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2023年第2期
2023-06-20
·文化、宣传与冷战·
内容摘要
美国在第三世界涉华宣传的缘起和发展(1949—1969)
翟韬
内容提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中国革命成功对周边国家的示范效应及其与日俱增的影响力,美国政府出台了反中反共的涉华宣传政策。1949—1953年是美国涉华外文宣传的“酝酿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新闻署和美国在远东的宣传部门启动了“报导中国项目”。该项目在1959—1969年全面开展,成为美国面向整个第三世界舆论报导和诋毁新中国的国际宣传项目。美国在第三世界的涉华外文宣传话语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攻击新中国为“红色帝国主义”,号召新独立国家团结在美国领导的“自由世界”之下,以此来消解和抵制新中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示范作用;二是宣传新中国不代表“未来潮流”,大肆攻击其“谎言和弱点”,并提出美国可以引领第三世界国家实现“现代化”,以此来削弱新中国建设和经济发展经验在新独立国家中的影响力。涉华宣传的主要话题集中反映了美国的第三世界观,对中国的认知在美国第三世界政策和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 冷战 美中关系 第三世界 报导中国项目 涉华宣传
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于艾滋病溯源问题的认知战
郑 安 光
内容提要 1980年艾滋病在美国出现后,艾滋病溯源问题在冷战氛围中迅速被政治化,美苏两国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认知战。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情报部门采取“积极措施”,以“艾滋病是美国军方制造的生物武器”为核心信息发动对美宣传和政治攻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国际上的反美和恐美情绪,影响了美国及其盟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里根总统上台后,美国不断强化对苏冷战态势,专门成立了“积极措施工作组”,以应对苏联关于艾滋病起源问题的舆论攻击。最终,苏联“新思维”政策的实施和美苏关系的改善使这场认知战走向终结。艾滋病溯源问题的政治化反映了冷战后期美苏情报战、信息战与冷战进程的互动关系,妨碍了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的全球治理。它的终结也表明,只有摒弃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的思维,跳出意识形态的樊篱,加强国际合作才能遏止病毒蔓延的势头,找到对抗病毒的方法。
关键词 美苏冷战 艾滋病溯源 里根政府 生物武器 认知战 西格尔报告
翻译的政治:冷战初期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中国文协翻译计划
黄 若 泽
内容提要 冷战初期,美国私人基金会以宣传美国价值观为目的,发起一系列跨国文学活动,试图影响对象国的文化。从1947年到1952年,洛克菲勒基金会计划移植其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文合作经验,通过与中国福利基金会建立双边合作关系,赞助中国文协翻译出版一批美国作品,隐蔽地影响战后中国文化走向。这项翻译计划带有鲜明的早期文化冷战意味,但中国文协希望借此机会,为中国文学的恢复与发展寻求资源,并尝试将中国现代文学推向世界。这项计划并非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单方主导,新中国成立前后政治环境的变化、文化政策的转向和中方参与者的思想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项目的最终命运。冷战局势的变化促使洛克菲勒基金会暂时退出中国大陆地区,重新规划其全球布局。
关键词 文化冷战 洛克菲勒基金会 中国文协 中国福利会 翻译计划
知识冷战与美国学在亚洲的初创——以日本与印度为个案
石 可 鑫
内容提要 二战结束后,美国为构建所谓国际新秩序,而与苏联展开全方位对抗。在此过程中,美国学作为美国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海外传播被赋予了意识形态内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以日本与印度为起点,正式在亚洲展开美国学的学科制度化进程。美国学在日、印的传播,深受美国政府和私人机构在资金、人员和规划等方面的形塑,致使两国学者对美国知识产生既迎又拒的复杂情感。从知识冷战的视角出发,美国学在亚洲的初创,看似意在深化亚洲学人对美国历史与文化的理解,实则是为美国同苏联争夺学术话语权,以及打造“世界领袖”身份提供知识根基。美国学在促进亚洲学术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亚洲学界对美国的心理依赖,造成双方学术关系甚至地缘政治关系上的不平等。但随着亚洲学人独立意识的增强和对学术的反思,美国很难真正把握美国学在亚洲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 美国学 知识冷战 知识霸权 日本 印度 文化外交
欧美学界关于纳粹大屠杀起源问题的争论
艾 仁 贵 于 睿 珠
内容提要 纳粹大屠杀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空前规模的种族灭绝事件。20世纪60年代后,欧美学界对纳粹大屠杀起源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学者主要聚焦于纳粹领导层,以“蓄谋派”与“功能派”为代表的学者围绕谁是屠杀行为的发起者展开了激烈争论。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持“特殊道路”立场的学者转向更宽广的时空来探究纳粹大屠杀的起源,随后引起左翼和右翼学者的争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学术界的关注焦点从之前的政治精英转向社会底层。德国普通民众在纳粹大屠杀中的作用这一问题引发了欧美学界的“戈德哈根之争”。精神分析、医疗史和情感史等路径的出现体现了纳粹大屠杀起源研究的多元化视角。半个多世纪以来欧美学界关于纳粹大屠杀起源问题的争论,不仅深化了纳粹大屠杀研究的议题,而且推动了纳粹大屠杀记忆和反思的进程,成为知识与社会互动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 欧美学界 希特勒 纳粹大屠杀 纳粹大屠杀起源 历史反思
二战后德国战争赔偿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孙 文 沛
内容提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争赔偿政策在主体意愿、赔偿对象和支付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主体意愿从“被动赔偿”变为“主动赔偿”,赔偿对象从“战胜国赔偿”变为“受害者赔偿”,支付方式从“实物赔偿”变为“货币赔偿”。这使德国二战赔偿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支付金额最高的战争赔偿。德国二战赔偿超越了“因为战败而赔偿”的传统历史逻辑,其主要的合法性和驱动力变成了“因为罪责而赔偿”。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后,战争赔偿成为德国政府和企业因二战历史罪责向国际社会和受害者群体“赎罪”的主要经济手段,也是世界历史上战败国首次对战争受害者这一弱势群体进行大规模赔偿。德国推动“受害者赔偿”取代“战胜国赔偿”成为战争赔偿的重心,开辟了战争赔偿的新领域。以“记忆、责任与未来”基金为标志,德国政府和社会在处理二战受害者赔偿过程中探索出一种新的战争遗留问题处理模式,为今后世界各国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某种借鉴。
关键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政府 战争赔偿政策 受害者赔偿 犹太人
阿米尔·卡比尔改革与伊朗现代化的开端
蒋真 郭 欣 如
内容提要 阿米尔·卡比尔改革是伊朗近代历史上首次全面铺开的早期现代化改革。承继伊朗的传统政治文化与汲取欧洲国家的有益成分,是阿米尔·卡比尔改革理念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基于该理念,阿米尔·卡比尔为近代伊朗开创了一种传统—现代混合型的改革新模式。这种改革模式在政治层面表现为传统波斯治国策论与现代威权主义精神相契合,在经济文化层面表现为民族工业和传统文化复兴与现代化建设相衔接,在外交层面表现为波斯传统对外交往之术与现代独立主权外交理念相融合,在军事层面表现为传统征兵制度的时代跃进与新式军备技术相结合。阿米尔·卡比尔改革是伊朗早期现代化的开端,其改革举措不仅巩固了恺加王朝的统治秩序,实现了波斯传统在恺加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也率先推动了伊朗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型,为伊朗国家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关键词 伊朗现代化 阿米尔·卡比尔 恺加王朝 波斯传统 现代化改革
变革与传统:近代日本茶叶产业技术的演进
宋 时 磊
内容提要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引进外来技术、发展本国产业,实现产业的现代化转型。深入产业内部来看,日本近代技术的转型和变迁,并非是简单的线性演进模式。特别是生丝、茶叶等传统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的产业,其技术的吸收、转化以及本土创造的过程,呈现出实用化、独创性、渐进性、适用性等特点。茶叶品种改良和试验、采茶方式的变革与发明、绿茶制茶机械的创制等三方面,体现了日本茶叶产业技术变迁的路径和特征。日本茶叶产业不断吸收外国先进技术,又依赖本土传统技术路径,同时将外来和本土技术融合创新,最终完成产业技术的革新,实现历史性变迁。这种技术吸收转化模式,是近代日本技术变迁的一种范式。
关键词 近代日本 茶叶产业 品种改良 采茶方式 制茶机械
政治区域划分与乌尔第三王朝的国家治理
刘 昌 玉
内容提要 政治区域划分是乌尔第三王朝进行国家治理的基础。长期以来,传统的“核心区—边缘区—附庸国”政治区域划分模式受到学界诸多质疑,尤以是否存在附庸国的争议为甚。建立新的王朝政治区域解释模式已成为一项必要任务。依据最新原始文献的解读以及考古发掘的成果,乌尔第三王朝的政治区域划分新模式由内到外包括行省、边疆和外交国。行省制度承袭自阿卡德王朝,乌尔第三王朝统治者首创总督与将军共治的行省治理新模式。边疆政策是乌尔统治者的又一创新举措,分为边疆军管区和自治区,分别由乌尔委派的将军和当地贵族负责管理。对于外交国,乌尔第三王朝设置完备的外交机构和外事官员,负责处理外国使节来访以及本国使节出访等外交事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这一政治区域划分是早期两河流域国家治理的初次尝试,对后来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乌尔第三王朝 行省制度 边疆政策 外交国 国家治理
希腊亲缘话语与哈德良泛希腊同盟中的政治策略
岳 梦 臻
内容提要 泛希腊同盟是罗马皇帝哈德良在公元131/2年建立的,以雅典为首府的东部希腊城市同盟。它为后人研究早期罗马帝国希腊亲缘话语,以及罗马与东部地区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来自库勒尼、基比拉和马格尼西亚的三篇泛希腊铭文显示,“高贵起源”和“共同血缘”是早期罗马帝国仍在使用、并经常出现的两个希腊亲缘概念,两者的涵义与作用互有重叠,又有不同。帝国早期的亲缘话语使用模式既继承了希腊化时代的一些特征,也衍发出了一些独有的特点。具体到泛希腊同盟,有意入盟的城市可操纵亲缘话语,或借用或重新书写自身的希腊起源,建立与同盟的关系。泛希腊同盟成员对希腊亲缘话语的使用及同盟内部存在的族群认同与文化认同张力,从微观层面反映了罗马帝国中央与东部地区的互动关系。作为哈德良帝国统治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泛希腊同盟与帝王崇拜的发展密切相关,而罗马皇帝拥有对东部城市入盟资格的裁定权。
关键词 古罗马史 哈德良 希腊认同 亲缘关系 泛希腊同盟 铭文
地母节与古典时期雅典妇女的身份塑造
孙 仁 朋
内容提要 地母节是雅典已婚妇女参加的主要节日之一。该节日的最基本特征和功能在于祈求丰产,但这尚不能完全解释节日中相互矛盾的两类仪式元素,即禁欲和淫秽放纵元素。这说明,地母节的内涵与意义不只有“丰产”。对立又统一的仪式元素以及参与者的感受表明,该节日对妇女的性别和公民身份塑造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一方面,两类元素共同维护婚姻制度的合法性,使妇女接受了社会文化对理想妻子的要求:既控制性欲,又繁育子嗣;另一方面,由于宗教参与是妇女公民权利的核心,地母节强化了妇女对自身公民身份的想象,却也通过模仿原始时代,使妇女接受了自己无政治权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可见,地母节的社会功能不仅是祈求丰产,更在于维护城邦的延续与秩序。
关键词 雅典 地母节 丰产 公民妇女 性别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