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中国法国史研究会2021年年会暨“法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2021-11-29

(来源:珞珈史学 微信公众号)

 

  2021年11月13日,由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主办,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和《法国研究》杂志社共同承办的“中国法国史研究会2021年年会”暨“法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成功举行。受新冠疫情影响,会议采取线上方式召开。来自国内外三十多所高校和杂志社的专家同仁和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线上旁听和参与讨论的人数达200多人。

  会议开幕式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教研室主任潘迎春教授主持。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陶军致欢迎词,表达了对与会学者的热烈欢迎,也表达了受疫情影响无法邀请各位与会代表亲临武大的遗憾。陶军副院长向与会学者介绍了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和世界史学科的情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对法交流的情况,并对武汉大学法国问题研究所创刊于1983年的《法国研究》杂志做了详细的介绍。陶军副院长指出,作为中国最早创办的人文社科综合性法国研究杂志,《法国研究》的创刊和发展一直以来都得到了法国史学界的大力支持。端木正、张芝联、沈炼之、王养冲、楼均信等诸位先生对《法国研究》的创刊和发展给予了巨大的支持。中山大学的刘文立教授八十年代在武汉大学工作期间,长期担任《法国研究》的编委,为刊物的发展殚精竭虑,耗费了大量的心血。法国史学界的各位前辈学者以及今天与会的各位专家同仁都为《法国研究》贡献了诸多高质量的学术文章。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院高度重视《法国研究》今年开启的改版工作,刊物质量的提高和发展,离不开法国史各位专家同仁的大力支持!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将《法国研究》的影响力再推上一层楼,使之成为中国法国研究同行之间交流的一块精神园地,也成为中法合作和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

  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沈坚教授致开幕词。沈坚教授对今年参会的盛况表示欢欣鼓舞。他指出,从此次参会代表来看,法国史研究呈现出几点可喜的特点。其一,法国史研究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提交参会论文和发言的代表均为法国史研究的中青年学者,还包括优秀的硕博士研究生。其二,长期以来,法国中世纪史研究一直是国内法国史研究的短板,此次不仅有多位法国中世纪专家参会,年轻学者也因为良好的语言和文献基础,成为法国中世纪史研究的新生力量。其三,从参会代表的研究主题来看,涵盖了社会史、政治史、文化史、思想史、全球史等诸多领域,大部分研究紧扣国际学术前沿,且有着自身的突破和创新。沈老师强调,在中国研究法国史要具备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研究者应该多关注现当代法国问题,尤其是在目前的法国史研究中,当代史研究是一个短板,在今后还需加强;与此同时也要立足于中国,提出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原创性问题,在法国研究中贡献中国学者的智慧,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与观点,加强与法国学者的对话。

  大会发言环节由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吕一民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崇明老师的发言题目为“孟德斯鸠思想的宗教基础”,从孟德斯鸠对宗教采取激进批判态度以及肯定宗教的积极意义两个维度进行剖析,指出孟德斯鸠思想的宗教基础可以概括为宗教精神与自由精神的结合,他所主张的政治与宗教的分离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两者的相互补充。暨南大学李云飞老师的发言题目为“加洛林王朝主教选任的实际程序和隐性制度”,通过考察加洛林王朝主教选任的具体程序,尤其是国王如何将王权的掌控内嵌到自主推举的正式规范之中,揭示了主教选任中显性制度与隐性制度之间的张力。中山大学曾晓阳老师的发言题目为“近现代法国小学历史教科书对高卢先祖的共和民族形象建构”。她以维钦及托列克斯为例,分析了第三共和国时期历史教科书的编者们如何借助故事内容的选取和人物形象的建构,来激发和强化学童的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浙江大学董子云老师的发言题目为“14—16世纪法国高等法院立法权观念的兴衰”,考察14—16世纪高等法院与国王围绕立法权问题展开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博弈,阐述了法国高等法院立法权观念的演变,以及国王立法权在16世纪得以确立的过程。

  随后的分组讨论环节按主题分成三组进行。第一组的主题是政治、观念与革命。上午场由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姜南老师与《光明日报》杂志社的周晓菲老师共同主持,评议人为浙江大学的张弛老师。北京大学李隆国老师以“加洛林家族和平传承的诉求与法兰克王朝—罗马教宗联盟的建立”为题,重新审视了奠定中古拉丁欧洲基本政治框架的法兰克王朝—罗马教宗联盟的形成,指出加洛林王朝实际的目的并非后世学术传统中所称的以保护换取合法性,而是希望借助罗马教宗的干预,完成最高政治权力在家族内部的和平传承。天津师范大学黄浩老师的发言题目为“法国旧制度行省概念的溯源与辨析”,通过考察法国旧制度行省概念的变化,指出行省概念的发展和推广是中世纪晚期以来王权主导的地方治理制度创新的结果,其背后蕴含着地方与中央权力的政治互动与冲突。中山大学的陈喆老师以“静寂主义事件的起因”为题,探讨了17世纪末震动法国朝野的“静寂主义事件”(L’affaire du quiétisme)的具体起因,展现了这一时期法国政教上层人物间复杂的人际和利益关系网络。

  第一组下午场由浙江大学的乐启良老师与《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的刘莉老师共同主持。上半场有四位发言人,评议人为复旦大学的张智老师。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周之桓博士的发言题目为“意大利的普罗旺斯:507年至536年东哥特王国治下的阿尔勒”,指出东哥特王国对该地区独特的治理方式强化了普罗旺斯地区的意大利化/罗马化,也造就了这一地区的特殊性之所在,他认为可以将法兰克王国于536/537年获得普罗旺斯地区视为法兰西诞生的中世纪起点。西南政法大学李锐思同学以“塞瑟尔论法国绝对王权的内在制约”为题,结合1515年出版的《法国君主制》一书,阐述了克劳德·德·塞瑟尔(Claude de Seyssel)的王权理论。在塞瑟尔看来,国王对神法、自然法和习惯法的遵循构成王权合法性的根基,也形成对绝对王权在宗教、正义与治理法令三方面的内在制约。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张慧老师的发言题目为“重农学派与18世纪中期法国国民观念的转型”,通过考察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对国民观念内涵的革新,指出重农学派对国民身份的论述和致力于改善民生的改革实践,推动了王权国家向民族国家的观念转型。上海师范大学的黄艳红老师以“从“国王的脚”到“自然的尺度”:试论公制米的诞生”为题,将度量衡作为切入点,在勾勒大革命之前繁复且混乱的度量衡的基础上,将公制米的创立置于启蒙时代对“自然尺度”的推崇以及大革命时期对“普世主义”的追求的历史语境中,探讨了这一过程背后的思想、文化和政治意涵。

  下半场有三位发言人,评议人为北京大学的崇明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江天岳老师的发言题目为“早期全球化视野下的法国海军与美国独立战争”。他将法国海军对美国的援助置于早期全球化的视野中,指出法国海军既深刻形塑了美国建国的历史进程,又是勾连起“大西洋革命”与近代英法争霸的关键角色,揭示了法国海军援美行动于国际格局演进的特殊意义。北京外国语大学潘丹老师以“驯化激情,巩固共和——斯塔尔夫人关于革命时期政制与民情的思考”为题,指出斯塔尔夫人从兴起于后革命时代的观念学思潮中汲取灵感,探索如何驯化激情,弥合政治狂热所造成的伤痛与分裂,并倡导建立一个超越左右的中间派,设立永久议院作为其制度载体,达成政治妥协,试图重建民情与政制之间的良性互动。南京大学盛仁杰老师的发言题目为“后革命时代法国的“立宪君主制”之争:以鲁瓦耶-科拉尔为中心的研究”,对鲁瓦耶—科拉尔的君主制理论,即主张国王掌握统治实权,两院从旁协助和限制,以此达成符合法国国情的权力平衡的思想做了深入的剖析,并结合基佐等人的思想,探讨了后革命时代法国关于“立宪君主制”的争论。

  第二组的主题为仪式、图像与文化。上午场由《读书》杂志社的饶淑荣老师和南京大学的于京东老师共同主持,评议人为上海师范大学的黄艳红老师。浙江师范大学江晟老师的发言题目为“死亡的边界——中世纪与近代早期欧洲葬礼仪式的时空区隔”,通过考察中世纪与近代早期欧洲葬礼仪式中具有的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的特性,指出这种隔离体现出神圣与污染的对立和相互转换,并成为维持社会共同体社群稳定结构的一种手段。北京外国语大学吕珊珊老师以“作为媒体的戏剧:浅谈皮埃尔·格兰高尔的政治戏剧”为题,从文学史的视角切入政治和文化史,论述了15、16世纪之交的作者和印刷商皮埃尔·格兰高尔(Pierre Gringore)如何利用政治戏剧来表达自身的政治理想,并进行行会的宗教和世俗身份的构建。浙江大学汤晓燕老师的发言题目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反革命图像”,将图像史与政治史相结合,对大革命时期法国国内外出现的反革命图像进行分析,揭示了不同类型、不同立场的反革命图像制造的特点、表达手法及其宣传策略。

  第二组下午场由华南师范大学的张庆海老师和中山大学的陈喆老师共同主持。上半场有四位发言人,评议人为北京大学的李隆国老师。温州大学唐运冠老师的发言题目为“宠物猫与近代法国的‘情感革命’”,从情感史的角度,探讨从中世纪到近代法国人对猫的普遍情感经历的变化,指出18世纪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资产阶级和中上层女性开始率先将猫当作宠物饲养,而其动因则是18世纪法国城市中私人生活和私密情感的兴起。四川大学陈昊博士以“‘拉昂神迹’与法国宗教战争时期的天主教宣传”为题,阐释了1560年代出现在法国北部拉昂教区的驱魔仪式何以发展为“拉昂神迹”的历史语境,指出法国宗教战争时期天主教徒对信仰共同体和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焦虑情绪和恐慌心理,使得驱魔仪式成为天主教捍卫信仰和实践、固化信仰共同体边界的有效手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贾方舟同学的发言题目为“从忏悔者到笃信王:亨利四世1594年加冕仪式研究”,以亨利四世的涂油加冕仪式为个案考察的对象,探讨了这一“过渡仪式”所具有的多重功能,指出在宗教分裂与王权遭遇危机的宗教战争末期,国王的加冕庆典作为一种国家治理机制,发挥着制造国王形象和重新凝聚“法兰西共同体”的特殊作用。南京大学韩伟华老师的发言题目为“图像证史:鲁本斯《玛丽·德·美第奇组画》中的政治寓言”,通过分析鲁本斯的二十四幅系列组画,解释了鲁本斯的叙事技巧,指出他成功运用微妙的图像修辞策略,以虚实并用的手法将古典神明、拟人形象和世俗统治者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画双关的政治效果,展现了历史叙事与政治寓言两个层次的主题在组画中相互交错渗透的特点。

  下半场有三位发言人,评议人为上海师范大学的洪庆明老师。南京大学于京东老师发言的题目为“17—18世纪法国的地图出版与知识—社会文化”,将地图出版生态史的研究研究置于科学史、知识史与政治史相融合的视域之下,探讨了17、18世纪法国地图出版业的生态特征及其外部语境,进一步分析了它对知识传播与政治社会的影响。四川大学石芳老师的发言题目为“作为知识与权力结合体的启蒙运动——论伏尔泰与权贵的关系”,以伏尔泰为例,阐述了启蒙运动中文人与权贵相互接近这一社会事实的表现,分析了权贵为文人提供的经济资助和政治保护,及其对启蒙运动的发展和传播的意义。山东大学孙一萍老师的发言题目为“以法国学界为例探讨情感在记忆选择中的作用”,梳理了记忆与情感史的发展历程及其相互关系,指出记忆和情感是可以互通的,记忆的留存是权力角逐的结果,记忆的场所也是由情感控制而形成的权力运作的场所,而且情感的表达还推动了记忆场所的大众化。

   第三组的主题为社会、经济与治理。上午场由山东大学的孙一萍老师和《浙江学刊》杂志社的田明孝老师共同主持,评议人为清华大学的吕昭老师。中山大学周立红老师的发言题目为“法国路易十四时代高谷价的性质及原因”。她从总体史的视角分析了旧制度谷物的生产、分配和流通环节,认为谷物生产的脆弱性及极端气候造成的急剧减产是高谷价形成的根本原因,庞大的无法自给自足的农民群体造就了高谷价危机,而无法通过市场进行合理再分配则促成了谷价的进一步上涨。华中师范大学的詹娜老师以“17—18世纪法国警察制度的改革”为题,探讨了旧制度治理权的来源和性质,论证了路易十四时代夏特莱法院以及巴黎警察总监这一职位所具有的行政与司法的双重特征,指出从社会治理层面上看,旧制度时期法国警察制度的完善体现了从司法管理模式向行政管理模式的转变。华南师范大学周小兰老师的发言题目为“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社会救助体系”,在追溯旧制度慈善救助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19世纪上半叶政府和教会在社会救济中的作用,并指出政府在社会救济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推动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救助机构的成立。

  第三组下午场由湖南师范大学的刘大明老师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周小兰老师共同主持。上半场有四位发言人,评议人为中山大学的曾晓阳老师。武汉大学梁桂蓉博士的发言题目为“近代早期法国城市的清洁与卫生治理”,考察近代早期法国王室政府和城市为改善城市环境、控制疾病传播,出台的系列清洁卫生法令及其实施效果,阐明了城市治理机构及其行为者的多元性特征及其在具体实践中的影响。浙江大学盛舒蕾博士的发言题目为“成为现代奢侈品工业:19世纪法国香水制造业的诞生”,指出大革命后资产阶级身份地位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彰显个人形象的需求,是香水从旧制度的手工制造业发展为现代香水制造业,并转化为现代奢侈品工业的关键因素。上海杉达学院董涵宇老师的发言题目是“从保卫《教务专约》到反对《教务专约》——法国世俗化思想在拿破仑三世时期的转变”,以拿破仑一世和教皇庇护七世签订的《教务专约》为切入点,分析了19世纪法国世俗化思想从保卫到反对《教务专约》的转变过程,指出拿破仑三世时期政教双方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为此后的政教分离埋下了伏笔。浙江外国语学院孟亚莉老师的发言题目为“新教视域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前期的世俗化”,在分析新教介入世俗化的历史原因的基础上,考察了新教推动教育世俗化,捍卫良知自由和宗教信仰及其实践自由原则的做法,参与并促成了世俗民族国家的构建。

  下半场有三位发言人,评议人为浙江大学的朱晓罕老师。四川大学刘梦佳老师的发言题目为“非殖民化的挑战——‘黑脚’与1960年代马赛的社会经济变革”,探讨二战之后阿尔及利亚独立造就的“黑脚”回流法国的浪潮,对作为最大中转站的马赛造成的冲击,这种冲击反而推动了马赛的社会经济变革,呈现了非殖民化进程对前宗主国产生的多种面向的影响。江苏师范大学朱正梅老师以“关于‘空椅子危机’几个问题的思考”为题,探讨了1965年7月法国召回其常驻欧共体代表,造成欧共体无法正常运转的“空椅子危机”形成的根源,指出法国“空位”的目的是为了缓解欧盟过快的欧共体进程而采取的一种策略;1966年“卢森堡协议”最终达成妥协和和解,为之后欧洲共同体的扩大和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华东师范大学高嘉懿老师的发言题目为“战后法共的社会主义道路与对中国革命的认知”,梳理了法国左翼力量发展和法国共产党建立的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指出法共在二战时期通过议会道路走向社会主义,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不过战后美苏对峙和意识形态问题,导致法共与执政党决裂,转而更为关注国际共运和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做法及其世界性作用。

  分组讨论结束后,大会进入闭幕式环节。闭幕式由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会长沈坚教授主持。第一项议程为小组汇报,盛仁杰、韩伟华和周立红三位老师作为三个小组的代表分别向大会汇报了本组的发言和讨论情况,尤其肯定了各小组评议人细致、深入且中肯的学术评议,以及讨论环节交流研讨的热烈氛围。

  闭幕式第二项议程由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吕一民教授对大会作学术总结。他指出本次大会参会代表的研究和讨论体现出鲜明的特点:第一,相比之前,学术研究的视野更为开阔,领域也更为扩大。学者们不再仅仅局限于民族国家的解释框架,也尝试在跨国史、全球史的视野下展开研究。第二,研究者使用的史料更为丰富,研究更加细致深入。第三,紧随国际学术前沿,新见迭出。吕老师也指出对19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法国现当代史的研究有待加强;同时还强调法国史同仁应重视学术研究的普及工作;在认可法国史研究发展的同时,也需认识到我们与国外学界以及国内其他分支学科发展状况上的差距,共同努力推动法国史研究迈上新的台阶。

  闭幕式第三项由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高毅教授致闭幕词。高老师指出,此次会议见证了一批新生力量的崛起,显示了中国的法国史研究水平正在迅速提升。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复兴的必然成果,也与张芝联先生、沈炼之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奠基及此后几代学者的奋斗密不可分。中国的法国史研究在世界史研究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意义,中国学者从中国的视角研究法国历史文化,更有可能对整体世界文明的演进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助推作用。要想做好中法文化交流,就应该有现实关怀、问题意识。而这一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意识在于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政治和文化演进之路,为我国的国家建设提供经验教训。最后,高老师代表法国史研究会和各位参会同仁对法国史研究会秘书处以及承办此次会议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和世界历史研究所表达了诚挚的谢意!至此,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