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所邀请刘欣如教授作丝绸之路历史系列讲座第七讲
2022-05-24
2022年4月27日上午,美国新泽西学院历史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刘欣如,应邀作题为“波斯艺术风格”的线上讲座。本讲座系“丝绸之路历史”系列讲座第七讲,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中心、世界历史研究所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一带一路”史研究室共同主办。
在本讲中,刘教授就丝绸之路上的艺术品,尤其是纺织品,往往带有波斯艺术风格这一特点进行了详细阐释。
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中常提及一些外国锦,如最常见的波斯锦,此外还有大秦锦、提婆锦。
公元227年萨珊王朝取代了帕提亚王朝,波斯艺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达到新的高峰,中原、中亚、拜占庭匠人纷纷模仿波斯艺术造型,波斯风格风靡丝路。但是,波斯锦并不在波斯本土生产,波斯主要地区也并未有丝绸出土。波斯锦是指流通于丝路的波斯文化题材的织锦,其中有几种主要造型,如联珠环包动物造型、波斯帝王对马像等。
这些造型来源于哪里?首先,对马图案,与波斯神祇阿胡拉·马兹达形象有关。在波斯阿契美尼时期完成的贝希斯顿石刻上首次出现波斯最高神阿胡拉·马兹达(AhuraMazda)的形象,人物形象中心有圆环,呈展翅飞鸟状。几百年后,萨珊波斯王朝创始人阿尔达希尔一世(ArdashiryiⅠ)在纳克什鲁斯塔姆(Naqsh-i-Rostam)山石上雕刻的阿胡拉·马兹达则是骑着马匹的人物形象,与骑马国王像相对,意为君权神授,对马图案因此成为波斯艺术中最常见的表达王权的艺术形式。另外,波斯锦上常见的西摩格(Simurgh)图案,最早见于公元600年左右国王霍斯劳二世(Khosrow II)雕塑服饰上出现的一种兽首鸟身的西摩格形象,这种图案在丝绸之路的金银器皿上十分常见。再就是狩猎形象,即骑马猎兽纹样。这些都是波斯艺术品中常见的重要题材,比如中亚波斯锦中类似阿胡拉·马兹达形象的图案,新疆波斯锦中连珠纹包裹动物造型等,都可从上述纹饰中找出类似的特征。
萨珊波斯王朝与拜占庭帝国交往,双方艺术风格也彼此影响。地中海东岸的贝鲁特和加沙地带有雄厚的纺织工业基础,是双方争夺的对象,当地工匠也在两国之间流动。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Jastinian)时期,国家垄断丝绸纺织业,工匠们投奔萨珊帝国谋生。因此,两地生产的丝绸存在一定相似性,例如西摩格图样、连珠纹图样、打猎图样等。但波斯艺术风格在向西方传播时,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虽然保留了相似的题材,但拜占庭掌握着罗马帝国时期形成的紫颜料提取技术,因此颜色上多用紫色、红色、黄色,艺术表现上也与波斯有所区别。
波斯风格除了向欧洲传播以外,在东方也是风行唐土的时尚。唐朝建立了严格的服饰制度,并且首次将“尚紫”制度化,高等级官员的袍服和皇帝常服都是紫色。尽管与地中海的紫颜料不同,但不能排除“尚紫”是外来风尚的可能。而《朝野佥载》也提到了侯思止私藏织锦被处死的故事,说明唐朝前期对织锦的控制十分严格,但波斯锦不受此限,因此能够风行一时。日本奈良还保存了7世纪后期来自中国的带有波斯风格的织锦。波斯的其他风俗,如打马球,也在唐朝流行。
可见波斯艺术题材在东方和西方都有流传,但在波斯本土的考古中并未发现丝绸、织锦一类,因此就出现了疑问,波斯锦来自萨珊王朝还是粟特地区?粟特文化也属于波斯的文化范围,其语言是波斯语的分支。在粟特地区和丝路沿线发现的一些织锦标有“Zandaniji”字样,应说明织锦的生产地。该地位于中国史籍中的安国附近,属于粟特地区。粟特本土的壁画、雕塑中也发现许多人物服饰中有西摩格、神鸟等元素,说明这类图案在粟特地区应当也相当流行。上述霍斯劳二世雕塑服饰上的西摩格,图样模糊且位置偏狭,因此有人提出这是后人强加的,西摩格形象应当来源于粟特。但需要指出的是,“Zandaniji”与波斯锦之前的确存在一些差异:“Zandaniji”色彩偏暖,但波斯锦多呈灰蓝色;波斯锦上的动物图案更加灵动,可见“Zandaniji”和波斯锦可能并不类同。
另外,高加索地区发现的9世纪的卡夫坦(caftan)上也有连珠纹抱西摩格纹样,说明丝绸之路上波斯艺术风格传播非常遥远。
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一带一路史研究室、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的研究人员、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参会人员积极提问,围绕波斯风格图案能够向各地传播的内在原因、伊斯兰艺术对波斯艺术的继承、生命树图案的来源等问题展开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张璐 供稿, 何捷、张璐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