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世界历史研究所邀请侯旭东教授作学术报告

2020-12-04

  20201120日,世界历史研究所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邀请著名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专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侯旭东教授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主楼阳明厅作题为“作主: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史”的学术讲座。胡玉娟研究员主持会议,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历史理论研究所、《历史研究》杂志社的研究人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及其研究生院的同学30多人出席会议。此次讲座同时进行线上直播。 

    

  

  

  侯旭东教授首先谈问题的由来。《吕思勉读史札记》“田制”条中“无主荒地”的“主”字是否代表“地主”?地主一般理解为土地的主人,并转义指占有大量土地、脱离劳动、依靠剥削为生者,这些人构成统治阶级,他们与土地的关系被称为“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制的性质问题是理解中国古代、近代社会的关键,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前被称为史学研究的“五朵金花”之一,眼下关注者甚少,但问题并未解决。侯教授尝试顺着时间脉络,利用出土资料与传世文献,从人与人、人与事/物的关系角度,重新思考“主”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既简单又复杂的内涵,为理解中国古代史以及近代史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角度。 

      为了从根源上弄清这些问题,需要对“主”字考镜源流。侯教授分析“主”字由原义“灯中火主”,衍化为《周礼》中的“社稷之壝”田主(祖),进而引申为管理土地的官员或耕种土地的农人。“田主”、“地主”作为表示土地所有者的名词在汉唐时期已存在,但并非今天的阶级概念,而是总括地主和自耕农在内的土地所有者的专称。对“主”字的理解涉及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土地私有制的问题。主流观点认为“主”和“田主”表明存在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所有者,文献中的“公田”、“私田”分别代表土地国有制和地主私有制。但学术界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社会虽有土地所有权,但无土地私有权的法律概念,所谓“所有制”概念是近代从西方传入的,并非中国自古有之。近年来这种观点在国内国外均有所发展。 

  针对前人关于中国土地所有制问题的争论,侯旭东教授主张搁置近代以来形成的种种观念、问题;打破领域的限制;将问题从土地制度史、经济史、法制史、思想史、词汇史等等近代形成的领域划分中解放出来。回到历史现场,回到古人的生活实践与思想中,去探索他们实践与思考的逻辑,以及两者间的关系;打破朝代的限制,贯通前后,寻找内在的逻辑。不止是回答“不是什么、没有什么”,更要回答“是什么、有什么”。 

  侯旭东教授发现,自秦汉以来,“主”常为动词——司、典、尚、质、魁、敌、掌、摡、阼,主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史料中“檀越主-施主”等各种“主”代表负责完成某项佛教善行功德的人,在这种语境下也带有动词的意味,与“司”、“典”、“尚”、“掌”等含义相近,但使用更为广泛,所以用来解释前面的诸词。“主”的这种用法,在秦汉乃至后代极为常见,指承担某种事务的人,与职分有关,既代表所有权,也代表承担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君、臣、百姓各守其职,各尽其责,人人皆可“作主”。“主”的这种职业身份含义可能来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列国争霸,实行社会分工,编户齐农,国家授民份地,农民受田纳税,以“户主”身份获得继承权和纳粮当差的利益。“主”体现的是耕者与土地的关系,生活实践中会大量存在世代占有土地(墓地)与耕地(世业)的情况,这些属于生活、生产实践中不期然出现的现象,处于自发而非自觉的状态。朝廷官府多半采取默认或遵从的态度,并未主动从制度上予以肯定或赋权。可以说,在传统中国,存在事实上世代占有、耕种土地(以及交税)的现象,却不存在法律上认可“所有权”的规定。“所有权”来源于20世纪西方法律传入的建构。中国古代的“(田/地)主”身份根据的是耕种/纳粮当差两重的持续实践,而不是今人自近代以来受罗马法支配所理解的“所有”或“占有”之类形式上的法权概念。从制度层面看,“主”体现了皇帝(人主)和官吏(吏主)与百姓的职责关系,由此构成历代王朝生生不息的架构与实践。“主”成为多方力量交汇的空间与舞台:朝廷构想与制度规定/百姓实践/原始义/近代西方引进义,汇聚在这一简单而常见、含义看起来十分显豁的“字”的背后,似乎是透明的,实际是晦暗而微妙的、交错的、层累与叠压的。一个字的使用史,即是多方力量博弈的历史。洛克说的“无代表不收税”,距离中国的历史颇为遥远。欲建立现代的所有权/产权体系,不能忽略自家深植于生活基底、依然活在人们心中的历史传统。 

  陈寅恪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傅斯年说:“以语言学的观点解决思想史中之问题”。这是侯旭东教授的报告带来的启示。 

  

  此次报告会是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登峰计划”系列讲座的第五讲,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比较研究中心2020年系列讲座的第四讲。讲座结束后,线上、线下的专家学者围绕古代罗马、拜占庭帝国、古代日本、中古罗斯历史语境下的“奴隶主”和“农奴”与“主”的比较,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归纳、建构新术语以取代西方的话语体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 胡玉娟 供稿、邢颖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