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地区局势与巴勒斯坦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世界历史所召开

2016-12-08

  为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对巴勒斯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于2016年11月19日召开了“地区局势与巴勒斯坦问题”学术研讨会,来自新华社、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西北大学、郑州大学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北京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多名研究生与会。巴勒斯坦驻华大使馆的两位外交官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研究员

  会议由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研究员致开幕词。他指出,作为中东的核心问题之一,巴勒斯坦问题十分复杂,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巴勒斯坦问题的理解,也有利于我们对中东整体局势的认识。


新华社驻巴勒斯坦记者刘立伟

  在会议的第一部分,新华社驻巴勒斯坦记者刘立伟以《中东动荡背景下的巴勒斯坦问题》为题,做了主题报告。他利用大量图片和新华社驻巴勒斯坦记者高路专门为会议录制的视频资料,展示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最新情况,探讨了巴以关系、以色列定居点建设、巴勒斯坦难民、约旦和西岸和加沙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和重建、中巴关系等问题。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周燮藩研究员

  会议的第二部分是地区局势观察。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周燮藩研究员深入辨析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概念。他认为,西方的“原教旨主义”概念与现代伊斯兰思想的实际内容并不相符,因此用“伊斯兰主义”的提法较妥。极端伊斯兰思想仅仅是少数极端分子的政治乌托邦主义趋向绝望的表现,同时也是美国等国际力量的实用主义策略所促成的。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黄民兴教授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黄民兴教授探讨了中东剧变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他将中东剧变划分为五个阶段,总结了中东剧变的七大特点。他指出,在中东剧变中,虽然民众和许多组织都要求进行深入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改革,但大多数都没有实质性进展。虽然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形势暂时稳定了,但许多深层次问题并没有解决,出现新爆发点的可能性依旧存在。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李维建副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李维建副研究员解读了当代赛莱菲耶运动的兴起。他指出,赛莱菲耶主义是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一大代表,也是认识中东社会的一扇窗。当代赛莱菲耶主义强调对伊斯兰传统的重新理解,实质是表现为宗教形式的社会改革运动,但其中的某些极端思想并不能解决问题。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约旦籍研究生林娜

  会议的第三部分是巴勒斯坦问题研究。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约旦籍研究生林娜介绍了在约旦的巴勒斯坦人。作为巴勒斯坦人的后裔,她对巴勒斯坦人的生活和处境有着切身的体会。通过介绍约旦随处可见的“生活之苦”漫画、达尔维什的诗歌以及小说《重返海法》,展现了巴勒斯坦人对和平和故土的向往。


博联社总裁、国际问题专家马晓霖

  博联社总裁、国际问题专家马晓霖梳理了自老布什任总统以来美国的巴勒斯坦政策演变,并展望了特朗普任职后的巴勒斯坦政策。他认为,从小布什开始,由于反恐问题的出现,巴勒斯坦问题逐渐复杂化;奥巴马时期,由于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收缩,巴勒斯坦问题彻底被边缘化;特朗普上台后,巴勒斯坦问题的前景将会更加黯淡。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姚惠娜副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姚惠娜副研究员介绍了巴勒斯坦的地方政府制度,分析了巴勒斯坦地方选举的前景。她指出,地方政府建设和地方选举是巴勒斯坦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内容。但在分裂的政治条件下,地方选举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哈马斯和法塔赫之间达成共识,才能够建立真正的民族统一政府,为未来的民主进程铺平道路。


巴勒斯坦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Amjad A. Y. Khamayseh先生

  巴勒斯坦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Amjad A. Y. Khamayseh先生在发言中感谢与会学者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关注。

  姚惠娜做了大会总结发言。她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支持,提出,受国际和地区局势影响,巴勒斯坦问题日益边缘化,但我们的学术不应忽视对巴勒斯坦的研究。

(作者: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研究生 秦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