国学者不但从自身的角度,而且还能够直接从东欧转型国家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得到更全面的信息,以便于我们做出更客观的结论。

  特别是近年来,中东欧国家在中国的外交布局中地位日益上升。2012年,中国推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机制;2013年,中国又推出“一带一路”战略,中东欧十六国全部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全国的学界和智库对中东欧国家的关注达到了新的高度。由于中东欧国家民族、宗教问题复杂,历史因素在中东欧国家关系、中东欧国家与中国关系中占据突出的位置,对东欧国家现实问题的研究往往要追溯其历史根源。例如,许多国家最近出现的重构“历史记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民间对华的态度。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理解其历史进程的重要性。因此,对中东欧国家历史的研究异常迫切。

  研讨会分为中东欧转型问题、民族问题、“一带一路”问题、中东欧与俄罗斯中亚的对比分析等几个环节,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科院世界历史所、俄罗斯东欧中亚所、欧洲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学院和台湾政治大学的近二十位学者做了发言,既涉及到乌克兰危机、波兰大选、波黑问题、欧洲国家对一带一路的反应等热点问题,也涉及到政党、经济、教育等基本制度问题。中东欧国家语言复杂、文化各异,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们也覆盖了波兰、捷克、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等大部分中东欧国家语种,给听众带来了第一手的原始信息,也体现出了中东欧历史研究的丰富多彩和高门槛、高难度。

中国台湾政治大学的洪美兰教授

  中国台湾政治大学的洪美兰教授是岛内东欧和俄罗斯问题的权威学者。她对乌克兰历史与现状问题的分析基础扎实、学理厚重,获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这是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第一次邀请台湾学者参加东欧方面的学术活动,台湾地区对东欧问题的研究现状也成为与会者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洪教授对此做了详细的介绍。

  与会者普遍认为,中东欧国家的转型总体上是成功的,但欧盟的政策走向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加之俄罗斯因素不断增大,因此中东欧国家未来的发展还存在不少不确定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正成为一支重要力量,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也成为了中东欧国家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

  (世界历史研究所 鲍宏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