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复旦大学教授欧阳晓莉作“两河流域早期的神庙奉献物”的学术讲座
2025-11-13
2025年11月6日上午,复旦大学欧阳晓莉教授应邀在世界历史研究所作“两河流域早期的神庙奉献物”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比较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术机构的十余位师生参加了本场讲座。

在两河流域早期,神庙中出现了形式繁多的奉献物,包括吊坠、玛瑙珠饰、石雕像、滚筒印章与各类串珠等。传统西方研究以目录式研究、考古类型学研究为主,欧阳教授则利用文献资料对神庙奉献物进行考察,包括神庙的收据、支出凭证、存货清单、收支总账等文书。这些泥板文献显示,神庙对奉献物有一套严格的管理流程,包括登记、储存、核查与再分配等环节。通过精细的财物控制与资源运作,神庙不仅维持其宗教职能,也逐步积累起巨额财富。与税收交给中央不同,奉献物保留在地方,由此体现出地方自治和中央集权之间的微妙平衡。
欧阳晓莉的讲座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激发了与会人员参与讨论的热情。大家围绕中央集权的特征、古代世界的帝国及其统治机制、私有经济、权力象征物等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早期国家的治理逻辑和经济体系的理解。
【王超华 供稿;温静 校对;梁展 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