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

2022年

《世界历史》2022年第6期

查看详细

·苏联史专稿· 

 

苏联的兴亡演变及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王晓菊 

 

  

·美国经济与环境史· 

 

环境史视野下美国南部烟草与棉花种植的兴衰演变及其原因/滕海键 

 

杰斐逊的植物引种实验及其对美国农业的影响/张鹏 

 

近代美国捕鲸业劳动力状况的变化及其生态影响/张宏宇 

  

·英国政治与社会史· 

 

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水权之争、河道治理与议会政治/沈琦 

 

近代早期英格兰的乡村犯罪、地方司法与社会权力网络——以伯爵科恩堂区为中心的考察/杨松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民战争”话语的生成、传播及其影响/莫磊 

  

·中世纪宗教与社会史· 

 

教宗选任制度与加洛林时期的政教关系/张楠 

 

拜占庭帝国黑暗时代的人口危机及其治理/庞国庆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孙剑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容摘要 

 苏联的兴亡演变及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王 晓 菊 

内容提要   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了保障新生苏维埃政权的生存和发展,各苏维埃共和国按照列宁的建议成立了苏联。从1922年成立到1991年解体,苏联走过了由兴盛到衰亡的曲折历程。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原创性贡献,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流砥柱,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创,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东西方冷战宣告终结,美苏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国际格局朝着美国独大的“单极”体系严重倾斜,并演变为“单极”与“多极化”的激烈斗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和丰富的历史经验,也有过不少严重失误和深刻教训。苏联的成立和发展对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关键词   苏联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斯大林  戈尔巴乔夫  世界社会主义  

 

 

环境史视野下美国南部烟草与棉花种植的兴衰演变及其原因 

  

滕 海 键 

内容提要   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是烟草种植在美国弗吉尼亚和南卡罗莱纳初步兴起和早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烟草种植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加之烟草市场波动及其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18世纪末在美国南部兴起了农业改良运动。工业革命的发生对棉花产生了巨大需求,推动了美国南部棉花种植的兴起和繁荣。19世纪末,棉铃象鼻虫虫害对棉花种植造成严重打击,南部的棉花经济失去了往日的辉煌。19世纪40年代,新型烟草亮烟的出现使南部烟草经济再度步入繁荣。半个世纪后,亮烟引发的环境问题愈发严重,亮烟经济也走向衰落。美国南部的作物种植史是由市场、技术、种植园制度、农作物、土地、昆虫等众多因素共同构成的,正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生态的综合作用推动着烟草与棉花种植的兴衰演变。烟草和棉花种植一方面促进了南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地力耗竭和土壤侵蚀等生态危害,这反过来又削弱了南部持续发展的基础,最终导致南部陷入贫困。 

关键词   美国南部  烟草经济  棉花经济  种植园制度  农业生态史 

 

 

杰斐逊的植物引种实验及其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张鹏 

内容提要  18世纪,为提升国家实力,许多欧洲大国开始从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引种外来高价值植物,并逐渐形成全球植物流动网络。美国建国初期,在科学实用主义理念的影响下,托马斯·杰斐逊力图通过掌握前沿的植物学知识,建立实验性的园圃,积极参与欧洲国家构筑的全球植物流动网络,实现对外来高价值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及经济植物等的引种与推广,最终达到改善美国农业经营模式,增强粮食自给自足能力的目的。尽管杰斐逊引种外来高价值植物的实验大都以失败告终,但仍有部分植物被成功引种和推广,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早期农业的多样化经营,丰富了家庭及农业生产。此外,杰斐逊对引种外来植物的倡导不仅鼓励了当时许多实验农场的建立,更成为留给后世持续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遗产。迄今为止,外来高价值植物对美国农业不断改进的影响依然在持续。本质上,植物引种实验是杰斐逊应用实用的植物学来推动美国农业进步的尝试,反映了启蒙科学对他的影响。 

关键词   美国农业  托马斯·杰斐逊  植物引种  高价值植物  植物流动网络IMG_258 

 

 

近代美国捕鲸业劳动力状况的变化及其生态影响 

  

张 宏 宇 

内容提要  北美殖民地早期捕鲸业劳动力多为鲸鱼资源丰富地区的农民,兼职合作捕鲸。早期捕鲸活动为他们带来了大量财富,提升了社会地位。随着欧美市场旺盛,美国捕鲸业规模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迅速提升。美国乡间白人青年、南方黑人和葡裔亚速尔人、佛得角人相继成为捕鲸业的主要劳动力。与此同时,捕鲸业劳动力日趋分化,形成了捕鲸商人、捕鲸经营者和捕鲸手三个等级。捕鲸商人利用捕鲸经营者剥削捕鲸手,形成了异化劳动现象:捕鲸手同鲸鱼产品异化,从思想和实际层面失去了对鲸鱼产品的掌控;捕鲸手与捕鲸活动异化,沦为了捕鲸工具,丧失了对捕鲸活动的热情;捕鲸手与捕鲸商人的关系异化,二者从合作变为不平等的剥削关系。捕鲸手的异化进一步增加了对鲸鱼资源的破坏。首先,异化劳动从认知层面降低了捕鲸活动的阻力。其次,异化劳动导致新手比例增加,由此带来的技术欠缺致使鲸鱼死亡数量大幅提升。最后,异化劳动加剧了捕鲸手与鲸鱼之间的对立关系,增加了捕鲸手的捕杀力度。美国捕鲸业造成的生态危机是资本增值过程中的内生性危机。 

关键词   美国  捕鲸业  海洋史  捕鲸手  异化劳动  生态环境 

 

 

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水权之争、河道治理与议会政治 

  

沈琦 

内容提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动和普通法的兴起,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水权(通航权和河岸权)冲突加剧,磨坊堰和鱼堰成为阻碍河道通航的主要障碍。破坏河道通航的行为被视为破坏“王之和平”的公共妨害。河道治理举措主要有两种,一是签发令状经由普通法诉讼,二是权利受损者向国王或议会提交请愿。从实际成效看,河流堵塞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但趋于缓解。从议会政治的视角看,河道治理的意义凸显:议会请愿提升了议会的司法审判权、私人请愿向公共请愿的转变见证了下议院的成长、公共请愿立法比重的提升扩大了议会的立法权、河道立法体现了议会治理的法治化和程序化特征。透过请愿、调查、立法等程序,中世纪晚期英格兰河道治理展现了民众、国王与议会三者互动的加强。 

关键词   中世纪晚期  英格兰  水权之争  河道治理  议会政治 

  

 

近代早期英格兰的乡村犯罪、地方司法与社会权力网络——以伯爵科恩堂区为中心的考察 

  

杨 松 涛 

内容提要   在近代早期英格兰伯爵科恩堂区,村民基于多种交往形式而形成互惠关系,这造就一个复杂的社会权力网络,其中既有处于权力核心圈的中等阶层与社会边缘群体,也有“第三群体”,他们会有不同的司法境遇。一名违法者从违法到真正被贴上污名的标签而受到惩治,同时在司法档案中留下记录,这中间蕴含多方力量的权力博弈。伯爵科恩堂区的例子显示出,英格兰乡村犯罪惩治具有“近代早期性”。一方面,犯罪惩治的矛头已经指向社会弱势群体;另一方面,乡村中远没有出现明显的社会分化,当时的地方司法运作还远没有促成一个“犯罪阶级”的形成。当时英格兰国家法律受制于基层微观政治,这使得每个地方形成一种权力格局,而这一格局是由当地社会权力网络决定的。国家法律已经对各种犯罪做出界定,但在法律执行阶段,乡村社会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关键词   英格兰  伯爵科恩堂区  乡村犯罪  边缘群体  地方司法  社会权力网络 

IMG_26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民战争”话语的生成、传播及其影响 

  

莫磊 

内容提要   “人民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社会用来表达对战争的态度和认知的一个基本描述。它产生于以“人民”为主题的公共话语体系,是“人民”意涵与民众的战时经历,以及对战后秩序的诉求互相融合的产物。“人民战争”话语叠加了精英阶层和普通大众对“二战”前后英国社会的基本认知。英国政府中的政治精英从战争动员的角度阐释“人民战争”的重要性,追求全国上下团结一致的意识形态。来自社会各领域的知识分子则从英国面临的社会问题出发,突出“人民战争”话语的社会变革意涵。普通民众接受了融合政府战争动员与战后社会变革内涵的“人民战争”话语。“人民战争”话语的兴起反映了话语理念与政治和社会实践之间的深层互动,它不仅推动了英国“人民战争”局面的形成,也深刻影响了战后英国的社会转型。 

关键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  英国政府  人民战争  战争动员  丘吉尔 

IMG_262 

教宗选任制度与加洛林时期的政教关系 

  

张楠 

内容提要   加洛林时期,罗马教宗的选任制度依据769年罗马会议教令、817年《路易条约》和824年《罗马法规》,历经三次法理上的变革。罗马内部矛盾与外部帝国政策的相互作用是推动这一制度不断变革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罗马教廷也经历了从谋求教士自治到寻求帝国庇护,最后受制于帝国直接管控的转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双方始终遵循“法兰克—教宗联盟”的关系框架,即教宗对帝国相对独立又有所倚赖,帝国对教宗以保护为主又有所制约。这种在动态中保持平衡的政教关系模式,是双方基于政治理想与历史实际的折衷选择。这也使得加洛林时期成为中世纪史上政教关系相对稳定的一个阶段。 

关键词   加洛林王朝  教宗选任  法兰克—教宗联盟  政教关系  矮子丕平IMG_263 

 

 

拜占庭帝国黑暗时代的人口危机及其治理 

庞 国 庆 

内容提要   在拜占庭帝国的黑暗时代,由于瘟疫多次复发和外敌频繁入侵,帝国人口资源在短期内锐减。人口骤减造成拜占庭帝国的商业、手工业和农业全面衰落,从而导致帝国财政严重紧缺,动摇了帝国的经济基础。拜占庭统治者为了实现“衰后复兴”,采取了一系列缓解帝国人口危机的举措。从短期政策来看,拜占庭统治者实施人口迁徙战略,通过重新分配帝国内部人口资源,来优先复苏帝国核心区域的经济和城防;通过迁入外邦人口,争夺人口资源,来增强帝国的军事防御,增加社会劳动力。从长期政策来看,拜占庭统治者鼓励世俗生活,打击修道主义,提升女性和儿童的社会地位,倡导多生多育的社会风气,从而推动人口自然快速增长。这些政策最终解决了人口危机,进而推动拜占庭帝国走向复兴。

关键词   拜占庭帝国  黑暗时代  人口危机  瘟疫  帝国治理 

《世界历史》2022年第5期

查看详细

·核武器问题与冷战· 

 

日内瓦核禁试谈判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立场和政策/赵学功 (南开大学) 

 

美国对1974年印度核试验的反应与核供应国集团的创建/刘磊 (云南大学)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与右翼思潮· 

 

从“生长之家”到“日本会议”: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演变/牟伦海 (武汉大学) 

 

当代日本右翼势力的“历史战”及其社会影响/丁诺舟、张敏 (南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近代法国社会与政治转型· 

 

从宫廷到民间:巴黎的时尚商人及其在法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周薇薇 (四川大学) 

 

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迷”的政治主张及其实质/李倩 (华东政法大学) 

  

 

 

·古代史研究· 

 

从并肩到对立: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体光谱中的民主制与寡头制/陈超 (河南大学) 

 

 

  

·学术史研究· 

 

哈斯金斯之后西方学界对“12世纪文艺复兴”的研究/李腾 (上海师范大学) 

 

本尼·莫里斯与以色列“新历史学家”的发展/姚惠娜 (世界历史研究所) 

 

马兹鲁伊的非洲“三重遗产”思想及其在非洲学界引发的争论/高天宜 (世界历史研究所)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孙剑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容摘要 

 日内瓦核禁试谈判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立场和政策 

 

赵 学 功 

内容提要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核试验所产生的放射性尘埃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发了国际社会和美国民众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和美国国内的反核运动不断高涨,强烈要求有核国家停止核试验。迫于国内外的压力,美国政府于19587月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与苏联就核禁试问题进行谈判。但是,美国政府对核禁试谈判采取了极为消极的立场,其基本政策是,在确保美国核优势的同时,尽可能阻止苏联核力量的发展,同时通过谈判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以减少国际舆论对美国政策的批评。在谈判期间,尽管苏联以及英国奉行了较为灵活的政策,希望谈判能就全面禁止核试验问题取得一致,并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但美国对谈判进程设置种种障碍,致使谈判步履维艰,最终未能达成协议。从根本上说,核禁试谈判的失败并非仅仅因为美苏在核查问题上的分歧,更非美国军工复合体的阻挠,实质在于美国政府核禁试政策的内在矛盾性,并由此揭示出美国冷战政策的复杂性。 

关键词   冷战  美苏关系  艾森豪威尔政府  日内瓦核禁试谈判  核军备控制  

  

 

 

美国对1974年印度核试验的反应与核供应国集团的创建 

  

刘磊 

内容提要   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尼克松政府更多聚焦于美苏缓和以及对美、苏、中三边关系的调整,并未把核不扩散置于对外政策的优先地位,没能对拒绝加入《核不扩散条约》的印度的核动态保持足够重视,对日益活跃的印度核活动做出了草率的判断,并缺少有效的应对预案。19745月印度进行核试爆以后,尼克松与福特两任政府出于防止印度进一步倾向苏联、并维持南亚地缘战略平衡的考虑,选择对印度采取“低调”反应,未给予其较为严厉的制裁。与此同时,美国与世界主要核工业国协作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多边核不扩散机制,于197511月共同创建了核供应国集团,从供应源头加强核管制。这样一方面能把印度这类敏感国家置于更完善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约束下,以维护国际核不扩散目标;另一方面也避免迫使印度更依赖苏联,从而维持1971年印巴战争后南亚地区新的均势稳定局面。 

关键词   冷战  美印关系  核试验  核不扩散  核供应国集团 

 

  

从“生长之家”到“日本会议”: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演变 

  

牟 伦 海 

内容提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生长之家”为首的宗教保守势力在信教自由的战后民主环境下迅速抬头,率先提出了反战后体制的运动理念。步入20世纪60年代,以“生长之家”信徒为组织核心的新右翼以“民族派”自居,成为右翼界的主流。但由于新右翼倡导的“反体制、反安保、国家革新,且肯定暴力”的理念本质上是向战前右翼理念的回归,并延续了战前右翼的组织分散等历史弊端,因而也很快陷入了内部分裂。步入20世纪70年代,以“生长之家”信徒为主的新右翼分支引领右翼势力实现了从暴力特质向行动合法化的运动路线转变,适应了战后日本民主体制。日本青年协议会、日本守护会、日本守护国民会议是推动这一路线转变的核心组织。1997年,以这三个组织为核心的综合性右派组织“日本会议”宣告成立,标志着战后日本保守运动全国大联合的形成。“日本会议”以“国民运动”团体自居,对日本社会各界有较强大的影响力,是推动日本社会整体右倾保守化的重要民间力量。“日本会议”的崛起代表着战后日本右翼主流的新方向,其国民运动的表象下潜藏着近代“国民右翼化”现象在战后重现的危机。 

关键词   日本右翼  生长之家  日本会议  国民运动

 

 IMG_258 

当代日本右翼势力的“历史战”及其社会影响 

  

丁 诺 舟、张敏 

内容提要   “历史战”是以历史认识领域为主战场的国际舆论战,近年来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历史战”论客宣称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历史问题均为中国、韩国等国家刻意捏造历史、诬陷打击日本的战争行为,号召日本舆论界与历史学界在全世界范围内积极展开反击,获取“历史战”的胜利。随着日本政界与社会整体右倾化的加剧,日本政界势力愈发频繁地参与到“历史战”中,历史认知成为所谓“打击敌国”的武器,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国家是主要宣传对象。通过重复性宣传与诡辩逻辑诋毁他国历史、掩盖本国历史问题,是“历史战”的核心手段。右翼言论家、右翼政治家、右翼学者等“历史战”参与者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平台与多种手段,向日本国内乃至国际社会渗透其历史主张,造成了不容忽视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    日本右翼  历史战  历史认知  舆论战  历史宣传

IMG_259 

从宫廷到民间:巴黎的时尚商人及其在法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周 薇 薇 

内容提要   18世纪下半叶,法国正在酝酿着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在众多有形无形的变化中,较为显著的当属被认为是冲破了旧制度下等级秩序的“服装革命”。而推动这场革命的现代时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时期崛起的以女性为主的时尚商人创造和传播的。以罗斯·贝尔丹为代表的时尚商人大多出身低微,却成为法国社会现代化的推动者。她们跨越了贵族与平民之间森严的壁垒,突破了中世纪以来对妇女参与经济活动的种种限制,成为以时尚消费连接宫廷、贵族和第三等级的媒介;她们开创了橱窗展示和模特推广等现代营销方式,让旧制度下专属于贵族的时尚深入民间,也让巴黎成为真正的时尚之都。然而,她们在法国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却一直被低估甚至忽视。她们虽然推动了时尚传播,促进了奢侈性消费,但对宫廷王室的依赖又让她们成为大革命前夕法国社会矛盾的聚焦点,充当了性别歧视和阶级对抗的牺牲品。 

关键词   法国妇女  时尚商人  服装革命  社会转型  奢侈性消费

 

 IMG_260 

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迷”的政治主张及其实质 

  

李倩 

内容提要   作为18世纪后期法国政治领域最具代表意义的崇英群体,1789年国民议会首届宪法委员会里的多数派因其对英国政治制度的推崇,被同时代人嘲讽为“英国迷”。“英国迷”的“英国崇拜”不是一种盲目迷恋,也远非简单的“模仿”。它根植于法国自身的历史环境,具有高度复杂性。“英国迷”首先是革命者,他们拒斥英国不成文宪法的传统,参与推动并见证了一个真正的“法国宪法时刻”的诞生。对法国进行变革是“英国迷”阐述崇英主张的前提。这些为法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宪法设计权力关系的主张,试图将英国经验与法国国情相融合,但它们与大革命政治法律文化、法国的社会状况都产生出难以调和的矛盾。通过借鉴英国政制,“英国迷”希望的是迅速结束大革命并使革新后的法国君主制能够长久稳固。从大革命初年到后革命时代,“英国迷”的政治主张表达了对稳定的政治秩序的持续诉求。 

关键词   法国大革命  英国迷  成文宪法  君主立宪制  法国君主制  

  

 

 

从并肩到对立: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体光谱中的民主制与寡头制 

  

陈超 

内容提要   一般认为,贯穿古典时代雅典政治史的主要矛盾是民主制和寡头制的对立。然而,对雅典人政体思想的考察却表明,民主制和寡头制对立的政体光谱是古典时代后期的产物。古典时代早期,雅典人沿用了古风时代的僭主制和平等政治对立的政体光谱,不但不将民主制和寡头制视为对立的政体,反而将二者都视作平等政治的不同形态,认为它们都是僭主制的对立面。公元前5世纪后期,由于国内阶级矛盾激化,以及对外与斯巴达的战争,雅典开始出现将民主制和寡头制对立的论述,但以僭主为敌的政体思想仍占据主流。直到公元前5世纪末,三十寡头的残暴统治才彻底重塑了雅典人的政体思想,使寡头制在雅典人的政治观念中迅速僭主化。公元前4世纪,寡头政体在雅典人的政治话语中进一步僭主化,最终超过僭主制,成为民主制最主要的对立面。至此,民主制和寡头制的对立结构成为雅典人中最普遍流行的政体光谱。 

关键词   古典时代  雅典  政体光谱  伯罗奔尼撒战争  民主制  寡头制  

  

 

 

哈斯金斯之后西方学界对“12世纪文艺复兴”的研究 

  

李腾 

内容提要   自美国学者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的《12世纪文艺复兴》一书出版以来,对“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内涵及研究方法的讨论至今仍是西方中世纪史学界的研究热点。近一个世纪以来的讨论基本上围绕着哈斯金斯模式展开。哈斯金斯之后,西方学界对“12世纪文艺复兴”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3040年代,西方学界延续哈斯金斯模式,聚焦于古典文化、世俗文化和拉丁精英文化等领域,但也开始提出质疑。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90年代,西方学界主要通过探究中世纪盛期的宗教文化来突破哈斯金斯模式的局限。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西方学界对“12世纪文艺复兴”的认识趋于多元,不再拘泥于精确定义,使这一概念日益泛化。这一演变体现了西方学界在研究方法和视角上的变化,也使“12世纪文艺复兴”研究呈现出更为多样的面貌。 

关键词   哈斯金斯  12世纪文艺复兴  中世纪史研究  古典拉丁文化  宗教文化IMG_263 

 

 

本尼·莫里斯与以色列“新历史学家”的发展 

  

姚 惠 娜 

内容提要   “新历史学家”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色列兴起的历史学新流派,本尼·莫里斯是其领军人物。“新历史学家”主要采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利用解密档案研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和以色列历史上的关键事件,反思与解构主流历史叙事。“新历史学家”的部分观点,特别是莫里斯关于巴勒斯坦难民起源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论述,促进了后犹太复国主义思潮的兴起,推动了以色列人更加平衡地看待巴以冲突,为巴以间历史性和解开辟了话语空间。奥斯陆和平进程中断后,巴以局势恶化,莫里斯的政治立场右转,“新历史学家”之间的分歧也逐渐扩大。随着国家政治和社会整体右转,以色列史学出现了新趋势,对文化和社会史的研究不断增多。 

关键词   本尼·莫里斯  以色列史学  新历史学家  巴勒斯坦  巴以关系 

 IMG_264 

 

马兹鲁伊的非洲“三重遗产”思想及其在非洲学界引发的争论 

  

高 天 宜 

内容提要   如何理解非洲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是研究非洲史最基础的问题。肯尼亚学者马兹鲁伊提出了非洲“三重遗产”的观点,认为非洲是在本土、伊斯兰和西方三重文化下不断融合形成的,这三者之间既有竞争性,也有互补性。马兹鲁伊的这一思想具有批判意义,他以伊斯兰文化作为切入点阐述非洲所具有的三重身份。随后,该思想在非洲学界引起争议。这种争议的背后是在以非洲为核心的世界观下,非洲中心主义者与多元文化主义者的论战,争论的焦点在于伊斯兰文化是否属于非洲范畴和对抗西方中心主义的方式。这场论战所折射出的问题不仅体现出非洲人对待非洲文化态度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反映出部分非洲学者回避非洲存在多元文化的事实。对中国学者来说,客观且扬弃地看待“三重遗产”思想,对于如何理解“非洲”这一多元文化集合的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非洲史  马兹鲁伊  三重遗产  非洲中心主义  非洲学界 

  

《世界历史》2022年第4期

查看详细

·特稿· 

 

中华文明生命力传播力及其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李国强  

 

比较文明学视域中中华上古文明的思想文化特质 /王震中  

  

 

 

·历史视域中的种族主义与族裔矛盾· 

 

“科学种族主义”的形成及其在大西洋知识共同体中的演变 /孙一笑  

 

大国竞争与种族主义的交织:1922年“小泽孝雄诉美国”案及其影响 /潘米奇  

 

工作竞争与文化差异:美国非裔与亚裔的族裔矛盾(1860-1924 /王心扬  

  

 

 

·日本江户时代的政治与文化·

 

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大名权力演进及其影响——以德岛藩为中心的考察 /许文英  

 

江户儒者“王霸之辨”诠释中的“位”“道”之争 /侯雨萌  

 

  

 

·欧美史研究· 

 

1812年英美战争中的太平洋因素与美国早期亚太政策的缘起 /邓超  

 

阿登纳时期联邦德国对民主德国的经济政策(1949-1963 /王超  

  

 

 

·学术史研究· 

 

20世纪美国非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刘少楠  

 

旧史新编:约尔达内斯、保罗与中世纪早期罗马历史书写的新起点 /康凯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孙剑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容摘要 

 

 中华文明生命力传播力及其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李 国 强 

内容提要  中华文化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锤炼出“融同化异”的坚韧特性,它以道为统,以儒为基,以天人合一为根本理念,以大一统为政治文化主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以求变革新为鲜明品格,以天下大同为崇高理想。中华文明不仅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滋补本民族文化血脉,还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传递出独有的“智慧之光”。正是在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融合会通中,中华文明创造了延绵五千多年从未中断的辉煌奇迹,塑造了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为人类文明事业做出不朽功绩,为我们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探索促进人类文明交流的内在驱动力,深化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益而丰厚的历史滋养。 

关键词  中华文明  世界文明  融同化异  交流互鉴  人类命运共同体 

 

 

比较文明学视域中中华上古文明的思想文化特质 

  

王 震 中 

内容提要  推动比较文明学的建立,有助于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所讲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比较文明学属于学问之“学”与学科之“学”的结合。其内涵,有上古社会文明起源和形成阶段的中外比较,也有之后的各个历史阶段的中外比较,以及当代中外文明的互鉴与比较;既可以对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进行比较,也可以进行专题比较。可比性是比较文明学的关键。找准可比性,并在比较时从现象深入到实质,这才是高明的、科学的。文明的比较和互鉴是以相关文明特质的认识为基础的,比较文明学也要在对所比较对象的特点特征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因此,要推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首先要对中华上古文明思想文化特质有全面的把握。中华上古文明思想文化的特质主要包含宇宙观、天道观、伦理观、德政观、礼义教化观、对立统一观、“大一统”观等方面。 

关键词  比较文明学  中华上古文明  宇宙天道  伦理德政  礼义教化  大一统 

  

 

“科学种族主义”的形成及其在大西洋知识共同体中的演变 

  

孙 一 笑 

内容提要  “科学种族主义”源于大西洋知识共同体对人类起源与人种演变问题的研究。他们根据自然史的物种分类方法,按照不同人种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划分人类族群。这种理论伴随着“种族”概念的建构,反映了欧洲大国推行殖民统治的政治需求。18世纪启蒙时代的欧洲学术界对人类族群分类问题的思考,推动了以肤色评判种族优劣的种族主义取向在科学研究中的发展,代表性理论就是布丰的“退化论”,它标志着“科学种族主义”的初步形成。19世纪之后,“退化论”在西方学术界发生异化,吸收了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发展为以“文明”程度区分种族差异的“文明优劣论”。此后,美国的人类学家综合了“退化论”中的生物属性与“文明优劣论”中的文化属性,强调“多祖论”的种族主义,成为美国种族主义者进行种族压迫的理论工具。 

关键词  科学种族主义  大西洋知识共同体  退化论  文明优劣论  多祖论 

 

 

大国竞争与种族主义的交织:1922年“小泽孝雄诉美国”案及其影响 

  

潘 米 奇 

内容提要  19-20世纪之交,美国本土主义盛行,外来移民,尤其是亚洲移民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获得美国“公民权”的机会几乎被从移民法律层面完全封堵。1914年秋,日裔移民小泽孝雄希望利用法律规定的模糊性缺口,即日本人也可被视为浅肤色的“白人”而有资格入籍,试图为日裔移民的入籍打开一线生机。但是,该案在地方法院层面和最高法院层面均遭驳回。该案的败诉,不仅是法理层面的问题,还受到美国国内基于种族偏见的本土主义排外思潮以及美国对地缘政治敌手日本提防的影响。日裔移民明知阻力巨大却依旧上诉,除了争取个人实际权利外,也与争取种族平等的宏大时代主题息息相关。该案不仅加速了法律层面美国排斥亚裔移民的进程,也加深了日本对美国的仇恨,在思想与情感上为日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关键词  美国移民史  小泽孝雄  种族主义  美日关系  公民权 

  

 

工作竞争与文化差异:美国非裔与亚裔的族裔矛盾(1860-1924 

  

王 心 扬 

内容提要  族裔矛盾是美国史研究领域中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不过,迄今为止,大多数学者主要关注白人社会对有色人种的歧视,鲜有探讨少数族裔之间关系的著作,令我们无法看到美国历史上种族关系的完整画面,甚至会误认为美国的种族关系就是“白种对有色人种”的二元对立关系。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非洲裔以本土人、基督徒和美国公民的身份对亚裔抱着排斥态度。两个族裔之间的工作竞争固然是导致非裔排斥亚裔的直接原因,但白人社会将中、日移民打造成文化上的“他者”也助长了非裔的排亚情绪。虽然白人居于美国种族秩序的“顶端”,而非裔和亚裔居于“底端”,但由于后两个族群也相互排斥,遂形成了亚裔、欧裔和非裔之间的三角关系。其中,白人对非裔和亚裔的排斥属于种族主义性质,非裔在排斥亚裔时主要是强调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因素,反对从“种族”和“肤色”的立场排斥亚裔。因此,虽然美国非裔对亚裔的排斥反映出族裔矛盾,但它不属于种族主义性质。 

关键词  美国种族关系  非裔  亚裔  族裔矛盾  白人社会  工作竞争 

 IMG_260 

 

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大名权力演进及其影响——以德岛藩为中心的考察 

  

 许 文 英 

内容提要  宽永期(1624-1643)以降,随着“家老合议制”在各藩的确立和发展,江户时代前期乾纲独断的大名逐渐远离藩政,最终造成“家老专权”的政治局面。18世纪后半期以后,严重的财政危机和阶级矛盾的激化,使得江户时代后期出现一个藩政改革的热潮,涌现出了一批致力于政治改革,被后世誉为“明君”的大名。在这一过程中,诸多藩产生了藩主和家老间的权力博弈。以德岛藩第十一代藩主蜂须贺治昭为例来看,此时没有任何权力基础的大名仅凭一己之力,难以从门阀家老层手中夺回藩政主导权并领导改革。主持幕府“宽政改革”的老中松平定信为了消除幕藩体制开始出现的解体危机,支持大名亲理政务,积极为大名重掌藩内实权提供助力。江户时代后期大名重掌实权的历史作用在于:刷新藩内权力结构,为施行藩政改革创造条件;为中下级武士打破身份制度限制进入政权中枢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江户幕府  德岛藩  蜂须贺治昭  家老  藩政改革 

 IMG_261 

 

江户儒者“王霸之辨”诠释中的“位”“道”之争 

  

侯 雨 萌 

内容提要  江户儒者在诠释“王霸之辨”时特别关注王与霸在性质上到底是指“位”而言还是指“道”而言这一问题。伊藤仁斋解读王霸时没有明确区分“位”“道”,招致了后学的批判。荻生徂徕以“道”论孟子的王霸,太宰春台以“位”论孔子的王霸。薮孤山用区分字音和字义的方式,将“‘位’层面的王霸”和“‘道’层面的王霸”分开论述。冢田大峯结合历史背景,将王霸细分为“春秋时代指‘位’而言的王霸”和“战国时代指‘道’而言的王霸”。藤泽东畡为证明日本皇统的“优越性”,批评孟子指“位”而言的王霸,赞扬孔子指“道”而言的王霸。吉田松阴为劝统治者推行仁政,推崇注重内在修养的、指“道”而言的王,贬斥追求外在事功的、指“位”而言的霸。 

关键词  江户儒学  王霸之辨  位与道  伊藤仁斋  荻生徂徕 

  

 

 

1812年英美战争中的太平洋因素与美国早期亚太政策的缘起 

  

邓超 

内容提要  1812年战争爆发前,英美两国在太平洋地区商业利益的消长是两国竞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英在太平洋地区的贸易冲突使1812年战争具有了明显的“太平洋特征”,成为美国历史从大西洋走向太平洋的主要推动力量。战争进程中,美国军舰第一次进入太平洋与英国皇家海军对抗,并对马克萨斯群岛实施了短暂的兼并,这是其在太平洋地区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武力兼并事件。这次行动最终遭遇失败,表明美国此时在太平洋扩张中有心无力的现实,迫使其将扩张的重点调整为大陆方向,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得失,可视为日后大规模扩张的先声。这场战争结束后,美国对国家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尤其是军队职业化,提升了国家自信,明确了国家发展方向,有力提升了美利坚民族认同,更为美国争得了长期有利的外部环境。这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一个新的太平洋国家的崛起,对太平洋地区现代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  1812年战争  太平洋世界  美英关系  地缘政治  亚太政策  埃塞克斯号 

  

 

阿登纳时期联邦德国对民主德国的经济政策(1949-1963 

王超 

内容提要  1949年至1963年,受美苏冷战和阿登纳政府“实力政策”的影响,联邦德国对民主德国的经济政策存在明显的矛盾性。一方面,联邦德国秉持“一个德国”原则,主动同民主德国进行贸易,以此作为连接德国两部分的纽带,同时用于保障西柏林经济安全。1953年“6·17”事件发生后,联邦德国还向民主德国提供经济援助来缓和关系。另一方面,联邦德国又在同民主德国的贸易中设置一些限制,还以经济制裁来应对苏联和民主德国对西柏林通道的干扰。虽然阿登纳政府对民主德国的经济政策旨在缓和两德间的政治对立,然而经济限制、经济制裁又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它的“缓和”功能。尽管如此,阿登纳政府对民主德国的经济政策仍是其德国统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政策的经验教训为随后几届联邦德国政府所吸取。 

关键词  联邦德国  民主德国  阿登纳政府  德国统一政策  柏林协定 

 IMG_264 

 

20世纪美国非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刘 少 楠 

内容提要  美国的非洲研究在20世纪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巨大发展,也成为美国区域国别研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非洲研究在20世纪的发展史既是美国国内种族现实的动态映射,也是冷战期间美国国家战略的产物,同时还是美国非洲研究学者群体不断自我反思革新的历程。虽然美国的非洲研究最早在20世纪上半叶兴起于传统黑人大学并由非洲裔学者主导,但在冷战开始后,日益成为显学的非洲研究却逐渐被得到美国政府和私人基金会支持的传统白人大学和白人学者所控制。面对美国非洲研究协会高度封闭和向白人学者倾斜的权力结构,非洲裔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末民权运动的背景下向其发起挑战,最终使得该协会让步和分裂。此后,美国非洲研究协会和主流非洲研究学者开始反思,并在正视国内种族矛盾和非洲现实需要的前提下进行改革。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非洲研究逐渐走向开放多元。 

关键词  美国非洲研究  传统黑人高校  种族矛盾  美国非洲研究协会  国防教育法 

IMG_265 

 

旧史新编:约尔达内斯、保罗与中世纪早期罗马历史书写的新起点 

  

康凯 

内容提要  长期以来,研究者将中世纪早期的罗马历史作品看成古代罗马史家作品的粗糙汇编,认为它们缺乏研究价值。然而,近年来对中世纪抄本数量的研究表明,罗马历史是中世纪史家及读者最感兴趣的题材之一,这一现象值得反思。哥特人约尔达内斯和伦巴德人保罗的民族史作品广受学界的关注,但与之密切相关的两部罗马史作品则受到忽视。作为中世纪最早的两部拉丁语罗马史著作,这两部作品存在着诸多基督教史学的共性,两位史家都有着相似的蛮族和基督教身份,然而他们各自的罗马教会与君士坦丁堡立场,使他们笔下的罗马历史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他们对罗马历史的不同解读展现了中世纪早期地中海世界政治、宗教、地域身份认同上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同时也表明,中世纪早期史料中对罗马历史的关注和解释往往是史家对其所处时代问题的回应,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中世纪早期  罗马史  多元化视角  约尔达内斯  执事保罗 

  

《世界历史》2022年第3期

查看详细

·医疗社会史研究· 

构建殖民医学:日本汉药研究在近代中国的展开/张蒙 (北京大学) 

冲突与妥协:传统文化与英属印度牛痘疫苗的推广/王磊、申向洋 (四川大学、南京大学) 

  

·国际关系史研究· 

1941年纳粹德国对日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李朋、罗一焜 (黑龙江大学) 

沙巴主权争端与美国的应对政策(19611969)/尹蒙蒙 (安徽师范大学) 

  

·欧洲史研究· 

14-16世纪英国社会的过度消费问题与禁奢法令的实施/徐浩 (中国人民大学) 

玛丽亚·特蕾西亚的“开明专制”改革与奥地利的近代化转型/邢来顺、姜爰晟 (华中师范大学) 

  

·学术史研究· 

二战以来欧美学界大西洋史的研究路径和发展趋势/魏涛 (世界历史研究所) 

美国学界关于革命时期公民身份问题的研究/邵声 (中共中央党校) 

多学科视域下的欧洲中世纪经济伦理研究/刘招静 (上海大学)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孙剑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容摘要 

 构建殖民医学:日本汉药研究在近代中国的展开 

 

张蒙 

内容提要 20世纪上半期,日本的药学家依托殖民扩张,在“汉药研究”名目下对中国大陆药物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最初,“满铁中央试验所”为掠夺中国东北资源而研究当地的药用植物。之后,“满洲医科大学”将汉药研究制度化,建立了“中国医学研究室”。20世纪30年代,日本药物学家借助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将“汉药研究”推向中国南部乃至海外地区。在侵华战争时期,华北伪政权建立伪北京大学中药研究所,为编辑占领区的“汉药典”做准备。与此同时,伪满洲国召集日本及其殖民地的汉药研究者推出伪《满洲国汉药典》。汉药研究成为日本殖民医学的历史过程,凸显出日本在帝国构建过程中对中国传统医学的滥用,是近代科学研究与殖民主义相结合的重要案例。 

关键词 日本 近代中国 汉药研究 殖民医学 满铁中央试验所 满洲医科大学  

  

  

冲突与妥协: 传统文化与英属印度牛痘疫苗的推广 

  

王磊、申 向 洋 

内容提要 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在英属印度推广牛痘疫苗,本以为是一场进步运动,不想这却与本土社会文化之间形成了旷日持久的冲突与妥协。随着牛痘疫苗的引入,印度民众的态度呈现出多样性,既有因文化差异和现实问题而导致的抵制,也有本土精英的改良建议和强制主张,以及在天花肆虐的特殊时刻印度民众的普遍接受。英属印度政府以促进牛痘疫苗的推广为目标,一方面采取强制手段取缔人痘接种,强行实施牛痘接种,另一方面也注重通过缓和与印度传统文化的紧张关系以及解决牛痘接种中的现实问题,对疫苗政策做出一定的调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牛痘接种已取得很大进展,有效降低了天花死亡率。总之,19世纪牛痘疫苗在英属印度的推广是探索殖民时期印度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切入点。 

关键词 英属印度 天花 传统文化 牛痘疫苗 人痘接种 

  

  

1941年纳粹德国对日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 

  

李朋、罗 一 焜 

内容提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意日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但是纳粹德国根据自身现实利益,在1941年三次调整对日政策:从利用日本在太平洋向美国施加战略压力以阻碍美国参战,转为要求日本攻击英国远东殖民地以转移美国注意,再到要求日本进攻苏联以迅速结束东线战事,后又改为鼓动日本对美国开战以免德国单独面对美国。德国对日政策的直接目标由“利用日本牵制美国”转变为“鼓动日本对美国作战”。究其原因,一是希特勒不断地根据自己对战争形势变化的判断调整对日政策的目标;二是德国决策层高估了德国对日本的影响力;三是战时纳粹德国外交决策的独裁模式使其政策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从结果来看,虽然德国在拉拢日本共同对付美国的政策上取得了成功,但却由此造成了同时与英美苏交战的局面,并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从而加速了自身的败亡。 

关键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 轴心国 纳粹德国 德日关系史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沙巴主权争端与美国的应对政策(19611969 

  

尹 蒙 蒙 

内容提要 1962622日,菲律宾政府对沙巴地区提出主权索求,开启了菲英(马)领土争端的漫长历程。菲律宾政府一方面要求与英(马)政府进行对话,另一方面积极寻求美国的支持,欲拉拢其进行干预。面对英菲两个盟友之间的领土争端,肯尼迪政府采取了不干涉的立场,并以和平调停者的身份进行调解。约翰逊政府基本继承了其前任的政策,只是根据国际地区局势的变化在策略上有所调整,一方面对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进行安抚和调解,另一方面积极动员两国的亚洲邻国参与调停。1968年菲律宾以法律形式肯定对沙巴领土的主权,使得菲马对立达到高潮。约翰逊政府置身事外的立场,激化了菲律宾的反美情绪。在冷战背景和越南战争的影响下,美国政府出于其东南亚战略考量,自始至终都未对沙巴主权争端给予重视,这加剧了美菲特殊关系的疏离。美菲关系因沙巴问题而出现的波动,不仅体现了两国国家利益取舍的不一致,更显示出国际社会中大国与小国关系的非对称性。美国政府在干预国际事务中的利己立场,在客观上为第三世界力量的凝聚和东南亚区域协调机制的建构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沙巴主权争端 美菲关系 肯尼迪政府 约翰逊政府 不干预政策 

  

14-16世纪英国社会的过度消费问题与禁奢法令的实施 

  

徐浩 

内容提要 14世纪以来,英国传统社会结构逐渐式微,从教俗贵族和劳动者中分化出乡绅和城乡中产阶级,后两者在新的社会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贵族的铺张浪费和新兴阶层在衣食消费上模仿攀比更高等级,引起同时代人所说的过度消费问题。过度消费不仅带来奢靡之风盛行和等级界限模糊不清,还引起物价腾贵,造成贵族入不敷出,乡绅和中产阶级陷于贫困,导致国家税收和再生产资源日趋枯竭,乃至政府财政面临危机等严重社会经济问题,促使统治者立法进行干预。14-16世纪,英国议会制订了11部禁奢法令,其中最重要的是14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的三部禁奢法令,详细规定了全国各阶层的饮食标准,以及各等级尤其是乡绅和城乡中产阶级的服饰消费标准,对1516世纪的禁奢法令产生了重要影响。禁奢法令的实施促使英国贵族和新兴阶层减少了铺张浪费或攀比消费,英国社会初步形成了较为理性的消费习惯。这不仅为早期现代形成的理性资本主义奠定了重要历史基础,还成为当今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英国禁奢法令 社会结构 等级分化 新兴阶层 过度消费  

  

玛丽亚·特蕾西亚的“开明专制”改革与奥地利的近代化转型 

  

邢 来 顺、姜 爰 晟 

内容提要 18世纪40年代,奥地利新君主玛丽亚·特蕾西亚在启蒙哲学感召和内外交困形势逼迫下,接受“开明专制”理念,开启了奥地利的近代化转型。这种近代化转型体现为玛丽亚·特蕾西亚抛弃哈布斯堡家族的宗教虔敬传统,接受启蒙哲学和官房主义的新治国理念,将新的统治理念注入执政实践中,在多个领域进行改革。玛丽亚·特蕾西亚推行的改革对于奥地利国家和社会的近代化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她推行的行政管理改革和军事改革提升了奥地利的国家治理效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改革政策繁荣了国家经济,奠定了提升民众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农业和财税领域的改革使社会关系破除传统等级制度的藩篱,促进传统社会向更平等的近代公民社会转型;教育改革则使奥地利迈入了教育和科学文化的繁盛时代。与此同时,作为专制君主,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统治不乏承续传统的痕迹,其推行的改革带有一种明显的新旧交替的印记,一种传统与现代混合的特征。 

关键词 奥地利 玛丽亚·特蕾西亚 开明专制 幸福指向 近代化转型  

  

  

二战以来欧美学界大西洋史的研究路径和发展趋势 

  

魏涛 

内容提要 二战后,受费尔南·布罗代尔对地中海史研究的启发以及大西洋共同体意识的推动,大西洋史研究在欧美史学界逐渐兴起。在批判传统的民族国家史观和帝国史观的同时,大西洋史学家主张从地方层面、国家层面以及跨大西洋层面研究大西洋世界的历史。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西洋史逐渐发展壮大,却依旧把大西洋世界当作一个封闭的地理空间,且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忽视其他地区和国家与大西洋世界的互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大西洋史逐渐走向繁荣阶段,出现了环大西洋的历史、跨大西洋的历史以及地方与整体相结合的大西洋史这三种研究路径。此后,在全球史和跨国史的冲击下,大西洋史学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次级区域的大西洋史、海底的大西洋史和超区域的大西洋史。如今,大西洋史学强调陆地取向、跨洋取向、半球取向和全球取向,重新焕发生机。尽管研究地域存在差别,但大西洋史可以与帝国史、民族国家史和全球史形成互补,弥补后面三种史学的不足。 

关键词 大西洋史学 全球史 海洋史 大卫·阿米蒂奇 伯纳德·贝林  

  

  

美国学界关于革命时期公民身份问题的研究 

  

邵声 

内容提要 公民身份是美国革命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美国学界的相关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初到70年代初,“公民身份”等概念被视作研究对象,其历史含义和特性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得到字面上的解释;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2000年左右,“公民身份”开始作为理论工具被引入史学研究之中,用以考察个体和共同体在政治和法律两个层面的关系,并通过阐释效忠、归化、性别等问题来展现美国公民身份的排他性;第三阶段是21世纪以来的研究,特点是以语境主义的方式考察“公民身份”等概念的模糊性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关注的是不同群体如何影响和塑造公民身份。由于“公民身份”概念的历史含义和学术含义之间一直存在着张力,以至于许多学者在研究中经常出现误用概念、时代倒错等现象。因此,今后的研究不仅要意识到“公民身份”等概念历史语境的重要性,还要认识到“公民”概念可以成为重要的史料、叙事主线以及比较视野,以此来审视和修正现有的公民身份理论。 

关键词 美国学界 美国革命史 北美殖民地 公民身份 历史语境 

  

  

多学科视域下的欧洲中世纪经济伦理研究 

  

刘 招 静 

内容提要 欧洲中世纪经济伦理研究以经济学、史学和法学解释最为突出。经济学解释重在阐明其中的一系列经济观念在经济学史上的地位,其贡献不可替代。史学解释重在讨论其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各经济现象的合法性、犹太人的“放贷者”形象建构、经济伦理的基层实施、其与贫穷/慈善/医院的关系等,发经济学、法学解释等之所未发。法学解释重在从中揭示多元公正观、自然法分析、神学与教会法之关系、教会法庭的敦促还贷机制、教会的经济立法等,凸显法史路径的特长。既有解释已具学科对话基础,如朗厄姆的经济学与伦理学视野、毕宏的史学与经济学眼光、经济法学路径等。然而,既有解释在学科对话上仍有推进的空间,如关于奥利维的“资本”论,就存在用现代经济学思维过度阐释而忽略其历史情境的问题。未来的研究可考虑以此问题为例,通过两种努力实现对研究对象的更立体、有机的解释:个体研究者提升综合运用经济学、史学、法学乃至其他学科相关成果的能力,而不同学科研究者之间则可开展集体研究与写作。 

关键词 多学科 中世纪经济伦理史 经济学 法学 教会法 社会文化史 

  

《世界历史》2022年第2期

查看详细

 

·帝国主义话语与帝国的知识生产· 

美国外交中的“扩张”与“帝国主义”话语(18981914)/刘义勇 (上海师范大学) 

帝国的知识生产:20世纪初全球檀香贸易与檀香植物属名之争/吴羚靖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社会史研究· 

中世纪英国土地用益及其法律救济——以国王与封臣、教会之争为视角/柴荣 (北京师范大学) 

近代英国社会关于证券市场发展的大争论/李新宽 (上海师范大学) 

贸易自由还是贸易保护——法国19世纪40年代末的贸易原则之争/周小兰 (华南师范大学) 

穆罕默德查伊王朝时期阿富汗部落社会的结构及其内在逻辑/闫伟 (西北大学) 

  

·朝鲜史研究· 

历史书写与现实诉求——朝鲜王朝洪启禧《文山先生详传》考释/孙卫国 (南开大学) 

19世纪朝鲜哲宗时期的王权运作与对华关系/黄修志 (鲁东大学) 

  

·中世纪史研究· 

律法与新民:《申命记》与加洛林时代的共同体想象/刘寅 (浙江大学) 

巴格达翻译运动中的希腊哲学和医学——希腊-阿拉伯学的学术史考察/林丽娟 (北京大学)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孙剑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容摘要 

 美国外交中的“扩张”与“帝国主义”话语(18981914 

 

刘 义 勇 

内容提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由占领菲律宾引发的“帝国主义”争论中,美国国内关于“扩张”和“帝国主义”的话语区分也变得更为明显。这一时期美国的政治文化精英普遍将“帝国主义”看成“扩张”的一种特殊且败坏的形态,对前者十分厌恶,对后者则较为宽容。在他们看来,“扩张”应当包含同质性、共和主义、联邦主义和非军国主义四个原则,倘若政策与这些原则相违背,便有坠入“帝国主义”陷阱的危险。在此语境下,支持占领菲律宾的美国人往往用“扩张”而非“帝国主义”作为主导话语,来界定美国的殖民政策。与此同时,美国在菲律宾的统治又会受到上述四个原则的规制,从而形成了一种去中心化的统治方式。这种话语在塑造美国对菲占领政策的同时,也影响了美国此后的“帝国”构建路径。 

关键词 概念史 美国外交 扩张 帝国主义 美西战争  

  

帝国的知识生产: 20世纪初全球檀香贸易 与檀香植物属名之争 

  

吴 羚 靖 

内容提要 20世纪初全球檀香贸易格局变迁,中国檀香市场低迷,欧美檀香消费文化兴起。这导致当时全球两大檀香产地——印度迈索尔与西澳大利亚相继转向欧美市场。两地檀香业竞争因而渐趋激烈,就连檀香植物属名也成为双方商业论战的话语。檀香属名之争的焦点最初是迈索尔和西澳檀香品质孰优孰劣,后来转向西澳檀香究竟是否为檀香属植物。英帝国内部伦敦、迈索尔和西澳等地商界、政界乃至科学界相关群体先后卷入其中。该争论最后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折中方案”收场,将西澳檀香标注为“檀香桃属(类檀香属)”。此方案帮助西澳檀香获得欧美市场认可,但也加剧了印、澳檀香业竞争。这场论争是英帝国扩张、全球贸易竞争与现代科学传播的结果。它说明现代植物学知识生成于帝国殖民语境,也受帝国殖民地之间商贸竞争的影响。 

关键词 英帝国 檀香贸易 植物学 知识生产 西澳大利亚 迈索尔 

  

中世纪英国土地用益及其法律救济——以国王与封臣、教会之争为视角 

  

柴荣 

内容提要 土地用益是占有管理他人土地的一种方式。中世纪英国土地用益具有灵活复杂性。土地用益及其法律救济的演变特征是国王与封臣、教会各方利益诉求的反映。从封臣与教会的诉求而言, 土地用益能够帮助他们规避封建役务, 实现自由 处分地产以扩大自己的财产权的愿望。从国王的角度而言, 国王期望运用一切法律举措, 压制土地用益的使用以确保自己的经济利益。基于各方实力的较量,国王在此过程中不得不做出妥协。从法律救济方式而言, 中世纪英国土地用益诉讼经历了从教会法庭管辖到大法官法庭审理的过程。最终,在双重土地用益实践基础上, 国王与封臣、教会通过成文法的形式找到了经济利益的平衡点。《用益法》认为第二层用益属于应受保护的信托,《遗嘱法》丰富了土地用益的内容。《财产法》取代《用益法》后,“用益”与“信托”两个概念统一于“信托”之中,“土地用益”这个概念从此被“信托”所吸收,成文法中发展出了现代信托制度。 

关键词 中世纪英国 土地用益 法律救济 土地信托 用益法  

  

近代英国社会关于证券市场发展的大争论 

  

李 新 宽 

内容提要 17世纪晚期开始,英国逐步形成了一个以股票、债券和衍生品交易为主的证券市场。证券市场蓬勃发展引发的投机和混乱,导致英国社会各界围绕证券市场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证券经纪人是否通过操纵市场牟取暴利、国家是否应该出面管控证券市场等问题开展了大争论。这种争论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初兴的证券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再加上当时通过欺诈手段获取暴利的行为广泛存在,以及当时辉格党和托利党两大利益集团的政治斗争。通过争论,人们逐步认识到证券市场的存在对经济发展是有益的,英国初步形成了对证券市场监管的法律框架,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了资本主义资金流通和使用的效率,为工业革命准备了金融条件。 

关键词 英国金融史 证券市场 辉格党 托利党 金融革命 

  

贸易自由还是贸易保护——法国19世纪40年代末的贸易原则之争 

  

周 小 兰 

内容提要 19世纪40年代末,法国七月王朝面临挑战,政界充斥着政治斗争,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经济危机和后来的萧条使各行各业遭到重创,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舆论界爆发了针对贸易原则的激烈论战。这场论战并非纯粹针对经济的辩论,而是大革命以来难以弥合的政治裂痕在经济层面的投射:支持1793年宪法的激进派与对1789年原则有好感的温和共和派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整个19世纪上半叶,法国自由主义者都在1789年原则和1793年宪法之间犹疑,保守派和激进派之间的矛盾主导了法国的政治生活以及贸易政策的制定。这一时期的贸易原则之争反映出法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多重面相。 

关键词 法国七月王朝 贸易自由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 重农学派 重商主义  

  

穆罕默德查伊王朝时期阿富汗部落社会的结构及其内在逻辑 

  

闫伟 

内容提要 穆罕默德查伊王朝时期,部落是阿富汗重要的社会组织形态,其形式松散但具有独特的内在结构。部落社会形成了体系化的血缘和谱系观念,由此塑造了部落的社会关系,形成了以谱系为界层层裂变、互不统属、相互平等的社会组织。部落集体所有,以家庭占有为主的小土地所有制成为部落社会的物质基础。部落社会具有家庭、宗族、部落乃至部落联盟的层级结构。家庭首领具有绝对权威,其他层级的社会缺乏强有力的公共权威。部落社会具有秩序性,与传统国家形成共生关系。19世纪,西方逐渐形成了对部落社会的认知与想象,将之视为充斥冲突、暴力的野蛮社会。这种观念在西方以及阿富汗国内广泛传播,其影响余波犹存。 

关键词 阿富汗 穆罕默德查伊王朝 部落社会 土地制度 部落秩序  

  

历史书写与现实诉求——朝鲜王朝洪启禧《文山先生详传》考释 

  

孙 卫 国 

内容提要 洪启禧系朝鲜王朝英祖朝重臣和主要史官,尽管任职多个部门,修史却是他一生的志业。英祖是朝鲜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当时朝鲜已臣服清朝百余年,但在性理学“华夷观”的影响下,朝鲜在文化心态上难以认同清朝,“胡无百年之运”的说法甚嚣尘上,英祖高举“尊周思明”的大旗,既扩建大报坛,又藉燕行使从北京购来文天祥画像,将文天祥画像崇祀于三忠祠。洪启禧是英祖朝“尊周思明”理念的宣扬者,在议定崇祀文天祥画像两年后,他主要以《文山集》中的材料为据,草成三卷本《文山先生详传》。以文天祥自撰材料,叙述他的生平经历,较之中国近代以前任何文天祥传部头都更大,对其生平事迹的叙述也最详尽。开篇就以梦等神秘事件的写法,强化文天祥的使命感,也借以表达该传的象征意义。该传不仅有助于对文天祥的了解以及《文天祥全集》的订正,也有助于深入理解清代中朝关系。 

关键词 朝鲜王朝 洪启禧 文天祥 文山先生详传 尊周思明  

  

19世纪朝鲜哲宗时期的王权运作与对华关系 

  

黄 修 志 

内容提要 19世纪,朝鲜王权面临空前的内外危机,这在哲宗时期尤为显著。内政方面,安东金氏全面控制了哲宗国王,登上势道政治的顶峰。面对诸多不堪的“往事”,哲宗在安东金氏主导下采取诸多重构家族历史的举措,包括删改档案记录、赴京辩诬祖父罪行、辩诬太祖事迹、修改家族谱牒、追尊金氏先祖等,以巩固哲宗的王权合法性和安东金氏的执政名分。对华关系方面,清朝正值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朝鲜产生强烈冲击,哲宗积极搜集关于“贼匪”“洋夷”的情报,加强与清朝的联系,从而形成坚实的“奉清”“尊清”观念,使“小中华”思想发生重要转变。因此,哲宗时期的王权运作与对华关系,体现了一些关键问题:朝鲜对华关系由内部的权力运作机制决定,官方史学成为王权与各方势力的竞技场,势道政治的本质是地方精英对中央和王权的挑战,东亚王权在面对历史与他者时总有合法性焦虑和多面性策略。 

关键词 朝鲜哲宗 安东金氏 势道政治 史册辩诬 对华关系 

  

  

律法与新民:《申命记》与加洛林时代的共同体想象 

  

刘寅 

内容提要 圣经旧约经书《申命记》在加洛林时代不同层面的共同体想象和秩序规范建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萨利克法典》百条本序言借助《申命记》的“神恩—特选民族”话语表达对法兰克民族的称颂,体现了丕平政权对内外时局的舆论回应。将《申命记》中“特属之民”的身份运用于法兰克人的做法,很可能源自罗马教宗。卡特伍尔夫和约纳斯等以《申命记》中对统治者的训示劝谕加洛林君主履行“对上帝之民确立上帝的律法”的职责。查理曼时代的条令中对《申命记》律法的运用反映出通过改革打造以“神命君主—基督之民”为基本结构的加洛林基督教政治的努力。对编撰于9世纪初里昂的佚名注释的分析表明,在国族层面之外,《申命记》也被加洛林地方教会用于构建以“教士—信众”为主轴的基督教教牧秩序。对部分《申命记》律法字面义权威的强调,强化了基督教共同体生活的神圣认同。 

关键词 加洛林时代 《圣经·申命记》 查理曼 法兰克人 共同体想象  

  

  

巴格达翻译运动中的希腊哲学和医学——希腊-阿拉伯学的学术史考察 

  

林 丽 娟 

内容提要 在西方文明史上,公元8-10世纪的巴格达翻译运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它保存和发展了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又将其再度传回欧洲,对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有深远影响。希腊-阿拉伯学领域即以这一运动中诞生的古典希腊作品之中世纪阿拉伯语译本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希腊-阿拉伯学主要研究成果的学术史考察需要特别以希腊哲学和医学著作为重心。希腊-阿拉伯学的研究进展不仅对于希腊学、阿拉伯学和叙利亚学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也为诸多相关领域如古代晚期研究、中世纪研究、拜占庭研究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巴格达翻译运动 希腊-阿拉伯学 希腊哲学 叙利亚学 亚里士多德 

  

《世界历史》2022年第1期

查看详细

 

  

·历史叙事与历史记忆的构建· 

  

纪念碑与李维的视觉化叙事策略/王悦  

约翰·西利、爱德华·弗里曼的古今比较及其帝国观念/施华辉  

从殖民主义到民族主义:殖民统治时期关于阿卜杜·卡德尔的历史记忆建构/慈志刚  

  

 

 

·公共卫生与国家治理· 

  

近代早期英国国王主导下的烟草管制/李静 张晓华  

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王广坤  

  

 

 

·亚洲史· 

  

前殖民时期缅甸女性在双重社会体系中的身份与地位/左娅  

利用、防范、妥协:占领期盟军对日本宗教行政机构改革/罗敏  

  

 

 

·美洲史· 

  

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对美国海洋自由观的重塑及其历史影响/曲升  

20世纪50年代的罗森堡案与美国自由民主理念的窘境/李昀  

  

 

 

·古代史· 

  

托勒密二世税制改革与埃及的“希腊人”/戴鑫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孙剑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容摘要 

 纪念碑与李维的视觉化叙事策略 

 

王悦 

内容提要 辨析李维文本中“monumentum”的具体含义有助于拓宽对纪念碑含义的传统解读,从罗马的社会文化、历史信息来源、作者的撰史主旨等方面分析李维关于纪念碑的描写,说明李维的叙事形式与叙事内容和谐统一的关系。李维善于将相关的城市地理坐标和建筑景观穿插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记述中,结合对这些纪念碑的探源来营造历史场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地一物与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相辅相成,真切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达到了视觉化叙事的效果。李维参考的各种纪念碑既为罗马历史的保存提供了视觉证据,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李维记述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他笔下的这些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让人们回望过去,回想历史,联系当下,体现出唤醒罗马人民族精神的道德规诫用意。 

关键词 罗马共和国 历史记忆 视觉化叙事 纪念碑 李维 建城以来史  

  

约翰·西利、爱德华·弗里曼的古今比较及其帝国观念 

  

施 华 辉 

内容提要 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的英帝国问题讨论中,基于古典历史诠释的古今比较介入其中,为论证英帝国统治合理性及构想英帝国发展方向提供新的依据。其中,罗马帝国与古希腊殖民化的历史被用来支持两种帝国观念。约翰·西利和爱德华·弗里曼分别是两种帝国观念的代表:前者通过使用“罗马类比”,证明了英属印度存在的合理性,并认为未来的英帝国是一个统一的世界国家;后者基于类比古希腊殖民化的历史,强调英帝国应当发展成松散的联盟体系。历史观念的差异,尤其是对古今关系的不同认识是两位历史学家在思考英帝国问题时运用不同历史类比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英帝国 古今比较 帝国观念 约翰·西利 爱德华·弗里曼 

  

从殖民主义到民族主义:殖民统治时期关于阿卜杜·卡德尔的历史记忆建构 

  

慈 志 刚 

内容提要 阿卜杜·卡德尔是19世纪中东地区苏菲主义教团反殖民主义的代表人物,他领导了阿尔及利亚早期的抗法斗争,并进行了创建现代国家的努力。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从不同的政治立场建构关于阿卜杜·卡德尔的历史记忆。在殖民主义历史叙事中,阿卜杜·卡德尔的形象经历了从传统的东方学叙事向服务于殖民统治的知识重建的转变,其本质是殖民霸权对殖民地社会历史文化的重塑与改造。在民族主义历史叙事中,关于阿卜杜·卡德尔的历史记忆经历了从民间传说到政治化的过程,并且在与殖民主义的政治互动中,成为民族主义话语的核心。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在建构关于阿卜杜·卡德尔的历史记忆上,都经历了从个体回忆到集体回忆的演进,但二者在政治内涵上存在本质差异。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对阿卜杜·卡德尔历史记忆建构的不同轨迹,恰好诠释了殖民地社会发生的最深层次变革,即西方殖民主义的衰落与本土民族意识的觉醒相伴发生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 阿尔及利亚 阿卜杜·卡德尔 殖民主义 民族主义 历史记忆  

  

近代早期英国国王主导下的烟草管制 

  

李静 张 晓 华 

内容提要 近代早期英国社会面临着民众过度吸食烟草、外国烟草长期占据本土市场、荷兰人垄断英属殖民地烟草采购与运输等问题。英国统治者认为烟草关乎民众身体健康、国家财税、殖民地开发以及国际竞争,有必要将其纳入国家治理范畴。到17世纪中叶,英国针对烟草种植、采购与运输、零售、吸食等方面制定出一系列管制措施。英国烟草管制是国家层面对新兴商品进行管制的经典案例,从侧面展示出社会转型背景下国家治理政策与方式的调适。国王凭借不断扩张的权力,推行并改进管制政策。也正是因为国王的主导以及为满足王室财税需求,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以国王与专利者利益为中心的垄断性质的烟草管制形式,这切实反映了近代早期英国国家治理的另一种面相。 

关键词 英国王权 烟草管制 财税制度 王室敕令 国家治理 

  

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王 广 坤 

内容提要 19世纪中后期,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英国政府全面介入卫生管制,注重立法规范与制度建设,先后通过创建卫生总署、枢密院医务部与地方政府事务部等机构统筹管理公共卫生,最终构建出一套以地方政府为核心、辅以中央政府监督引导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由偏重环境卫生和医疗服务的集权掌控转向中央政府指导下地方政府科学管理的行政分权,体现出英国政府能顺应城市化、工业化的需要,把握住医疗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机遇,通过改革公共卫生管理范式完善社会管理制度。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众身心健康,推动了社会发展与国家实力提升,既有利于其殖民扩张,也对殖民地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深远。 

关键词 英国公共卫生 卫生总署 医疗服务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查德威克  

  

前殖民时期缅甸女性在双重社会体系中的身份与地位 

  

左娅 

内容提要 缅甸女性的社会身份问题是东南亚女性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曼荼罗体系还是佛教体系下,早期缅甸社会在对待女性的态度上都有明显的张力。这种张力容忍了两种对立态度的同时存在:一方面,这两种体系都能有效地压制女性在这两类体系中的社会地位及权力,使她们无法成为缅甸社会中的主流群体;但另一方面,这两种体系都给予了女性群体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让她们能够部分参与社会实践与宗教活动。显然,这两种对立态度在进行着紧张与松弛之间的调和,并成为边缘群体身份构建的准则,由此构成缅甸女性边缘流动的身份特性。 

关键词 东南亚史 缅甸女性 曼荼罗体系 佛教体系 双重特性  

  

利用、防范、妥协:占领期盟军对日本宗教行政机构改革 

  

罗敏 

内容提要 占领时期盟军对日本施行间接统治,通过日本官僚系统推行“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但改革实践证明将日本官僚当作技术工具加以利用的政策过于理想化。在宗教领域改革中,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民间信息教育局对文部省宗务科实际上采取了利用与防范相结合的政策,在废除与保留宗务科之间多次反复,呈现“钟摆化”特点。间接统治对日本官僚虽然具有强制约束力,但占领政策与官僚自身利益相冲突,因此占领前期文部省官僚扮演了被动合作者的角色。占领后期受冷战格局影响,盟总与日本官僚的对立性减弱,民间信息教育局也做出妥协,面临被废除危机的文部省宗务科最终得以保留。 

关键词 战后日本 盟总 民间信息教育局 神道指令 宗教行政机构改革  

  

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对美国海洋自由观的重塑及其历史影响 

  

曲升 

内容提要 在海洋自由政策观念陷入分裂和战争来临的形势下,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因势利导,实现了对美国海洋自由观的全面重塑,即在国家国际角色定位上实现了从中立国到交战国再到世界领袖的转变,在利益意涵界定上实现了从狭窄的海上私人财产豁免原则到广泛的航行自由原则的拓展,在具体政策实践上实现了从反对潜艇战到实施潜艇战的逆转。这种语境重塑和政策行动转变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历史影响,不仅有助于美国取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而且适应了战后美国国际角色定位、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的变化,开辟了将“军事航行自由”确立为美国海洋自由政策核心诉求的道路。但无论海洋自由原则如何被改造和重塑,其服务于美国自身利益的目的和本质不会变,其单边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底色不会变。 

关键词 富兰克林·罗斯福 海洋自由 航行自由 中立法案 无限制潜艇战 

  

20世纪50年代的罗森堡案与美国自由民主理念的窘境 

  

李昀 

内容提要 1951年,美国政府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以间谍罪判决罗森堡夫妇死刑,引发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罗森堡案折射出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人内心深处的焦虑与恐惧,反映出社会各界人士在如何确保法律的公平与公正,保障国家权力行使的正当性,以及维护公民权利和国家声誉等问题上的思考与实践。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罗森堡夫妇执行死刑,体现出冷战意识形态强大作用下所形成的政治偏执性取向。该判决的执行非但没有达到彰显美国对苏联“强硬形象”的目的,反而导致西方部分国家对美国自由理念和“领导地位”产生质疑。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冷战初期美国所宣扬的自由、民主、法制等理念与现实政治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关键词 冷战 美国政治文化 罗森堡案 自由民主 麦卡锡主义  

  

托勒密二世税制改革与埃及的“希腊人” 

  

戴鑫 

内容提要 族群变迁是希腊化时代研究的最重要问题之一,西方学界对于希腊人与埃及人是否融合莫衷一是。近年来出版的纸草文献表明,托勒密二世在税制改革中划分出了拥有特权的“希腊人”,其中隐藏了希腊化的埃及人,或可称为“特权希腊人”。然而,学界将税制改革和族群变迁分开研讨,或专注于讨论税制改革在王国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或单独考察希腊人或埃及人个体的族群认同。事实上,税制改革是“希腊人”特权群体形成的必要条件,官方文书中希腊人身份登记、免税权、职业特权等构成了埃及特权希腊人的必备要素。在制造特权希腊人的过程中,托勒密二世提升了希腊人的社会地位,推进了埃及的希腊化,同时也将埃及社会分割为不同阶层,埋下了“族群”冲突的隐患。 

关键词 托勒密二世 税制改革 希腊人 希腊化埃及 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