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世界史所邀请刘欣如教授做学术讲座

2024-05-14

   2023117日上午,由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比较研究中心和世界历史研究所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共同主办的2023年系列讲座第四讲顺利举办。本讲由美国新泽西学院历史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刘欣如主讲,题为“流动的早期佛教的宇宙观”。

   

  
    刘欣如教授立足佛教诞生的土壤——早期印度历史剧变中的复杂社会,对早期佛教流动的等级体系作了系统阐释。

  公元前一千纪中叶,印度社会处于剧变阶段,尽管社会财富有所增长,但剧变难免给人们带来“痛苦”的感受。这是佛教四谛之苦谛的背景。此时的社会理论上以四瓦尔纳划分等级,但实际上,吠陀世系已溃散。新兴城市、国家的社会结构不符合婆罗门教种姓体系,商人、金融家等应城市而生的新社会集团很难在旧有体系中寻找到合适的层次地位。因此新兴人士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宗教秩序。而吠陀诸神及加入主流社会的集团之主神构成了当时民众的天神宇宙观。这便是包括佛教在内的诸新兴宗教的共同背景。 

  佛教的轮回机制以功德为核心,众生来世投生境界的升降归诸于个人努力,而非求神。以此为原则,诞生了所谓的“五道轮回”或“六道轮回”。其中神的境界是涅槃前的最高境界,是人们最向往的境界。 

   

   

  当时社会仍然遵守婆罗门教的瓦尔纳四等级制,但这种等级象征完全无法反映当时剧变社会的等级秩序,各流派纷纷提出了新的等级制度。佛教不认同婆罗门教的种姓理论,而是将人分为由黑到白的几个等级。白色等级出身于金融新贵之家,而黑色则是杀生相关职业的从业者。这种等级具有流动性,其主导因素便是功德。功德与来世直接相关。佛教故事中的绳环女(Rajjumala)和丝丽玛(Sirima)便是修功德得以升仙的典型。 

  天神和人的境界之下,还有阿修罗、动物、游魂与地狱的境界。其中Asura阿修罗指的是来到印度的外国人。这些人语言不通,信仰不同,同样是人,但在佛教理论中低人一等。动物的境界常见有眼镜蛇Naga。当时许多信仰眼镜蛇的部落加入了僧团。niraya(地狱)与nirvana(涅槃)相对。在其余诸境界之下,又不在地狱之中的便是游魂。这些不得超生的游魂是困扰信众的大问题。由此,佛教提出转送功德之说,由亲人行善积德并转赠给游魂。佛教孝经(Peta-Vatthu)中多有例证。 

  可见,佛教宇宙观及其人间社会等级是有流动性的。在农业、城市兴起时期,婆罗门思想家试图用瓦尔纳解释社会分化,语言是身份的标志。但佛教宇宙观提供了一个多维度体系:不杀生的正当谋生人家是最高等,各种外人则可通过积德行善改变命运。同时佛教抛弃了婆罗门教的“语言即身份”的概念。佛陀本人便主张以俗语布道,而外来人也只需理解佛所传之道,不必说梵语提升地位。 

  讲座最后,刘欣如教授与听众就早期佛教是否解决了种姓制度问题、佛教创立之初的目的与意义、菩萨和罗汉所处境界等问题作了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张璐供稿、孙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