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十年中国世界史研究发生了里程碑意义的转变:回顾和展望
2023-08-29
新时代十年,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建起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中,中国史学与时代同行,加快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坚实步伐。建构中国史学自主的世界史知识体系,是基于对100余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深刻把握,是对时代潮流、时代呼唤的深刻洞察和体悟。
一、新时代十年中国史学的伟大变革
新时代十年,中国历史科学“加快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推动中国世界史研究发生了里程碑意义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马克思历史理论中国形态的构建。“马克思历史理论的中国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 马克思历史理论中国形态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它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其特点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决定了建构马克思历史理论中国形态的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认识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
其二,是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史学有机结合,对中国传统史学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代中国历史科学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凸显了其根脉传承的史学史意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是古老的中国史学的现代形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民族的智慧、民族精神源源不断地融入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理论创新的内在逻辑,开辟了理论创新的现实道路,推动着中国史学观念的更新。人们更真切地认识到马克思历史理论,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史学有机结合,实现了对传统史学革命性变革,使之在新时代与时俱进,超越时空,有机地融入当代中国历史科学发展的洪流中。
其三,是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整合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等方面研究力量,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历史学科融合发展,新时代的“新史学”呼之欲出。 古今中外的史学发展史清晰地表明:社会大变革时代,一定是历史科学大发展时代。如果说二战后国际史坛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传统历史学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出现了一批历史学横断学科;新时代中国“新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则是从历史学科融合发展中,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的辩证结合中,作为唯物史观新的增长点的“大历史观”应时而生,在中国史学界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二、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新时代十年,中国历史科学“加快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推动中国世界史研究发生了里程碑意义的转变。这一转变不是自发实现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中华民族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伟大变革中,广大世界史工作者长期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的结果。恢宏巍峨的中国历史科学大厦,留下了历代世界史学者的学识、智慧、汗水、青春和生命。作为普通一兵,这里也有我为其搭砌的一砖一瓦。为使中国历史科学大厦更加会辉煌壮丽,我们就中国历史科学“加快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尽己所能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20年前,即2003年3月11日,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上发表文章《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史研究——对当代中国世界史研究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的思考》。文章的主题如下:
“中国世界史研究的真正动力,在于对当代中国、当代世界复杂的现实问题的思考。因此,要独立地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和思考,就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寄希望在别人的概念体系中得到阐释。不能离开了别人的命名系统就寸步难行。如果只知道是在研究‘世界史’,而忘记了自己首先是中国人,那将是十分悲哀的”。
“中国人应该写出自己心灵中的世界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讨论这些问题尤其重要,我们不是去适应强势文化国家的全球化模式,以及这一模式在史学领域中所体现出的种种规范;也不是去抵制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拒绝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中的积极内容,而是要主动地、自觉地、理所当然地积极参加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建构有中国风格和特点的新的世界史研究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中去。它首先应该实现的是当代中国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目标”。
2005年—2009年,阿克塞尔・施罗德等主编5卷本《牛津历史著作史》(10册)在英国出版(中文版2021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其中第5卷下册介绍了这篇文章,西方史家已经认识到,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将彻底结束欧美中心主义的影响,致力于建构新的中国的世界史体系。但他们同时又认为,中国学者虽然提出了这个问题,但“直到现在为止,这一问题仍未等得到解决”。[(德)阿克塞尔・施耐德等《牛津历史著作史》第5卷下,上海三联书店2021年,第825页。]从那时起,我继续关注这个问题,如2013年我曾撰写《努力建设中国史研究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发表在历史研究所主办的《历史学评论》创刊号上。
新时代十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不可逆转,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有力地推动着加快建构中国历史科学自主的知识体系。2016年5月17日,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2019年1月2日,习总书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再次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2022年4月25日,习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为加快建构中国历史科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新时代十年,我发表了50多篇文章,从不同视角探讨建构中国史学自主的知识体系问题。2019—2021年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撰写的4篇文章,可为代表:
——《批判与建构:新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19年第4期)提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史学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新中国史学迈出的第一步,是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和建设开始的。中国史学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同时广泛汲取中国传统史学和外国史学一切有益的理论成果,在实践中推动新中国史学持续发展。新中国史学理论研究表现出的规律性内容,是“批判与建构”的辩证统一。没有批判就没有建构,反之也如是。彻底批判、摒弃、清除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观及其影响,是新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历史科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提出;中国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在唯物史观指引下,中国历史研究70年硕果累累。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坚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呼唤着“新史学”,加快构建中国历史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上日程。中国史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它的大繁荣、大发展。
——《马克思历史理论中国形态的构建 1949—2019》(《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7期;《新华文摘》2019年10月全文转载)提出:马克思历史理论的中国形态,是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而非“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历史理论。马克思历史理论中国形态构建过程,亦即马克思历史理论中国化、民族化、实践化的过程。马克思历史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广大史学工作者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从以往对马克思历史理论基本原理模糊的、不确切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文化选择》(《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1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021/6)提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云激荡,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应运而生。它是中华民族伟大觉醒的产儿,其萌生、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对中国传统史学深刻变革的文化选择过程。这既是对中华民族前途的选择,也是对中国传统史学继承、创造、创新的选择。中国传统史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生成的沃土,而非已逝的凝固之物。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史学有机结合,揭开了中国史学发展的崭新一页,成为古老的中国史学的现代存在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它承载着新的使命,在新的文化选择中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2019年,北京大学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专项课题研究项目《新世界史纲要》,探讨我国自己的世界史知识体系,为书写中国风格的世界史教科书搭建框架,向国人传播正确的世界史观。现在课题已经结项,《新世界史纲要》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人应邀参加课题组,撰写第一章《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书稿明确指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形成的,其概括性的经典表述是:“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页。]这一理论和马克思的新的世界观的阐发密切结合在一起,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和唯物史观形成的历程一致。《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较系统地阐释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而且也是马克思提出“世界历史”理论的第一文本。
1964年,吴于廑在批判“欧洲中心论”把世界分成“文明的欧洲和落后的非欧洲”, 用欧洲的价值观念衡量世界时,开始提出“整体史观” 思想,其理论渊源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其理论要点是:“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方面和横向发展方面”。“纵向发展”,指五种社会形态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但它并非是一个机械的程序。“不同民族、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的多样性,和世界历史的统一性并非互不相容的矛盾”。“横向发展”,“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吴于厪:《世界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第27、28、30页。]“整体史观”的提出,对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具有里程碑的开拓意义。
三、在完成新的文化使命中,加快建构中国史学自主的知识体系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时说: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对任何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都要从历史的认识和分析着手。“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也是当代中国历史科学崇高的历史使命。广大史学工作者牢记习总书记“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的教导,使命在肩,为建构中国史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开始了新的征程。
首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历史研究。历史观是世界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历史研究的核心问题。不同的历史观决定着历史研究不同的方向、路径和结果。当代中国历史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飞跃,是一严整的理论体系。其丰富的内容之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中国形态的构建,这一构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突出表现为体系性理论范式与知识性体系的辩证统一,尊重事实、尊重历史规律、尊重历史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是“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基础和伟大实践的指南。
其次,坚定担当使命,实现历史研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风雨同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9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20页。]这就是说,研究历史的目的,首先是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不断深化历史研究,才有可能清醒地洞察现实和未来,指导无产阶级争取人类解放的伟大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2015 年 8 月 23 日)]正是历史的昭示,使我们认识到今天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始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余年所走过的路,更深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苦难辉煌的文明史。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历史,重视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他有着深远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和深邃的历史思维,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不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再次,整合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等方面研究力量,推动历史学科融合发展。这是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必经之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历史进入崭新发展阶段,历史视野急遽开拓、历史研究的领域迅速扩大,加快了史学与自然科学及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融,出现了一系列历史学新的分支学科,如历史社会学、文化史学、人口史学、心智史学、心理史学、新经济史学、新政治史学、口述史学、计量史学、比较史学等,是时代使然。中国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部分,其研究成果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的重要的战略资源。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历史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同样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
(于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