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瑾:科技合作打造“健康丝绸之路”
2021-09-27
(来源:《一带一路报道》2021年第5期 )
摘要:人类战胜灾难、贫穷、疫病等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运用科技手段来防疫抗疫以及各国之间的科技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从世界卫生医疗发展史上看,卫生与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性挑战,国与国之间的命运已经紧密相连。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科技合作、共同抗疫是“一带一路”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体现,亦是打造“健康丝绸之路”,维护好地区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必要之举。
基金项目: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视阈下的中国与南亚国家关系史研究》(LSYZD2019014)
从世界卫生医疗发展史上看,卫生与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性挑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社会经济海啸”,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运用科技手段来防疫抗疫以及各国之间的科技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携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科技合作、共同抗疫成为“一带一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体现,也是打造“健康丝绸之路”的具体要求。
一、科技战胜疾病
现代科技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无疑,科学治理、科学研究和科学专业知识在此次防疫抗疫过程中体现出极大的重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科研技术水平、平台建设能力、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面对疫情,中国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体现出中国效率和大国担当,更彰显了中国科技的实力。2020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科技战线积极行动,产学研紧密配合,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中国率先实现疫苗研发的突破并大力推进全民接种计划,截至8月18日,全国累计接种疫苗量已超过19亿剂次。科技是战胜病毒的决定性力量,也是抗疫战斗取得胜利的有力武器。历史上,人类与天花、非典、埃博拉等病毒抗争,都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有力支撑。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必须发挥科技的力量。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科技发展路上诸多的不平衡和不尽如人意。面对哄抢物资、恐慌性囤货、过度占用医疗物资等非科学、非理性的表现,我们更加需要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治理水平和普及科学常识。科学技术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科技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巨大财富。公共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的研发和创新。为了抗击疫情,无数科研人员、医务工作者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获得了敬意和赞扬。人类要向科研难题的极限发起挑战,需要无数科研人员的努力和投入,没有他们就不可能出现一次又一次的科技革命,社会也不可能有今天的蓬勃发展,更不可能有效应对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癌症疾病、气候灾害等众多全球性问题和灾难。纵观人类历史,危机的应对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科研人才。
二、合作才能共赢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文章《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强调,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因此需要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文章充分体现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担当,用中国力量向世界传递经验、成果、信心和勇气,为加强疫情防控的国际科研合作指明了方向。
CGTN智库于7月23日向全球发布的《国际新冠疫情发展现状分析报告》指出,全球各国和地区在确诊病例、死亡人数和疫苗接种数量等疫情关键指标上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目前全球的疫情风险仍很严峻,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和解决世界难题,达到共赢,这正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所在。只有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才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在抗疫的路上,应坚持科学与理性,避免污名化,影响国际抗疫合作。在当前复杂的环境下,世界各国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反对一些国家利用疫情谋取政治私利。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国际合作,要实现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应该顺应科技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
始创于1979年的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就是发挥国际科技合作与创新的学术、技术交流平台作用的极好范例。今年5月该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期间,中国和英国就医疗器械领域的潜在合作进行了探讨。NHS(英国国家服务体系)是历史最悠久的医疗健康体系之一,中国的医疗服务系统是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医疗服务系统。英国的创新技术与中国的研发、生产能力及供应链体系互补,进一步在医疗健康领域加强合作,在面对疫情挑战的当下将会在国际上彰显竞争优势。两国的医疗行业面临着很多共同挑战,除了新冠肺炎疫情,还可以在应对老龄化等问题上进一步开展创新合作,实现共赢。
三、贡献中国力量
现今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毋庸置疑。中国卫生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亦是中国对全球健康治理的贡献,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中国在全球健康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更加积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地融合。近年来,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古籍《黄帝内经》《本草纲目》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奖等。中国还主动参与应对境外公共卫生危机,比如成立于1963年的中国医疗队从1964年起开始对外援助,至今已有57年历史,中国医疗队肩负重担走出国门,履行无私的援助义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当下的全球疫情是对中国的一次巨大考验,中国经受住了考验。此次疫情之前,在别国发生其他灾害时,中国也多次挺身而出。疫情不分国度,灾难面前要手牵手团结起来,一起战胜疫情。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及个人已经向10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提供医疗物资和技术援助,并向伊朗、塞尔维亚、意大利、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国家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还以视频会议形式同各国分享诊疗经验,展现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中国没有忘记在疫情最困难之时,许多国家伸出的援手,中国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国际科技医疗合作,政府机构和专家通过各种途径与世界分享防控和诊疗经验,并派出医疗团队帮助开展防疫工作。中国的真诚援助必将进一步加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深厚情谊。
截至8月,中国已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7.7亿剂新冠疫苗和原液,极大地支持了各国的抗疫工作,加快了全球抗疫的步伐。中国对外提供疫苗秉持的理念是兼顾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中国支持本国疫苗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让,开展合作生产。目前,中国疫苗企业已经在多国开展了合作生产项目。
四、打造“健康丝绸之路”
公共卫生领域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13年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就说道,“传统医学是各方合作的新领域,中方愿意同各成员国合作建设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利用传统医学资源为成员国人民健康服务”。2016年,习主席就明确提出“着力深化医疗卫生合作,加强在传染病疫情通报、疾病防控、医疗救援、传统医药领域互利合作,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访问世界卫生组织时提出,卫生问题是全球性挑战,欢迎世界卫生组织参与共建“健康丝绸之路”。同年5月,中国同世界卫生组织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以全面提升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健康水平为主线,以多双边合作机制为基础,创新合作模式,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
“健康丝绸之路”为“一带一路”建设开辟了新的合作空间。近年来,中国积极向“一带一路”沿线部分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提供医疗卫生援助。2017年1月,中国发布《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高层次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与沿线国家共建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中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年5月,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落成,这是由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红十字会联合组织派驻人员,第一个在海外自主建设和运营的医疗急救中心。2018年5月和2019年2月,第二批和第三批医疗队相继在瓜达尔港开展医疗服务。
2020年3月16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同意大利时任总理孔特通话时指出,“中方愿同意方一道,为抗击疫情国际合作、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作出贡献”。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期,习近平主席强调打造“健康丝绸之路”的理念对于坚定全球抗疫信心、加强国际合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中国正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团结合作,书写共建“健康丝绸之路”的感人篇章。
与发达国家相比,低收入国家和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获取疫苗难度更大。中国坚定站在疫苗国际合作的“第一方阵”,并坚决支持疫苗公平分配。为缓解疫苗紧缺情况,为世界共同防疫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多次宣布疫苗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并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已经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疫苗研发和生产合作,许多国家授权使用中国疫苗。中国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多国的认可。
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是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环节,“健康丝绸之路”新合作范式呼应了时代之需。在已有的合作基础上,可在传染病防控监测、传统医药发展、妇幼保健、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培训、医学科研机构合作网络、医疗卫生合作论坛和研讨、传染性疾病和联防联控、健康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进一步建立合作机制,进行项目协作,让“健康丝绸之路”越走越宽广。
(张瑾,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