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罗文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世界历史研究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2021-09-08

 

    

      辛丑七月的北京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我们汇聚在雄伟的中国历史研究院鼎堂厅,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世界历史研究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谨代表世界历史研究所,对在百忙中拨冗赴会的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众所周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第二年腐朽没落的清朝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奋起反抗。120年后的北京乃至整个中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立起来到富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古老中国也从积贫积弱、四分五裂的落后国家转变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大国,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且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是什么原因和力量导致中华民族和古老中国发生这种历史性的巨变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世界史在中国的兴起与近现代中国的变迁相适应,经历了一个艰苦探索、曲折发展的过程。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编译《四洲志》、《海国图志》,揭开了近代中国世界历史研究的序幕。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世界历史研究和教学深受欧美的影响,对以西欧为中心编纂世界历史的方法习以为常,大学历史系也通行讲授西洋史、断代史和以西方国家为主的国别史、专门史,很少以科学的、系统的、整体的眼光和方法进行世界历史的研究和教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界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和讲授世界历史。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世界历史研究和学科建设迅速拓展和深化。进入21世纪,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体系变成“热门”话题,引起世界史学界对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证、整体与个案的关系问题的争论。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世界史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希望这次学术研讨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一百多年来中国的世界历史研究的历程、成果和经验进行比较全面的回顾和前瞻,推动世界历史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世界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而不懈探索和大胆创新。 

      最后,祝本次学术研讨会开得圆满成功,取得丰硕成果!祝与会的领导专家和学界同仁身体家庭、工作顺利! 

   (罗文东,世界历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