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

2023年

《世界历史》2023年第4期

查看详细

 ·美国经济与社会史·


国际竞争视阈下美国理工科国际留学生的归留趋势及原因(1980—2016)/梁茂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激励措施/韩宇 

 

科学种族主义视阈下美国南部白人医生与拥奴思想的建构/丁见民 

 

 

 

  

·欧洲宗教与政治史·

 

乌克兰东正教会自主地位问题与“1686 年文件之争”/曹佳琦 

 

主教制度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时期的国家建构/赵博文 

 

中世纪末期高卢主义的理论建构——科姆•基米耶《布尔日国事诏书注释》中的王权与教权/董子云 

 

 

 

  

·历史书写与历史记忆的构建· 

 

二战后日本“战友会”群体与缅甸战场微观战史书写/雷娟利 

 

20世纪以来阿拉伯世界对“十字军”记忆的构建/张倩   贾森 

 

 

 

  

·学术史研究· 

 

衰落论、转型论与危机应对论:“中世纪晚期危机”解释模式的嬗变/吕昭 

 

德意志地区新史学观念的形成与百科全书式世界史书写的衰落/张一博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孙剑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容摘要 

 

 

国际竞争视阈下美国理工科国际留学生的归留趋势及原因(1980—2016) 

 

内容提要   自20世纪中期特别是80年代以来,赴美留学生作为人力资本跨国复合体,在完成学业后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及跨国就业的竞争力。因此,各国赴美留学生,尤其是拥有理工科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学成后滞留不归的现象比较突出。这种现象既源于美国不断完善的人才吸引政策体系,也是世界各国围绕留学生和技术人才激烈竞争的结果,还是留学生个人回收其人力资本投资的选择。经过留学期间的专业训练,他们不仅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人才,而且许多人的价值观、文化与民族认同也发生蜕变,因而在选择未来去向时会从个人利益出发,优先选择到各方面条件都优越的美国等发达国家定居。而那些在美国事业发展不畅,或对母国有强烈民族认同感的人则会选择回国。从学生到移民的过程表明,每个人都必须经过美国就业市场和作为主权国家标志的移民政策的双重过滤,否则就会被拒之门外。这一史实不仅推翻了所有强调市场而淡化国家主权因素的国际移民理论,也证明了国际学界唱衰国家主权理论的缺陷,同时还向学界提出了正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市场与国家主权因素之间内在关联的历史命题。 

关键词   赴美留学生  人力资本  归国率  滞留率  国际竞争  技术移民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激励措施 

  

韩宇 

内容提要  早在建国之初,美国政府的经济发展激励措施就已经出现。但从严格意义上讲,美国州和地方政府专门针对吸引外来企业的经济发展激励政策,始于1936年密西西比州的“工农业平衡发展项目”,并在30年代形成了发展的第一个高潮。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激励措施的数量显著增加,数额巨大的“超级交易”频频出现,形成了第二个高潮。激励措施之所以在这一时期明显升级,大的时代背景是美国经济的低迷以及州和地方政府的角色发生重大转变,同时州和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考量,加之选址公司的推波助澜,形成了激励措施不断升级的合力。不容忽视的是,企业空间流动性增强和选址因素发生的变化也是激励措施升级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激励措施一直饱受争议,认为其存在有违公平原则、影响公共服务质量、只是一场零和博弈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但其严重程度不宜被过度夸大,应给予经济激励措施公允的评价。 

关键词   美国  州和地方政府  经济激励措施  税收优惠  工农业平衡发展项目 

 

科学种族主义视阈下美国南部白人医生与拥奴思想的建构 

  

 

内容提要   从18世纪末到内战前,面对国际和国内废奴运动所带来的思想意识挑战,美国南部白人医生吸收科学种族主义和人种学理论,将这些起源于欧洲和美国北部的思想与南部奴隶制的现实结合并加以改造,为维护奴隶制提供了知识资源,与南部其他知识精英、政治人士共同建构了拥奴思想。他们从身体和智识两方面考察黑人种族,讨论黑人对某些疾病具有的免疫力及其相关疾病的易感性,利用这些所谓种族特征来论证黑人的“低劣性”。在南部白人医生看来,黑人的生理特征具有政治与社会意义,成为论证黑人适应南部炎热气候劳动,维护南部黑人奴隶制的一种工具。白人医生还杜撰了所谓的“黑人疾病”,并对黑奴伪装患病进行特殊的诊断和治疗,利用医学和生理学知识证明黑人在生理和精神上的缺陷,从而为奴隶管理提供医学支撑。南部白人医生的拥奴思想建构对19世纪的南部社会乃至整个美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即使在奴隶制被废除、黑人成为自由人后,由白人医生建构的科学种族主义依然在美国南部白人社会中盛行,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重要思想基础。 

关键词   美国废奴运动  科学种族主义  白人医生  奴隶制  拥奴思想  

乌克兰东正教会自主地位问题与“1686 年文件之争” 

  

 

内容提要   乌克兰东正教会自主地位的争议问题是近来东正教世界的热点问题。讨论这一事件的关键是 1686 年基辅都主教区归属权从君士坦丁堡牧首区转移至莫斯科牧首区的相关历史事件和教会文件。在这一争论中,君士坦丁堡牧首区声称从未转让过基辅都主教区,只是将祝圣基辅都主教的权力授予了莫斯科牧首区。但莫斯科牧首区并不承认1686 年基辅都主教区转让的“ 部分性” “ 暂时性” 和“ 有条件性” ,并试图从教规的角度证明1686 年君士坦丁堡牧首区将基辅都主教区的归属权“ 永久地” 转让给了俄罗斯东正教会。两大牧首区的历史叙事和论证策略充满着竞争色彩和建构主义意味,目的都是使自身在乌克兰东正教会自主事件中的行动合法化,这也进一步将 1686 年基辅都主教区转让事件提升至意识形态冲突的层面。 

关键词   东正教  基辅都主教区  君士坦丁堡牧首区  乌克兰东正教会  1686年文件 

 

主教制度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时期的国家建构 

  

 

内容提要   英国宗教改革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都铎王朝的君主们确立了一个听命于至尊王权、独立于罗马教会的英国教会。宗教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将英国的主教任命权收归国王,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中世纪晚期,英国的主教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国王的封臣,又是罗马教皇的使节,在身份和职能上都具有双重性。英国的宗教改革终止了国王和主教之间的封建关系,使二者的关系变成普通的君臣关系。主教的职能被限定在宗教领域,主教被取消了一系列宗教特权。通过改革主教制度,英国国王实现了在宗教领域和世俗领域完整的司法审判权,英国的主教群体成为至尊王权的捍卫者。主教制度改革加速了王权对于英国教会的控制,是都铎时期英国国家建构的重要步骤。 

关键词   都铎王朝  主教制度改革  王权至尊  英国教会  国家建构  

中世纪末期高卢主义的理论建构——科姆•基米耶《布尔日国事诏书注释》中的王权与教权 

  

 

内容提要 1486年,巴黎教会法学家科姆•基米耶出版了《布尔日国事诏书》的注释本。在这部高卢主义理论经典中,基米耶阐明了高卢主义的王权与教权观念。就王权而言,基米耶主要论述了“法国国王不承认世俗上级”、男性世袭、王国不可让与、高等法院限制王权等原则。就教权而言,基米耶突出了公会议至上主义的立场,并努力将教会组织实践“司法化”。他反对教宗通过圣俸授任敛财,反对越级直诉教宗,但同时也反对王室司法官员通过“滥权上诉”攫取教会司法权,极力维护“教会自由”。通过对《注释》作系统梳理可以发现,基米耶的王权与教权观念存在同构性,但他并没有将公会议至上主义的教会学照搬到有关法兰西王权的论证之上,而是根据法国的情况作了适当的调整。《布尔日国事诏书注释》所反映的王权和教权理论建构有助于解释,16世纪法国为何没有推行类似于英国的基米耶宗教改革。 

关键词 法兰西王权 政教关系 高卢主义 公会议至上主义 布尔日国事诏书  

二战后日本“战友会”群体与缅甸战场微观战史书写 

  

 

内容提要   二战后日本的“战友会”群体,是以乡土地域、家族血缘或其他社会关系为纽带,借助战场上凝结起来的生死情谊,由日本二战时“乡土部队”发展而来。该群体既是战争亲历者,又是二战后较早的一批战史研究者,他们关注二战缅甸战场,采用微观战史的书写体例,编纂参战师团、联队史志集,出版个人战记与回忆录,形成了官方档案之外的珍贵“一手”文献群。这些士兵个人参战经历的记录、士兵战场生活史的建构,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缅甸战场复杂的战争环境、驻地生活等史实,又能反映日本普通士兵的战争观及战争责任意识。二战后日本“战友会”微观战史书写及研究的系列成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尤其是中国抗战史的研究补充了部分翔实的微观史料。但须指出的是,日本旧军人对历史的“选择性”记录所传递的错误战争观,深刻形塑了战后日本社会对战争责任的认识。 

关键词   日本战友会  缅甸战场  战史书写  战争责任  战争记忆  

20世纪以来阿拉伯世界对“十字军”记忆的构建 

  

    贾 

内容提要   十字军东征是东西方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给阿拉伯人造成了难以释怀的心理创伤。然而,这种创伤记忆并非与十字军入侵同步形成,它主要是现代世界的产物。20世纪以前,阿拉伯人总体上并未将十字军东征看成一场严重的民族灾难,十字军对阿拉伯人的思想观念几乎没有产生明显影响。20世纪以来,欧美国家多次打着“十字军东征”的旗号侵犯阿拉伯世界,这导致阿拉伯人将欧洲殖民主义、美国霸权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都视为“新十字军东征”,甚至泛化“十字军”的概念,以其来指代整个西方社会。而且,库尔德人萨拉丁战胜十字军的事迹还被打造成阿拉伯民族英雄主义的象征。正是在现代民族主义语境下,阿拉伯人把十字军东征建构成阿拉伯民族共同的苦难记忆,以此来打造民族认同感,激励民众反抗西方和以色列。十字军东征经过这种政治化的解读和运用,成为阿拉伯世界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资源以及排斥西方的心理症结,也折射出阿拉伯人期待民族复兴,恢复伊斯兰荣光的愿景。 

关键词   十字军东征  阿拉伯世界  萨拉丁  集体记忆  民族国家构建 

 

衰落论、转型论与危机应对论:“中世纪晚期危机”解释模式的嬗变 

  

吕昭 

内容提要   “中世纪晚期危机”是对14-15世纪发生在西欧的饥荒、瘟疫、战争及其导致的人口减少、经济停滞、政治和社会秩序紊乱的概括。中世纪晚期危机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成为西欧中世纪史的重要研究主题,已经形成了两大主流解释模式。第一种是“衰落论”:通过探寻危机产生的原因,认为中世纪晚期危机是西欧社会相对于中世纪盛期的衰落;第二种是“转型论”:通过探讨危机的影响,提出中世纪晚期危机推动了西欧社会形态和国家形态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型。这两种范式都是以中世纪晚期之前或之后的历史时段为标准做出的相对性判断。时至今日,只有以危机与危机应对的视角重新审视14至15世纪西欧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变化与发展,揭示出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的韧性,才能对旧的范式实现突破,进而深化对历史上“危机”与社会发展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解。 

关键词   中世纪晚期危机  封建社会  近代国家 危机应对  社会韧性  

德意志地区新史学观念的形成与百科全书式世界史书写的衰落 

  

 

内容提要   随着新航路开辟,探险者和传教士将大量异域知识带到欧洲,基于《圣经》的世界历史书写传统遭受冲击。如何整合异域知识构建新的世界历史成为16-18世纪史家所关心的问题。其中,百科全书式的世界史书写成为一股重要潮流,18世纪英国学者集体创作的多卷本《萨尔普遍史》便是这一潮流的代表。该书出版之后被翻译成多国语言畅销欧洲,其中尤以德文版最具影响力。然而,该书出版不久便在德意志地区遭受学院派历史学家的批评,其销量受挫。《萨尔普遍史》所代表的旧史料观也在新史料观的冲击下变得不合时宜。19世纪初兴起了书写世界历史的新潮流,人们希望从世界大事中了解世界大势。传统的百科全书式历史书写在史学史谱系中被边缘化。《萨尔普遍史》的命运浮沉并非孤例,从中折射出近代史学观念和历史意识的变迁。 

  

关键词   德国史学  萨尔普遍史  哥廷根学派  世界史书写  史料等级制 

《世界历史》2023年第3期

查看详细

 ·国际关系史·

20世纪中立危机新探——以大国政治技术进步与集体安全为视/

 

 

科学禁毒虚名下的利益考量:日本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张雯   张勇安 

 

尼克松冲击下日苏关系的调整与北方四岛问题(1971-1973)/张彬彬 

 



  

·欧美思想文化史· 

 

古典传统与欧洲人对美洲的早期认知/王晓德

 

孔德与19世纪初法国社会科学探索中的道德重建/倪玉珍

 

冷战背景下的知识权力博弈——1967年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为个案的探讨/张杨 

 



  

·环境史学研究· 

 

西方英语学界海洋环境史研究的兴起发展及其问/刘晓卉 

 

美国外交史学环境路径的兴起与发展/姚念达




  

·中世纪史研究· 

 

库莱讷敕令与加洛林时代君臣协商的政治文/朱君杙 

 

十二世纪诺曼西西里王国与古典希腊文化的复兴/褚敏绮 

 

第七届世界史研究前沿论坛暨世界历史编委会会议综/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孙剑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容摘要 

 

 

20世纪中立危机新探——以大国政治技术进步与集体安全为视 

 

内容提要   1815-1914年可以被视为中立的“黄金时代”。此后,中立屡屡陷入危机。按程度降序排列,最主要的挑战来自大国政治、技术进步与集体安全。三者对中立的压制大多数时候并非平行推进,而是相互纠缠在一起,共同在引发乃至加剧中立危机方面发挥作用。然而,冷战结束后中立非但没有消亡,反倒呈现出长期存在下去的趋势。究其缘由,大体有三: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均未能支撑起长期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中立国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中立已然成为大多数长期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国家认同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讲,与其说20世纪中立危机表明中立具有先天的脆弱性,毋宁说中立在历次危机中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与适应性。 

关键词    国际关系  中立危机  大国政治  技术进步  集体安全 

  

科学禁毒虚名下的利益考量:日本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 

  

     

内容提要   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会拉开了国际禁毒合作的序幕,会上达成了各国商议解决鸦片问题的共识。在参会国当中,日本的参会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为向国际社会展现日本的禁烟决心与成果,日本在准备参会阶段详细撰写所谓科学的调查报告,展示其在本土和殖民地实施的禁烟措施及成效,通过打造科学禁毒的名号,减轻参会国对其禁毒态度的怀疑,为其在殖民地的鸦片政策合法化与正当化奠定基础。实际上,日本并未全面收集殖民地调查数据,会上为维护其在殖民地的鸦片利润消极应对立即禁绝鸦片的倡议,甚至回避参与具体国际禁毒合作事务。由于大会最终达成的是不具有强制性的决议案,日本政府得以延续推行其既有的科学虚名掩盖下的毒品政策,阻碍国际禁毒合作进程,为其进一步利用毒品助力殖民扩张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   日本  万国禁烟会  国际禁毒合作  科学禁毒  殖民扩张 

  

  

尼克松冲击下日苏关系的调整与北方四岛问题(1971-1973) 

  

 

内容提要   1971年尼克松宣布访华之后,日本和苏联开启了战略性接近的步伐,其标志就是1972—1973年举行的两次和平条约谈判。两国之间实现政治和解的最大障碍是所谓的“北方四岛”问题,其中的关键又在于对国后、择捉两个大岛的处理。由于日本始终不愿放弃对相关岛屿的主权诉求,苏联拒绝了来自日方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以“剩余主权”为前提的“分阶段返还”,旨在获取“事实主权”的长期租赁协定,以及寻求第三方势力介入的“国际途径”。之后,随着国后、择捉两岛的军事战略价值越发受到重视,以及国内“资源保护派”等保守势力的抬头,加之对美欧外交的进展降低了拉拢日本的紧迫性,苏联又相继撤回了经济和人道层面的对日让步措施。至田中角荣访苏之际,解决“北方四岛”问题的机会窗口实际上已经关闭。在冷战时期有关“北方四岛”问题的交涉过程中,既能看到美苏两大阵营在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军事对抗,又能看到日苏两国围绕战后秩序安排的修正主义与保守主义之争。 

关键词   尼克松冲击  日苏关系  北方四岛  主权诉求  战后秩序  

古典传统与欧洲人对美洲的早期认知 

  

 

内容提要   “古典传统”可理解为从古希腊一直持续到文艺复兴的一种知识体系,其中包括欧洲人观察异域人与物所遵循的基本理念。以“我”为中心的世界观是古典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哥伦布远航美洲之后固存于古典传统的中心主义迅速发酵,欧洲人对美洲的认知无不打上“我”优“他”劣的深刻烙印。这样,他们传递给外界的信息总是由固定模式塑造的美洲,很大程度上讲的是他们“脑海”中早就存在的美洲,而不是现实中的美洲。欧洲人把印第安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些特性按照自己所需无限夸大,以便“对号入座”他们已经设置好的框架。因此,欧洲人构建的印第安人形象并不能反映所观察对象的真实状况,只是他们虚构或创造出来的,以便为奴役土著人寻求不受到道德谴责的合法理由。追根溯源,这种认知方式只是古典传统中相关知识在新时空下的再现或延展。 

关键词   欧洲古典传统  美洲认知  欧洲中心主义  印第安人  野蛮人 

 

孔德与19世纪初法国社会科学探索中的道德重建 

  

 

内容提要   法国自18世纪末以来的总体性危机激发了思想家们探索社会科学的努力。复辟王朝初年,法国兴起了以萨伊为代表的、用科学方法研究生产的政治经济学派,并出现了将社会重建的重心由政治斗争转向实业生产的潮流。与圣西门的合作促使青年孔德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政治与道德,并试图将政治经济学改造成社会科学。思想趋于成熟的孔德逐渐从政治经济学的欣赏者转变为批评者。他批评政治经济学派片面关注物质生产,忽视道德重建,不能在文明的动态发展中考察和评价事物。孔德认为真正的社会科学应当是一门建立在历史研究基础上,将经济、政治、道德等问题关联起来考察的综合性科学。出于对道德重建的重视,孔德关注同时代无产者的境况,并通过探索社会科学寻求解决社会冲突的方案。 

关键词    法国思想界  孔德  政治经济学  社会科学  道德重建  

冷战背景下的知识权力博弈——1967年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为个案的探讨 

  

张杨 

内容提要   20世纪60年代,在官私机制的大力扶助下,以“东方”(亚洲和北非)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美国区域研究达到高峰期,并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影响力。然而,区域研究范式从一开始就面临挑战和批判。冷战“心智之争”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东方学对亚洲研究构成了挑战;战后美国全球霸权的形成和权力分散化的双重趋势,亦使美国学术范式遭到来自亚非学术界的激烈批判。1967年在美国安娜堡召开的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是冷战背景下区域知识生产与传播背后的权力分配与竞争博弈的典型表现。安娜堡会议折射出知识权力博弈的三重景观:其一,传统东方学与区域研究尝试从不同路径重塑研究对象的博弈;其二,美苏之间力图填补“知识真空”,通过知识生产与传播来竞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博弈;其三,亚非学者抵制欧美国家试图借助知识传播重构新旧殖民主义的博弈。 

关键词    冷战  知识权力  东方学  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  区域研究  

西方英语学界海洋环境史研究的兴起发展及其问 

  

 

内容提要   海洋环境史是20世纪晚期兴起的史学新领域,它关注的是历史上人类与海洋环境的互动和相互影响。20世纪下半叶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渔业资源衰退和海洋生态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历史学者对海洋环境的关注。发轫于西方的海洋环境史在发展初期主要关注海洋渔业资源的多寡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视域扩展到历史上人类与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海洋环境史研究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时受到自然科学发展和史学新潮流的影响。海洋环境史研究不但拓展了环境史的研究范畴,挑战了传统环境史研究中陆地本位的历史观,而且证明了历史学者跨越学科界限与自然科学学者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环境史的书写提供了前沿范式。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西方海洋环境史研究在内容、方法、理论等方面遭遇一定的困境。 

关键词    西方英语学界  海洋环境史  海洋生态学  海洋环境科学  

美国外交史学环境路径的兴起与发展 

  

 

内容提要   进入21世纪,在国际环境政治和历史学新潮流的影响下,美国外交史学者将环境维度引入研究中,开辟了美国外交史学的环境路径。环境路径不仅探讨了环境外交与国际环境合作等新题材,扩大了外交史的研究领域,而且提供了审视外交史经典问题的新视角,完善了传统研究的解释框架。此外,环境路径促进了外交史与其他历史学分支学科的融合,淡化了学科界限,提升了外交史学的影响力。然而,目前环境路径的发展尚不充分,研究领域还存在诸多空白,对于不同时段的研究也不平衡,学者对材料的选取还存在偏狭之处。今后美国外交史学环境路径的发展应着力于发掘新材料,扩展研究题材和方法,深入分析环境因素与国际冲突的产生和解决、外交议题的创制和变化、国际格局的变迁、国际体系的演变等外交问题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美国外交史  环境外交  环境路径  环保运动  国际环境合作 

 

库莱讷敕令与加洛林时代君臣协商的政治文 

  

 

内容提要   《库莱讷敕令》是西法兰克王国建立初期颁布的一道重要法令,该敕令颁布于西法兰克王国建立初期叛乱迭起的历史背景下,它的颁布有明确统治阶级内部权力、义务,增强统治集团凝聚力以巩固新建王国的目的。《库莱讷敕令》所强调的君臣一体理念建立在法兰克人“君臣协治”的政治文化传统基础之上,该传统自法兰克王国立国之初即已实行,并非秃头查理时代独创。而且,这一政治传统被部分西方学者赋以“共识政治”的理论名称并予以学术化的阐释。该理论以“君权神授”论作为理论基础,强调王权与教俗贵族在实力均衡的基础之上建构一种“一体化”的和谐状态,以此维系王权在政治格局中的中心作用。《库莱讷敕令》竭力呈现此种理念,在颁布之初起到了黏合统治阶层并使之“一体化”的作用,但在秃头查理崩逝后,因王位继承危机导致王权作为国家权力中心的状态不复存在,《库莱讷敕令》所蕴含的“君臣协治”且平衡一体的原则无法延续,其凝聚封建国家的作用亦戛然而止。 

关键词   库莱讷敕令  西法兰克王国  加洛林时代  秃头查理  君臣协商  

十二世纪诺曼西西里王国与古典希腊文化的复兴 

  

 

内容提要   学界传统认为,在十二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拉丁世界主要通过阿拉伯中介与西班牙翻译运动了解古希腊书籍与知识。这一观点正在日益遭受质疑与挑战。由此,希腊文化对于12世纪拉丁世界的直接影响与意大利翻译运动成为学界重要议题。在12世纪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诺曼西西里王国,希腊文化迎来繁荣发展。在此时的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诺曼王族资助下的希腊式修道院成为希腊文化中心,它们提供希腊式教育,且储存、制作并流通大量希腊语书籍。希腊文化的广泛传播带来了古典希腊文化的复兴,多种古典希腊文学、哲学、医学与自然科学作品开始被抄写、传播以及翻译为拉丁语,成为十二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翻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十二世纪文艺复兴  翻译运动诺曼西西里王国  希腊文化  古典希腊作品 

   

《世界历史》2023年第2期

查看详细

 ·文化、宣传与冷战·


美国在第三世界涉华宣传的缘起和发展(1949—1969)/翟韬
 
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于艾滋病溯源问题的认知战/郑安光
 
翻译的政治:冷战初期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中国文协翻译计划/黄若泽
 
知识冷战与美国学在亚洲的初创——以日本与印度为个案/石可鑫
 

 

 


·纳粹大屠杀与德国战争赔偿问题·

欧美学界关于纳粹大屠杀起源问题的争论/艾仁贵、于睿珠
 
二战后德国战争赔偿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孙文沛
 

 

 

 
·现代化问题的历史研究·

阿米尔·卡比尔改革与伊朗现代化的开端/蒋真、郭欣如
 
变革与传统:近代日本茶叶产业技术的演进/宋时磊
 

 

 


·古代文明研究·

政治区域划分与乌尔第三王朝的国家治理/刘昌玉
 
希腊亲缘话语与哈德良泛希腊同盟中的政治策略/岳梦臻
 
地母节与古典时期雅典妇女的身份塑造/孙仁朋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孙剑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容摘要


 

 

美国在第三世界涉华宣传的缘起和发展(1949—1969)

翟韬

内容提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中国革命成功对周边国家的示范效应及其与日俱增的影响力,美国政府出台了反中反共的涉华宣传政策。1949—1953年是美国涉华外文宣传的“酝酿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新闻署和美国在远东的宣传部门启动了“报导中国项目”。该项目在1959—1969年全面开展,成为美国面向整个第三世界舆论报导和诋毁新中国的国际宣传项目。美国在第三世界的涉华外文宣传话语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攻击新中国为“红色帝国主义”,号召新独立国家团结在美国领导的“自由世界”之下,以此来消解和抵制新中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示范作用;二是宣传新中国不代表“未来潮流”,大肆攻击其“谎言和弱点”,并提出美国可以引领第三世界国家实现“现代化”,以此来削弱新中国建设和经济发展经验在新独立国家中的影响力。涉华宣传的主要话题集中反映了美国的第三世界观,对中国的认知在美国第三世界政策和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  冷战 美中关系 第三世界 报导中国项目 涉华宣传

 

 

 

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于艾滋病溯源问题的认知战

 

 

内容提要  1980年艾滋病在美国出现后,艾滋病溯源问题在冷战氛围中迅速被政治化,美苏两国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认知战。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情报部门采取“积极措施”,以“艾滋病是美国军方制造的生物武器”为核心信息发动对美宣传和政治攻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国际上的反美和恐美情绪,影响了美国及其盟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里根总统上台后,美国不断强化对苏冷战态势,专门成立了“积极措施工作组”,以应对苏联关于艾滋病起源问题的舆论攻击。最终,苏联“新思维”政策的实施和美苏关系的改善使这场认知战走向终结。艾滋病溯源问题的政治化反映了冷战后期美苏情报战、信息战与冷战进程的互动关系,妨碍了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的全球治理。它的终结也表明,只有摒弃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的思维,跳出意识形态的樊篱,加强国际合作才能遏止病毒蔓延的势头,找到对抗病毒的方法。

关键词  美苏冷战 艾滋病溯源 里根政府 生物武器 认知战 西格尔报告

 


 

翻译的政治:冷战初期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中国文协翻译计划

 

内容提要  冷战初期,美国私人基金会以宣传美国价值观为目的,发起一系列跨国文学活动,试图影响对象国的文化。从1947年到1952年,洛克菲勒基金会计划移植其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文合作经验,通过与中国福利基金会建立双边合作关系,赞助中国文协翻译出版一批美国作品,隐蔽地影响战后中国文化走向。这项翻译计划带有鲜明的早期文化冷战意味,但中国文协希望借此机会,为中国文学的恢复与发展寻求资源,并尝试将中国现代文学推向世界。这项计划并非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单方主导,新中国成立前后政治环境的变化、文化政策的转向和中方参与者的思想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项目的最终命运。冷战局势的变化促使洛克菲勒基金会暂时退出中国大陆地区,重新规划其全球布局。

关键词  文化冷战 洛克菲勒基金会 中国文协 中国福利会 翻译计划 

 


知识冷战与美国学在亚洲的初创——以日本与印度为个案

 

 

内容提要  二战结束后,美国为构建所谓国际新秩序,而与苏联展开全方位对抗。在此过程中,美国学作为美国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海外传播被赋予了意识形态内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以日本与印度为起点,正式在亚洲展开美国学的学科制度化进程。美国学在日、印的传播,深受美国政府和私人机构在资金、人员和规划等方面的形塑,致使两国学者对美国知识产生既迎又拒的复杂情感。从知识冷战的视角出发,美国学在亚洲的初创,看似意在深化亚洲学人对美国历史与文化的理解,实则是为美国同苏联争夺学术话语权,以及打造“世界领袖”身份提供知识根基。美国学在促进亚洲学术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亚洲学界对美国的心理依赖,造成双方学术关系甚至地缘政治关系上的不平等。但随着亚洲学人独立意识的增强和对学术的反思,美国很难真正把握美国学在亚洲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  美国学 知识冷战 知识霸权 日本 印度 文化外交

 


 

欧美学界关于纳粹大屠杀起源问题的争论

 

  于 睿 珠


内容提要  纳粹大屠杀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空前规模的种族灭绝事件。20世纪60年代后,欧美学界对纳粹大屠杀起源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学者主要聚焦于纳粹领导层,以“蓄谋派”与“功能派”为代表的学者围绕谁是屠杀行为的发起者展开了激烈争论。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持“特殊道路”立场的学者转向更宽广的时空来探究纳粹大屠杀的起源,随后引起左翼和右翼学者的争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学术界的关注焦点从之前的政治精英转向社会底层。德国普通民众在纳粹大屠杀中的作用这一问题引发了欧美学界的“戈德哈根之争”。精神分析、医疗史和情感史等路径的出现体现了纳粹大屠杀起源研究的多元化视角。半个多世纪以来欧美学界关于纳粹大屠杀起源问题的争论,不仅深化了纳粹大屠杀研究的议题,而且推动了纳粹大屠杀记忆和反思的进程,成为知识与社会互动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  欧美学界 希特勒 纳粹大屠杀 纳粹大屠杀起源 历史反思 

 


二战后德国战争赔偿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内容提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争赔偿政策在主体意愿、赔偿对象和支付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主体意愿从“被动赔偿”变为“主动赔偿”,赔偿对象从“战胜国赔偿”变为“受害者赔偿”,支付方式从“实物赔偿”变为“货币赔偿”。这使德国二战赔偿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支付金额最高的战争赔偿。德国二战赔偿超越了“因为战败而赔偿”的传统历史逻辑,其主要的合法性和驱动力变成了“因为罪责而赔偿”。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后,战争赔偿成为德国政府和企业因二战历史罪责向国际社会和受害者群体“赎罪”的主要经济手段,也是世界历史上战败国首次对战争受害者这一弱势群体进行大规模赔偿。德国推动“受害者赔偿”取代“战胜国赔偿”成为战争赔偿的重心,开辟了战争赔偿的新领域。以“记忆、责任与未来”基金为标志,德国政府和社会在处理二战受害者赔偿过程中探索出一种新的战争遗留问题处理模式,为今后世界各国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某种借鉴。

关键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政府 战争赔偿政策 受害者赔偿 犹太人 

 


阿米尔·卡比尔改革与伊朗现代化的开端

 

蒋真  郭 欣 如

内容提要  阿米尔·卡比尔改革是伊朗近代历史上首次全面铺开的早期现代化改革。承继伊朗的传统政治文化与汲取欧洲国家的有益成分,是阿米尔·卡比尔改革理念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基于该理念,阿米尔·卡比尔为近代伊朗开创了一种传统—现代混合型的改革新模式。这种改革模式在政治层面表现为传统波斯治国策论与现代威权主义精神相契合,在经济文化层面表现为民族工业和传统文化复兴与现代化建设相衔接,在外交层面表现为波斯传统对外交往之术与现代独立主权外交理念相融合,在军事层面表现为传统征兵制度的时代跃进与新式军备技术相结合。阿米尔·卡比尔改革是伊朗早期现代化的开端,其改革举措不仅巩固了恺加王朝的统治秩序,实现了波斯传统在恺加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也率先推动了伊朗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型,为伊朗国家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关键词  伊朗现代化 阿米尔·卡比尔 恺加王朝 波斯传统 现代化改革 

 

 


变革与传统:近代日本茶叶产业技术的演进

 

内容提要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引进外来技术、发展本国产业,实现产业的现代化转型。深入产业内部来看,日本近代技术的转型和变迁,并非是简单的线性演进模式。特别是生丝、茶叶等传统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的产业,其技术的吸收、转化以及本土创造的过程,呈现出实用化、独创性、渐进性、适用性等特点。茶叶品种改良和试验、采茶方式的变革与发明、绿茶制茶机械的创制等三方面,体现了日本茶叶产业技术变迁的路径和特征。日本茶叶产业不断吸收外国先进技术,又依赖本土传统技术路径,同时将外来和本土技术融合创新,最终完成产业技术的革新,实现历史性变迁。这种技术吸收转化模式,是近代日本技术变迁的一种范式。

关键词  近代日本 茶叶产业 品种改良 采茶方式 制茶机械

 

 


政治区域划分与乌尔第三王朝的国家治理

 

内容提要  政治区域划分是乌尔第三王朝进行国家治理的基础。长期以来,传统的“核心区—边缘区—附庸国”政治区域划分模式受到学界诸多质疑,尤以是否存在附庸国的争议为甚。建立新的王朝政治区域解释模式已成为一项必要任务。依据最新原始文献的解读以及考古发掘的成果,乌尔第三王朝的政治区域划分新模式由内到外包括行省、边疆和外交国。行省制度承袭自阿卡德王朝,乌尔第三王朝统治者首创总督与将军共治的行省治理新模式。边疆政策是乌尔统治者的又一创新举措,分为边疆军管区和自治区,分别由乌尔委派的将军和当地贵族负责管理。对于外交国,乌尔第三王朝设置完备的外交机构和外事官员,负责处理外国使节来访以及本国使节出访等外交事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这一政治区域划分是早期两河流域国家治理的初次尝试,对后来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乌尔第三王朝 行省制度 边疆政策 外交国 国家治理 

 


希腊亲缘话语与哈德良泛希腊同盟中的政治策略

 

内容提要  泛希腊同盟是罗马皇帝哈德良在公元131/2年建立的,以雅典为首府的东部希腊城市同盟。它为后人研究早期罗马帝国希腊亲缘话语,以及罗马与东部地区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来自库勒尼、基比拉和马格尼西亚的三篇泛希腊铭文显示,“高贵起源”和“共同血缘”是早期罗马帝国仍在使用、并经常出现的两个希腊亲缘概念,两者的涵义与作用互有重叠,又有不同。帝国早期的亲缘话语使用模式既继承了希腊化时代的一些特征,也衍发出了一些独有的特点。具体到泛希腊同盟,有意入盟的城市可操纵亲缘话语,或借用或重新书写自身的希腊起源,建立与同盟的关系。泛希腊同盟成员对希腊亲缘话语的使用及同盟内部存在的族群认同与文化认同张力,从微观层面反映了罗马帝国中央与东部地区的互动关系。作为哈德良帝国统治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泛希腊同盟与帝王崇拜的发展密切相关,而罗马皇帝拥有对东部城市入盟资格的裁定权。

关键词  古罗马史 哈德良 希腊认同 亲缘关系 泛希腊同盟 铭文 

 


地母节与古典时期雅典妇女的身份塑造

 

内容提要  地母节是雅典已婚妇女参加的主要节日之一。该节日的最基本特征和功能在于祈求丰产,但这尚不能完全解释节日中相互矛盾的两类仪式元素,即禁欲和淫秽放纵元素。这说明,地母节的内涵与意义不只有“丰产”。对立又统一的仪式元素以及参与者的感受表明,该节日对妇女的性别和公民身份塑造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一方面,两类元素共同维护婚姻制度的合法性,使妇女接受了社会文化对理想妻子的要求:既控制性欲,又繁育子嗣;另一方面,由于宗教参与是妇女公民权利的核心,地母节强化了妇女对自身公民身份的想象,却也通过模仿原始时代,使妇女接受了自己无政治权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可见,地母节的社会功能不仅是祈求丰产,更在于维护城邦的延续与秩序。

关键词  雅典 地母节 丰产 公民妇女 性别身份

 

 

 

《世界历史》2023年第1期

查看详细
·笔谈·文明起源与早期文明交流·

 
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及其特征/金寿福

 
青铜之光:早期的中外文明交流/罗新慧

 
构建萨满式宗教舞台:中美地区古代文明的特质和启示/李新伟

 
交相辉映:两河流域文化元素在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的发现/欧阳晓莉

 
 

·殖民主义史·

近代早期的国际法理论与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的“财产化”/万立

 
共和派的“同化”政策与“法国的阿尔及利亚”观念的形成/刘梦佳

 
 

·美国种族关系史·

道德与政治:19世纪30年代美国废奴运动的起源和特征/杜华

 
“尼亚加拉运动”的兴起及其对美国黑人民权斗争发展的影响/刘依纯
 

 
·欧美社会与政治史·

16世纪法国天主教与新教的神圣空间建构及其影响/江晟、郑欢

 
里士满集团与弗吉尼亚州第二政党体制的建立/杨钊
 

 
·日本对外关系史·

二战后日本的渔区扩张与“麦克阿瑟线”撤废活动/廖兵、张根福

 
中日邦交正常化与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外交政策/史勤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孙剑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容摘要



近代早期的国际法理论与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的“财产化”

万立

内容提要   地理大发现后,“发现论”“无主地论”“无主领土论”和“优先权论”等成为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等国占取殖民地的国际法理论工具。“发现论”完全否定土著的事实占有,以攫取殖民地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无主地论”也无视土著的事实占有,以攫取尚未被“有效占有”的土地;当欧洲殖民帝国面临殖民地日益复杂的情况而无法忽视土著的事实占有后,由“无主地论”衍生出来的“无主领土论”开始承认土著的事实占有,却否定土著法律上的占有,以剥夺土著的财产权;“优先权论”部分承认土著事实上和法律上对土地的占有,但欧洲殖民帝国将自身作为土著土地的唯一受让人。虽然这四种理论开始完全否定,后来部分承认土著对土地事实上或法律上的财产权,但都是将殖民地“财产化”,其目的都在于为所谓的“文明国家”的欧洲殖民帝国提供占领殖民地的“正当依据”,其内核都是种族主义和文明等级论。

关键词   欧洲殖民帝国  国际法  发现论  无主地论  优先权论  财产化 

 

 

共和派的“同化”政策与“法国的阿尔及利亚”观念的形成

 

内容提要   在法国殖民史上,阿尔及利亚占据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法国人认为阿尔及利亚并不是一块殖民地,而是法国的一部分,是法国本土的延伸,称阿尔及利亚为“法国的阿尔及利亚”。这种观念的形成与法国的共和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一开始,共和派就是法国征服阿尔及利亚的积极支持者。在殖民过程中,共和派更是以“自由”“平等”“人权”等“普世价值”理念为由,提倡阿尔及利亚与法国本土的“同化”。正是在共和派的推动下,法国确定了对阿尔及利亚的“同化”政策。然而,在殖民实践中,这种“同化”政策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它并不涉及当地土著人口,而是仅限于阿尔及利亚这块土地和居于其上的欧洲人口与法国本土的“同化”。这种排他性的“同化”政策有着观念和现实两方面的根源,而它的实行则让“法国的阿尔及利亚”始终是一个只属于法国人的政治神话。

关键词   法国的阿尔及利亚  共和派  同化政策  移民殖民地  法国殖民史

 

道德与政治:19世纪30年代美国废奴运动的起源和特征

 

杜华

内容提要   美国历史上的废奴主义者身处福音派宗教复兴的时代,深受宗教思想影响,其观念和话语具有鲜明的道德特征。18世纪末以来,黑人废奴主义者的持续抗争,为废奴运动提供了政治话语和抗争意识。在此基础之上,废奴主义者充分调用基督教思想和“自由、平等、权利”等美国政治的核心理念,构建出一套以“道德—权利”为核心的反奴隶制理念和话语。他们还尝试发动“人民”,通过塑造公众意见来切断美国政治体制对奴隶制的保护。在19世纪30年代,奴隶制已经成为一种无比强大的全国性政治权势。从这样的历史语境来看,废奴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抗争运动。废奴主义者不是单纯的道德改革家或政治行动者,而是试图联合道德和政治的力量,打破奴隶制政治权势对全国政治的控制,以最终消除奴隶制。这种兼具道德感召力和政治策略的理念和话语,是美国内战前反奴隶制政治运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   美国废奴运动  奴隶制  福音派宗教  公众意见  道德性政治 

 

 

“尼亚加拉运动”的兴起及其对美国黑人民权斗争发展的影响

 

内容提要   “尼亚加拉运动”是20世纪初美国黑人争取种族平等的代表性组织。在白人种族主义泛滥的社会背景下,黑人知识分子的民权理念在世纪之交出现了妥协主义与激进主义的分歧。杜波依斯和激进派黑人逐渐团结在一起,成立了“尼亚加拉运动”组织,为这一时期的黑人民权活动注入了活力。该组织不仅提出了黑人的民权诉求,并将妇女、青年拓展为黑人争取民权的中坚力量,还通过创立官方媒体,开拓了自己的宣传阵地。此外,该组织以游说、资助和提供法律援助等形式,帮助“波普案”等一系列民权活动取得了成功。“尼亚加拉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美国黑人民权斗争由妥协到激进的转向。该组织的发展促使20世纪美国黑人民权事业朝着组织建构更为系统、斗争目标更加明确、参与人员更加广泛的方向发展,有效地促进了黑人社会影响力的提升,为现代黑人民权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美国黑人民权斗争  尼亚加拉运动  种族关系  布克·华盛顿  杜波依斯

 

16世纪法国天主教与新教的神圣空间建构及其影响

 

江晟、郑  弛

内容提要  自宗教改革以来,新教徒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法国的群体结构,引发了神圣空间内的频繁冲突。这种冲突不仅表现在教堂这一至关重要的神圣空间当中,还延伸到了城市的世俗空间之内。近代早期神圣空间的建构经历了从观念边界的形成到仪式与象征物赋予特定空间神圣性意涵和秩序结构的过程。在城市共同体内遭到压迫或侵害的少数派群体借此建构起了“想象的”神圣空间,成为其延续自身群体身份认同的重要场所;而占据主导地位的群体亦依托“想象的”神圣空间,进一步压制和侵占其他群体的生存空间,最终达到完全独占城市世俗空间的目的。在16世纪法国宗教冲突的背景下,神圣空间发挥了强化空间隔离,塑造群体边界的作用,成为教派矛盾的重要体现;而神圣空间的边界也成为信仰共同体边界的一类重要表征,推动了相互对立的教派身份认同边界的成型。最终,不同教派建构神圣空间导致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的边界被模糊和混淆,这一结果体现了16世纪法国社会的世俗化转向趋势。

关键词  法国宗教改革  胡格诺派  神圣空间  世俗空间  城市共同体 

 

 

里士满集团与弗吉尼亚州第二政党体制的建立

 

杨钊

内容提要   美国弗吉尼亚州具有极端保守的政治传统,政党政治的现代转型落后于北部和中部各州。弗吉尼亚州的第一政党体制发展得并不完善,政党组织相对松散,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而且普通党员处于相对边缘化的地位,政党整体上要服从少数精英的利益。里士满集团是弗吉尼亚州共和党内的核心派系,长期控制着该州的政党政治,在传统的历史叙事中被塑造成腐败、神秘的精英政治集团。然而,里士满集团通过自身的政党机制建设,确立了政党的政治原则,既在基层拥有坚定支持者,又具有全国性的政治影响力,还拥有自己的政党报纸,带动了全州政党政治的现代转型,对第二政党体制在弗吉尼亚州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弗吉尼亚州在老南部地区政治影响力巨大,发挥着政治方向标的作用,通过示范效应促使老南部各州建立了第二政党体制。随着奴隶制的进一步扩张,老南部地区的政治影响力急剧扩大,只有以弗吉尼亚州为代表的老南部州实现政党政治的现代转型,第二政党体制才算真正在美国全国范围内确立。

关键词   美国政党体制  弗吉尼亚州  里士满集团  政党政治 

 

 

二战后日本的渔区扩张与“麦克阿瑟线”撤废活动

 

廖兵、张

内容提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驻日盟军总司令部设置了规制日本渔区的“麦克阿瑟线”,后来美国不断调整该线,致使日本渔区日趋扩大,日本颇受其益。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尤其在《旧金山和约》签署前后,日本朝野在对中国和苏联充满“疑虑”的情况下,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撤废麦克阿瑟线活动。其间,民间通过频频请愿阐述废线的合理性与紧迫性,力图推动政府尽快废线。政府方面则通过“吉田—杜勒斯换文”,积极促成日美加三国渔业谈判等,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美国的支持。不过,后者出于尽快批准《旧金山和约》的考量,仍然坚持暂停废线。尽管麦克阿瑟线最终在和约生效前夕被提前废除,但也产生了很多遗留问题。麦克阿瑟线撤废问题与《旧金山和约》有深刻的内在关联,展现了战后日本为尽快恢复主权国家地位的能动性与策略性。同时,尽管美国在该线撤废问题上居于关键地位,但中苏两国的态度也对日本废线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   日本渔区  麦克阿瑟线  驻日盟军总司令部  旧金山和约  日美关系 

 

 

中日邦交正常化与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外交政策

 

史勤

内容提要   从岸信介内阁到佐藤荣作内阁时期,日本的东南亚政策出发点带有明显的遏制中国的意图。1972年,中国和日本赶超中美关系缓和的步伐,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东南亚国家对此事高度关注,在欢迎中日恢复邦交的同时,担心两国结成同盟及日本的经济援助流向中国。针对此种情况,日本适时给予安抚,指出中日邦交正常化不针对第三国,并表明没有更改对东南亚的友好政策,将继续扩大对它们的经济援助。日本的安抚、日本与东南亚的紧密经济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与美日安保关系共存的实现、东西方关系缓和的大趋势,共同削弱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对日本与东南亚关系的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此事对日本的东南亚政策毫无影响。中日邦交正常化改变了日本对东南亚政策的出发点,令日本的政策不再明显带有遏制中国的意图,还在政治、经济领域重塑了日本外交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动力,对日本的东南亚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中日邦交正常化  日本  东南亚国家  美日关系  田中角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