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从单向车道变为双向车道,才是交流

专家学者评《近代以来中外史学交流史》

2021-02-20

(来源:《解放日报》2021年2月20日第9版)

  郭长刚(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

  仔细阅读这套书,有两点印象特别深。一是书中讲到了唯物史观是怎么输入中国的。学界对这一段历史应该给予更大的重视,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理论基础。一是下篇论及中国史学输出域外。有进有出才是真正的交流史,如果只说域外史学输入中国,那是单向车道,有了中国史学对域外的输出,才是双向车道,才完成了交流。

  顾云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这套书把近代以来东西方史学交流的概貌做了非常好的梳理。之前也有学者写过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但缺少中国史学如何在西方传播的内容。这是有相当的研究与写作难度的,因为前人留下现存的文献史料非常少。

  不仅如此,这套书中交流所涉领域非常广。以前讲到史学交流,只着重于文明史、史学理论等,但这套书更进一步,关注到了很多其他问题,比如古典史学、文艺复兴史学、宗教改革史学、年鉴学派、新史学、后现代主义史学等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这样的架构是相对比较完整的。

  因为这套书可谓筚路蓝缕,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所以也留下了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内容的均衡度。我觉得有的地方篇幅过大,在讲中国古典史学的域外传播时,司马迁的部分占了很多,但实际上在司马迁之后还有很多其他史学家对西方也产生过影响。在讲到现代中欧交流时,专门有一节提到了北大的张芝联先生,这是不错的,张先生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和他一样的中国史学家还有不少,如果不写其他人,只写张先生一人的话,我感觉有些突兀,也显得单薄。不要说民国时期的杨连陞、何炳棣等,包括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外史学交流方面做出贡献的史学家有一大批是留学欧美的学人,虽然他们中有些人后来加入了外国籍或拿了绿卡,但贡献还是摆在那儿的。如果能充实增补一些,会让人有一种群星璀璨的感觉,叙述也会更为全面。当然,此书的学术开创性是最值得赞赏的。

  虞云国(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五四以来,中国史学受域外史学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无论是形还是神,无论是体还是用,十之六七是受到了域外史学的影响,比如研究体制。还有著作范式,无论是章节体、教材体还是论文体,都是从西方史学移植过来的。可以说,我们现在的史学形式是西方史学的中国化。

  曾有一位知名学者说自己买书从来不买合编的书,因为他认为合编的书质量都不高。但这套书则不同。这个课题时间跨度长,覆盖的国别几乎是全球,涉及很多种语言,我想世界上没有哪个学者可以以一己之力来完成它,只能是、必须是做成集体项目。集体项目是有其优越性的。首先主编张广智先生是当今外国史学史研究的领军和统帅人物,他的导论和结语是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的,从这部书的学术意义、学科价值、历史轨迹、研究概述到框架,都做了总体性的规划。结语中对中国史学未来发展方向概括得也相当到位。主编是总集成,但又保留了各位作者的学术个性,每位作者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翘楚,写其中一个章节,就像从一桶水中拿出一杯水,使得书的质量是有保障的。

  孟钟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

  这套书很好地代表了我们现在追求的一个方向,即在全球思想史的领域中探讨全球性的知识交往是怎么发生的。具体到历史知识这一领域中,便是历史知识的全球性生产机制到底是怎么进行的。在以往关于西方史学史的研究中,更多可能是单向度的、输入式的,而从这套书里,我们看到早先的那种点状研究,已经慢慢地向另外两个方向扩展:第一是链条式研究,如从研究日本史学对中国的影响出发,进一步叩问,日本的史学家是怎么学德国的?德国史学家内部又是怎样发生变化的?这对我们的日本史和德国史研究都提出了挑战。可见,在史学交流这个领域,还有很多的研究可以推进。

  第二,这套书还给我们展开了网状样式的历史知识全球生产的发生模样。十几年前,在新帝国史研究领域,就已经有人关注殖民地对宗主国所产生的反作用。这套书也体现了这种网状思维,特别是中国史学的发展反过去对西方史学的影响。当然,我觉得还不过瘾,学界仍有继续探讨的可能。

  史学需要研究,也需要书写,还需要传播。但19世纪之后,职业化的历史学变得只关注研究了,写出来的东西,只要象牙塔内部的人能看懂就可以,甚至只要同一研究方向的人明白即可,其他人看不看得懂似乎是无所谓的。这一点是有问题的。与此相反,这套书示范了历史知识的研究和历史知识的书写是如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作者们的文字都很耐看。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另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