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2021年8月26日
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全球史视野下的东亚海洋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2021-08-30

  为进一步推动海洋史研究,响应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于2021年8月20-21日联合举办了“全球史视野下的东亚海洋史”学术研讨会。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次会议全程采用线上形式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省博物馆、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山东大学等单位的近五十位学者全程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长陈尚胜主持,中国海外交通史常务副会长、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教授以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姜波教授先后致辞。丁毓玲副会长在开幕词中介绍,本次会议原计划去年十月主办,因受新冠疫情影响改成今年八月,临近召开前却再次遇到疫情,使我们不得不改成线上会议,以满足大家一起进行学术交流的心愿。她在致辞中还专门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任福建省长时亲笔批示泉州“古代船舶发展史陈列馆”的建设,说明他特别重视中国海外交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而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在推动我国海洋史研究和海外交通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方面,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方辉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有着深厚的中外关系史学术研究基础,近年来又在青岛校区致力于发展海洋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期盼与会学者给予帮助和支持。姜波教授应邀就泉州申报世界遗产做了专门介绍,特别说明了2021年申遗对2018年申遗失利后所做的策略调整,即从原来偏重强调泉州城的外来文化要素,改变为泉州代表古代中国的航海传统,突显它对于人类航海文明的遗产价值,从而获得申遗成功。

  大会主旨报告分为两场进行。第一场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马光主持,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姜波、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义杰、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杨培娜先后报告。姜波《东亚沉船与海上丝绸之路》就东亚海域沉船的考古发现和打捞出的沉船文物的研究进行报告,阐述了中国在海洋丝绸之路上的独特地位与历史影响。刘义杰《明代海图之“潮水”释读--<万历台海形势图>为例》,专就明代海图中用“潮水”计里程的现象,以中科院图书馆所藏《万历台海形势图》为例,结合沿海方志对“一潮水”作出释读,认为所指为一潮汐周期内船可航行的最大里程。杨培娜《明清珠江口水埠管理制度的演变--以禾虫埠为中心》,以禾虫埠为例,探讨了明清珠江口水埠管理制度的演变,以及管理意识由陆地向海洋的延伸。第二场由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义杰主持,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陈尚胜、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薛理禹、青岛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马斗成先后报告。陈尚胜、鲍海勇《明成弘时期(1465─1505)走私活动与沿海豪势及权贵--兼论15世纪下半叶东亚海洋贸易体系》,就15世纪后半叶中国东南沿海的走私活动提出研究,揭示了它与明朝沿海豪势和权贵势力之间的密切关联,并指出它与16世纪中国东南沿海走私活动的主要差别,前者带有东亚贸易体系内部的区间性,而后者则具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后的全球性。薛理禹、石晶晶《全球史语境下的明代双屿港》结合多国史料,从全球史视角对双屿港的概念和贸易情况等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并通过对因双屿港覆灭而发展的澳门、月港和长崎港的横向比较,探讨了东亚贸易网络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总体趋势。马斗成、韩威《近代中国海关文献:全球史视野下的海洋交流史存证》从海洋社会经济交流史、海洋文化交流史和海洋环境史三个角度,探讨了近代中国海关史和海洋交流史的研究关联路径。

  8月20日下午及21日上午,会议举行分场报告和讨论。与会代表围绕相关议题,发表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

  第一分组共四篇论文。赵庆华《<琉球官话课本三种>所见清代中琉交流图景--以思想伦理、医学知识及漂流难船救助为中心的考察》,通过对新点校出版的民间文献《琉球官话课本三种》的考察,并结合官方档案的记载,揭示出18世纪旅居中国的琉球留学生学习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医学知识技能以及琉球对中国漂流难船的救助抚恤的图景。薛彦乔《明代册封琉球从客研究--以王元卿、何晓为中心》以跟随夏子阳出使琉球的两个小人物--诗客王元卿、医客何晓为中心,对明代出使琉球的从客群体开展个案研究。韩京云《渡来人与中日韩海洋交流探讨》,以“渡来人”为视角,系统梳理了中日韩海洋交流的历史脉络。李尹《论清代海禁在北方的提前开禁》,对清初海禁在北方的实施与反复的历史脉络进行系统梳理。

  第二分组共四篇论文。杨爱国《唐与朝鲜半岛往来的历史见证--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上的题刻》,通过对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孝堂山顶的东汉石祠上的六条与朝鲜半岛有关的题刻进行梳理,勾勒出唐代与朝鲜半岛往来交流的史实。杨小博《2019至2020年垦利海北遗址考古发掘及勘探主要收获》介绍了作为宋金时期北方地区的海港码头遗址--垦利海北遗址的考古发掘最新成果,展现出河海交汇地区的人类活动频繁。肖达顺《广东上川岛海洋考古简史》,详细介绍了广东上川岛海洋文化遗存的考古发掘情况,将考古文化遗存同历史文献记载相结合,全面复原了上川岛的历史。齐晓筠《山东沂水纪王崮M1随葬鱼类遗存研究》,以山东沂水纪王崮M1墓葬2012年发掘出土的春秋中晚期鱼类遗存为研究对象,运用动物考古学的方法,通过骨骼形态比对,确证该墓葬有随葬大型海鱼的行为;并结合历史文献、鱼类生态学等分析纪王崮M1随葬鱼类遗存行为的特殊意义。

  第三分组论文共三篇。吴巍巍《不只是海神:16─19世纪来华西人视野中的妈祖文化图像初探》,借助西文文献考察16─19世纪来华西人视野中的妈祖文化图像。刘芝凤、林江珠《中国海洋文化资源学体系研究》,介绍了中国海洋文化资源学的重要性及其包含的主要内容。钱寅《论山东荣成赤山信仰的产生与东亚文化交流》,通过梳理山东荣成赤山明神信仰建构的历史脉络,指出东亚海域文化上的跨国跨界交融演变,并不是单箭头输出的,而是三者之间的相互交往和流动。

  第四分组论文共三篇。刘鸿亮《世界史视野中的澳门火炮技术与明清军事变革》采用历史史料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明清时期西式火炮技术通过澳门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在战场中的实际运用。徐睿《巴拿马运河建设中的传染病传播与防治》讨论了巴拿马运河建设中,美国首席医务官戈加斯通过限制蚊子飞行距离,有效遏制黄热病和疟疾的过程。俞鸣齐《日本文献中的“つるべ”与中国的“铅锤”探讨》通过对中日两国航海文献的对比,探讨了日本航海文献中的“つるべ”与中国“铅锤”之间的相似性,进而从器物层面研究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对日本的影响。

  第五分组论文共三篇。王列辉、张圣《亚洲海上贸易走廊的海运连通性研究》通过1890─2016年航线数据构建航运联系网格,以航线连通和港口功能两个维度刻画了亚洲海上贸易走廊的港口连通性。刘晶《壬辰战争期间东北亚地理知识的获取、传递与呈现--以<华夷沿海图>为中心的考察》以宋应昌在壬辰战争期间制作《华夷沿海图》的经过为考察对象,讨论了16世纪末东北亚地区地理知识的获取途径、传递渠道以及呈现方式。陈琰璟《1650─1678年中荷关系发展与巴城甲必丹职位的空缺》通过分析17世纪中荷关系发展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影响,探讨了巴达维亚城华人社区官员甲必丹职位空缺的原因及其影响。

  会议闭幕式上,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义杰在会议总结中认为,本次会议以全球史视野下的东亚海洋史为主要讨论对象,进一步拓展了以往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的视野和空间。同时,在水下考古、沿海考古与中国海洋文化遗产研究,黄渤海海上丝绸之路与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史研究,海洋史文献档案与海洋图像学研究等三个议题方面也有许多新探索。会议上既有老一辈学者撰文报告,更有很多中青年学者的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新问题,还有八十多岁高龄学者的全程旁听。而从参会研讨人员的背景来看,已经呈现出历史学、考古学、政治学、经济学、档案情报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趋势,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材料也呈现出多样化,标志着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正在走向新的广度。

(作者:董建民、万睿祯;责任编辑:彭珊珊;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