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斯特凡·贝格尔教授在世历所作题为“比较史学的方法与实践”的学术报告

2015-08-25

学术报告会

德国波鸿大学历史系教授、社会运动研究所所长、欧洲史学理论学会主席斯特凡·贝格尔(Stefan Berger)教授

  2015年8月18日,德国波鸿大学历史系教授、社会运动研究所所长、欧洲史学理论学会主席斯特凡·贝格尔(Stefan Berger)教授应邀在世界历史研究所作了题为《比较史学的方法与实践》学术报告。

  贝格尔教授指出,历史学家经常使用比较方法,比较史学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至约翰·斯图亚特·穆勒。20世纪以来,在马克·布洛赫、奥托·辛策、亨利·皮雷纳等历史学家的推动下,史学研究中的比较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不过,由于历史学家受到民族主义的限制,比较的方法一度有所停滞。直到最近三十年来,这一方法才又在欧洲史学界得到勃兴。

  贝格尔教授区分了两种比较方法,一种是个体化(individualizing)的比较,注重比较双方的差异;一种是普遍化(universalizing)的比较,注重比较双方的相似性。比较的方法可以让历史学家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社会中的呈现方式、明辨从某一单一视角着眼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检测现存的解释模式进而导出新的解释模式、在相似的结果中找到不同的原因或者在相似的发展中看到不同的结果,等等。比较的方法也为历史学家提出了以下的要求:一、熟悉一种以上的社会语境;二、能够考虑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三、建立比较的理论和概念框架;四、掌握一种以上的语言。

  鉴于比较方法或多或少地建立在民族主义的方法论上,贝格尔教授又强调了跨文化研究较之于比较史学的优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跨文化研究可以打破比较研究的民族主义解释框架。此外,与比较研究注重事物的差异或一致性不同,跨文化研究强调了事物的混杂性。因此,比较方法较少动态地考虑被比较的两种事物,倾向于将两者看作是静态的原型。当前,一种能将比较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结合起来的方法是跨民族史研究。

  最后,贝格尔教授结合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和琼·斯格特合撰的《政治鞋匠》(Political Shoemakers)一文,细致地考察了比较史学的具体实践。贝格尔教授认为,这篇经典之作既融合了各种比较方法,又能将跨文化的因素考虑在内,因而对于从事历史比较研究的学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贝格尔教授在结束学术报告之后,又与世界史所的一些同志就比较方法的性质及重要性、跨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未来可行的比较研究对象、比较史学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中西历史思维中比较观念之异同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史学理论研究室张旭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