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2022年第4期
2023-03-29
·特稿·
中华文明生命力传播力及其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李国强
比较文明学视域中中华上古文明的思想文化特质 /王震中
·历史视域中的种族主义与族裔矛盾·
“科学种族主义”的形成及其在大西洋知识共同体中的演变 /孙一笑
大国竞争与种族主义的交织:1922年“小泽孝雄诉美国”案及其影响 /潘米奇
工作竞争与文化差异:美国非裔与亚裔的族裔矛盾(1860-1924) /王心扬
·日本江户时代的政治与文化·
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大名权力演进及其影响——以德岛藩为中心的考察 /许文英
江户儒者“王霸之辨”诠释中的“位”“道”之争 /侯雨萌
·欧美史研究·
1812年英美战争中的太平洋因素与美国早期亚太政策的缘起 /邓超
阿登纳时期联邦德国对民主德国的经济政策(1949-1963) /王超
·学术史研究·
20世纪美国非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刘少楠
旧史新编:约尔达内斯、保罗与中世纪早期罗马历史书写的新起点 /康凯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孙剑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容摘要
中华文明生命力传播力及其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李 国 强
内容提要 中华文化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锤炼出“融同化异”的坚韧特性,它以道为统,以儒为基,以天人合一为根本理念,以大一统为政治文化主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以求变革新为鲜明品格,以天下大同为崇高理想。中华文明不仅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滋补本民族文化血脉,还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传递出独有的“智慧之光”。正是在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融合会通中,中华文明创造了延绵五千多年从未中断的辉煌奇迹,塑造了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为人类文明事业做出不朽功绩,为我们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探索促进人类文明交流的内在驱动力,深化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益而丰厚的历史滋养。
关键词 中华文明 世界文明 融同化异 交流互鉴 人类命运共同体
比较文明学视域中中华上古文明的思想文化特质
王 震 中
内容提要 推动比较文明学的建立,有助于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所讲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比较文明学属于学问之“学”与学科之“学”的结合。其内涵,有上古社会文明起源和形成阶段的中外比较,也有之后的各个历史阶段的中外比较,以及当代中外文明的互鉴与比较;既可以对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进行比较,也可以进行专题比较。可比性是比较文明学的关键。找准可比性,并在比较时从现象深入到实质,这才是高明的、科学的。文明的比较和互鉴是以相关文明特质的认识为基础的,比较文明学也要在对所比较对象的特点特征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因此,要推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首先要对中华上古文明思想文化特质有全面的把握。中华上古文明思想文化的特质主要包含宇宙观、天道观、伦理观、德政观、礼义教化观、对立统一观、“大一统”观等方面。
关键词 比较文明学 中华上古文明 宇宙天道 伦理德政 礼义教化 大一统
“科学种族主义”的形成及其在大西洋知识共同体中的演变
孙 一 笑
内容提要 “科学种族主义”源于大西洋知识共同体对人类起源与人种演变问题的研究。他们根据自然史的物种分类方法,按照不同人种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划分人类族群。这种理论伴随着“种族”概念的建构,反映了欧洲大国推行殖民统治的政治需求。18世纪启蒙时代的欧洲学术界对人类族群分类问题的思考,推动了以肤色评判种族优劣的种族主义取向在科学研究中的发展,代表性理论就是布丰的“退化论”,它标志着“科学种族主义”的初步形成。19世纪之后,“退化论”在西方学术界发生异化,吸收了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发展为以“文明”程度区分种族差异的“文明优劣论”。此后,美国的人类学家综合了“退化论”中的生物属性与“文明优劣论”中的文化属性,强调“多祖论”的种族主义,成为美国种族主义者进行种族压迫的理论工具。
关键词 科学种族主义 大西洋知识共同体 退化论 文明优劣论 多祖论
大国竞争与种族主义的交织:1922年“小泽孝雄诉美国”案及其影响
潘 米 奇
内容提要 19-20世纪之交,美国本土主义盛行,外来移民,尤其是亚洲移民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获得美国“公民权”的机会几乎被从移民法律层面完全封堵。1914年秋,日裔移民小泽孝雄希望利用法律规定的模糊性缺口,即日本人也可被视为浅肤色的“白人”而有资格入籍,试图为日裔移民的入籍打开一线生机。但是,该案在地方法院层面和最高法院层面均遭驳回。该案的败诉,不仅是法理层面的问题,还受到美国国内基于种族偏见的本土主义排外思潮以及美国对地缘政治敌手日本提防的影响。日裔移民明知阻力巨大却依旧上诉,除了争取个人实际权利外,也与争取种族平等的宏大时代主题息息相关。该案不仅加速了法律层面美国排斥亚裔移民的进程,也加深了日本对美国的仇恨,在思想与情感上为日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关键词 美国移民史 小泽孝雄 种族主义 美日关系 公民权
工作竞争与文化差异:美国非裔与亚裔的族裔矛盾(1860-1924)
王 心 扬
内容提要 族裔矛盾是美国史研究领域中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不过,迄今为止,大多数学者主要关注白人社会对有色人种的歧视,鲜有探讨少数族裔之间关系的著作,令我们无法看到美国历史上种族关系的完整画面,甚至会误认为美国的种族关系就是“白种对有色人种”的二元对立关系。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非洲裔以本土人、基督徒和美国公民的身份对亚裔抱着排斥态度。两个族裔之间的工作竞争固然是导致非裔排斥亚裔的直接原因,但白人社会将中、日移民打造成文化上的“他者”也助长了非裔的排亚情绪。虽然白人居于美国种族秩序的“顶端”,而非裔和亚裔居于“底端”,但由于后两个族群也相互排斥,遂形成了亚裔、欧裔和非裔之间的三角关系。其中,白人对非裔和亚裔的排斥属于种族主义性质,非裔在排斥亚裔时主要是强调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因素,反对从“种族”和“肤色”的立场排斥亚裔。因此,虽然美国非裔对亚裔的排斥反映出族裔矛盾,但它不属于种族主义性质。
关键词 美国种族关系 非裔 亚裔 族裔矛盾 白人社会 工作竞争
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大名权力演进及其影响——以德岛藩为中心的考察
许 文 英
内容提要 宽永期(1624-1643)以降,随着“家老合议制”在各藩的确立和发展,江户时代前期乾纲独断的大名逐渐远离藩政,最终造成“家老专权”的政治局面。18世纪后半期以后,严重的财政危机和阶级矛盾的激化,使得江户时代后期出现一个藩政改革的热潮,涌现出了一批致力于政治改革,被后世誉为“明君”的大名。在这一过程中,诸多藩产生了藩主和家老间的权力博弈。以德岛藩第十一代藩主蜂须贺治昭为例来看,此时没有任何权力基础的大名仅凭一己之力,难以从门阀家老层手中夺回藩政主导权并领导改革。主持幕府“宽政改革”的老中松平定信为了消除幕藩体制开始出现的解体危机,支持大名亲理政务,积极为大名重掌藩内实权提供助力。江户时代后期大名重掌实权的历史作用在于:刷新藩内权力结构,为施行藩政改革创造条件;为中下级武士打破身份制度限制进入政权中枢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江户幕府 德岛藩 蜂须贺治昭 家老 藩政改革
江户儒者“王霸之辨”诠释中的“位”“道”之争
侯 雨 萌
内容提要 江户儒者在诠释“王霸之辨”时特别关注王与霸在性质上到底是指“位”而言还是指“道”而言这一问题。伊藤仁斋解读王霸时没有明确区分“位”“道”,招致了后学的批判。荻生徂徕以“道”论孟子的王霸,太宰春台以“位”论孔子的王霸。薮孤山用区分字音和字义的方式,将“‘位’层面的王霸”和“‘道’层面的王霸”分开论述。冢田大峯结合历史背景,将王霸细分为“春秋时代指‘位’而言的王霸”和“战国时代指‘道’而言的王霸”。藤泽东畡为证明日本皇统的“优越性”,批评孟子指“位”而言的王霸,赞扬孔子指“道”而言的王霸。吉田松阴为劝统治者推行仁政,推崇注重内在修养的、指“道”而言的王,贬斥追求外在事功的、指“位”而言的霸。
关键词 江户儒学 王霸之辨 位与道 伊藤仁斋 荻生徂徕
1812年英美战争中的太平洋因素与美国早期亚太政策的缘起
邓超
内容提要 1812年战争爆发前,英美两国在太平洋地区商业利益的消长是两国竞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英在太平洋地区的贸易冲突使1812年战争具有了明显的“太平洋特征”,成为美国历史从大西洋走向太平洋的主要推动力量。战争进程中,美国军舰第一次进入太平洋与英国皇家海军对抗,并对马克萨斯群岛实施了短暂的兼并,这是其在太平洋地区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武力兼并事件。这次行动最终遭遇失败,表明美国此时在太平洋扩张中有心无力的现实,迫使其将扩张的重点调整为大陆方向,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得失,可视为日后大规模扩张的先声。这场战争结束后,美国对国家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尤其是军队职业化,提升了国家自信,明确了国家发展方向,有力提升了美利坚民族认同,更为美国争得了长期有利的外部环境。这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一个新的太平洋国家的崛起,对太平洋地区现代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 1812年战争 太平洋世界 美英关系 地缘政治 亚太政策 埃塞克斯号
阿登纳时期联邦德国对民主德国的经济政策(1949-1963)
王超
内容提要 1949年至1963年,受美苏冷战和阿登纳政府“实力政策”的影响,联邦德国对民主德国的经济政策存在明显的矛盾性。一方面,联邦德国秉持“一个德国”原则,主动同民主德国进行贸易,以此作为连接德国两部分的纽带,同时用于保障西柏林经济安全。1953年“6·17”事件发生后,联邦德国还向民主德国提供经济援助来缓和关系。另一方面,联邦德国又在同民主德国的贸易中设置一些限制,还以经济制裁来应对苏联和民主德国对西柏林通道的干扰。虽然阿登纳政府对民主德国的经济政策旨在缓和两德间的政治对立,然而经济限制、经济制裁又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它的“缓和”功能。尽管如此,阿登纳政府对民主德国的经济政策仍是其德国统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政策的经验教训为随后几届联邦德国政府所吸取。
关键词 联邦德国 民主德国 阿登纳政府 德国统一政策 柏林协定
20世纪美国非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刘 少 楠
内容提要 美国的非洲研究在20世纪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巨大发展,也成为美国区域国别研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非洲研究在20世纪的发展史既是美国国内种族现实的动态映射,也是冷战期间美国国家战略的产物,同时还是美国非洲研究学者群体不断自我反思革新的历程。虽然美国的非洲研究最早在20世纪上半叶兴起于传统黑人大学并由非洲裔学者主导,但在冷战开始后,日益成为显学的非洲研究却逐渐被得到美国政府和私人基金会支持的传统白人大学和白人学者所控制。面对美国非洲研究协会高度封闭和向白人学者倾斜的权力结构,非洲裔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末民权运动的背景下向其发起挑战,最终使得该协会让步和分裂。此后,美国非洲研究协会和主流非洲研究学者开始反思,并在正视国内种族矛盾和非洲现实需要的前提下进行改革。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非洲研究逐渐走向开放多元。
关键词 美国非洲研究 传统黑人高校 种族矛盾 美国非洲研究协会 国防教育法
旧史新编:约尔达内斯、保罗与中世纪早期罗马历史书写的新起点
康凯
内容提要 长期以来,研究者将中世纪早期的罗马历史作品看成古代罗马史家作品的粗糙汇编,认为它们缺乏研究价值。然而,近年来对中世纪抄本数量的研究表明,罗马历史是中世纪史家及读者最感兴趣的题材之一,这一现象值得反思。哥特人约尔达内斯和伦巴德人保罗的民族史作品广受学界的关注,但与之密切相关的两部罗马史作品则受到忽视。作为中世纪最早的两部拉丁语罗马史著作,这两部作品存在着诸多基督教史学的共性,两位史家都有着相似的蛮族和基督教身份,然而他们各自的罗马教会与君士坦丁堡立场,使他们笔下的罗马历史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他们对罗马历史的不同解读展现了中世纪早期地中海世界政治、宗教、地域身份认同上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同时也表明,中世纪早期史料中对罗马历史的关注和解释往往是史家对其所处时代问题的回应,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中世纪早期 罗马史 多元化视角 约尔达内斯 执事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