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2023年12月26日
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中美关系:华盛顿视角下的学术交流展望

2024-01-11

  2023年11月13日,应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美中心”)邀请,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研究项目主任、中国研究教授毛学峰(Andrew Mertha)为中心师生作讲座,题为“中美关系:华盛顿视角下的学术交流展望”。中美中心美方主任魏亚当(Adam K Webb)主持讲座,中美中心时任中方主任从丛、教学主任孙雯出席。 

主讲人毛学峰

主持人魏亚当

讲座现场

一、观点:学术是学者的“特权”

  毛学峰教授引用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常说的一句话作为讲座开篇,“学术争斗之所以如此激烈是因为其背后利益之寡薄。”

  毛教授指出,身处中国的美籍留学生往往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即如何评价中国?如何向美国介绍中国?一些美国留学生担心自己长期留在中国可能会对未来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于是不敢发声。但正是学术让学者有了“特权”,能够说出自己对权力的看法。学者通过逻辑与辩论塑造结论,在学术观点的碰撞与挑战中汲取营养。

  毛教授认为,学术是存在壁垒的,学者不习惯向公众演讲,许多人需要公共演讲者培训,通过简化复杂的观点来吸引广大读者。让所有人接受自己的学术观点是不切实际的。他鼓励大家投身学术、潜心钻研,勇于质疑、敢于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开拓进取。

二、反思:学者能为中美关系做什么

  当前,美国人在对中国的看法上或过于保守、或过于激进。毛学峰教授指出,中美关系的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代人的问题,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新人才和新力量的加入。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中美交往最显著的成果在于两国的教育交流,这可以增进两国的相互理解。但在双边关系跌宕起伏的过去二十年里,中美之间的学习机会和信任程度均呈下降趋势,从根本上削弱了双方互相感知、互相理解的可能性。毛教授表示,美国国内任何与中国有关的研究都变得越来越政治化,这也导致了以国家安全为名对学术自由的侵犯。美国学者迄今享有的学术自由的确在减少,学者的工作也无法脱离国家叙事和国家制裁。

  毛教授据此指出,未来双方应以教育和学术为突破口,尽可能为中美关系交往营造一个缓冲地区,为知识创造与文化交流提供一个平台。

讲座现场

三、交流:与中美中心学子对谈

  讲座交流环节,毛学峰教授与中心师生讨论互动。关于美国国内的“中国恐惧症”现象,毛教授指出,大多数美国人往往害怕走出“舒适区”并厌恶风险。他曾在一些谈话中提出,现在美国的舆论倾向于反华。底层群众对于中国是怎样一个国家的认知其实非常模糊,且因为政治原因,群众对中国的负面情绪也很广泛,所有与中国相关的事情都会变得有政治性。这并不是积极的信号。

  谈到美国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趋势,毛教授表示,美国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动机在不断变化,过去研究中国的人都是深入研究的,现在其实很多完全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美国人也开始尝试了解中国。因此,毛教授对中美关系以及中美外交领域的人才发展持有乐观态度,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愿意投身这份事业。

  讲座最后,魏亚当教授对讲座内容做简短总结,并向毛学峰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

(文字:杨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