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波兰学者彼得·帕约尔(Piotr Bajor)顺访世界历史研究所

2016-04-29

  2016年4月14日,波兰雅盖洛大学国际关系与政治研究学院副教授彼得·帕约尔顺访世界历史研究所,并做题为“波兰政权更迭后的东方政策及波俄波乌关系分析”的学术报告。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在职人员及波兰史专家刘邦义研究员参加报告会,室主任王晓菊研究员主持会议。彼得·帕约尔副教授主要阐述了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2015年波兰国会大选情况及波兰的新东方政策

  2015年10月26日,波兰国会大选的投票结果十分出人意料。右派的法律正义党赢得国会最多席次。执政的公民纲领党位居第二,仅获得24.1%的支持率。该党在2007年上台后,创造了连续组阁两次、连续执政8年的历史。但是,公民纲领党在执政的8年里未兑现竞选时的承诺,推行延迟退休计划和二胎政策亦不得人心,最终导致其大选失利。此外,这次大选有3个小党也获得国会席次,分别是摇滚音乐家库奇兹(Kukiz)领导的运动党、经济学家佩特鲁(Petru)领导的现代党,以及波兰人民党。

  在新的形势下,新任总统和总理会对俄罗斯实施新的东方政策,其主要战略意图在于防范俄罗斯对波兰的威胁,并主张对俄罗斯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

  第二,苏联解体后的波俄关系

  冷战结束以来,波俄关系发展并不顺利,撤军、卡廷惨案、斯摩棱斯克危机等问题是波俄两国关系面临的重大历史障碍。另外,两国关系的发展也受到现实因素的制约。波俄关系受到欧洲与俄罗斯关系的影响,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和复杂。

  第三,苏联解体后的波乌关系

  波乌关系与波俄关系有着本质的不同,波乌之间并不存在重大的交恶历史,当前影响波乌关系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主要有:1943年的沃伦惨案问题、二战中利沃夫移民问题、乌克兰新总统是否对波兰友好问题,等等。

  彼得·帕约尔的报告内容丰富翔实,引起了与会学者们的热烈讨论。与会学者们就俄波关系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走向、波罗申科上台后波兰与乌克兰的关系、中国与波兰合作中的优先方向等问题与彼得·帕约尔进行了深入交流。

  学者简介:彼得·帕约尔,2012年获得雅盖洛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先后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乌克兰科学院政治和民族研究所、基辅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做访问学者,发表专著和论文多部(篇)。2014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同年7月顺访世界历史研究所。

(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刘国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