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金尧:在“世纪尺度”下看当今世界之变局
2021-02-25
一、 “大变局”论断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对于世界格局的变化有了新的认识。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关于“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讲话指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2017年10月18日的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随后,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参加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与会使节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明确提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论断。他说,要“正确认识当今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都讲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论断现在已写入党和政府的报告和文件中,成为党和国家的共识。党中央最新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论断的重要文件,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其中两次讲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论断,我们通过学习党和政府的各种文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讲话,可以概括出几个要点:一、关于大变局的思想是党和政府多年来从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得到的一贯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这个认识的最终凝练,它现在已经是党和国家对于世界局势发展变化的战略判断,也成了被广泛接受的社会共识。二、“全球治理”的格局和体系是其中的主要关怀,而核心则是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它们成为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三、“我们”与“大变局”关系的表述,从“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世界“正处在”、“正处于”,向着“我们面对”、“世界面临”和“世界正经历”这样的表述的转变,这种转变反映了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大变局是我们自身经历的一部分,我们也处在变局之中。四、大变局对于中国的未来极为重要,提出大变局的思想就是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五、该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是世界历史的进程,这段世界历史从最初的“近代以来”、“数百年来”,逐渐变得清晰,最终聚焦于“百年”。六、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以后,大变局有可能加速。
二、 长期趋势中的大变局
关于“大变局”的论断,初看之下,是一个关于现实世界的看法,但它却是从“百年”时段的世界历史中得到的认识,历史学者有责任提供历史的阐释,以加深人们对于“百年历史”的理解和对“大变局”的认识。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所谓正确的历史观,就是不仅要看现在国际形势什么样,而且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观”,正是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言的。
我们注意到大变局的历史追溯,有一个从“近代以来”、“数百年来”,到“百年”的聚焦过程。从历史和理论来看,可以从两个方面对这个“聚焦”进行思考。一是,从近代以来或数百年以来的历史进程来考虑,世界历史的延续性还是存在的,无论我们把这段历史作为全球化的历史、现代化的历史、从分散到整体的历史,还是称之为马克思理论中的“世界历史”,这五个世纪的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过去的“百年”是近代以来整体世界历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或数百年以来这些说法,已经包含了过去“百年”的历史。二是,从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来考虑。我们承认15、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连续性的同时,也认识到历史进程中出现的阶段性变化。在过去数百年的历史上就出现过很多阶段性的变化,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大变局,正是在世界历史总体进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的阶段性的变化,属于世界体系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
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具有统一性,当今世界出现的新变化发生在这个统一性之中。这个认识符合历史,也符合现实世界。“百年”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时间限定,比近代以来或数百年以来的表述要更加容易把握。那么,“百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在长时段的历史中,“百年”或“世纪”往往不一定指“百年”整数,也不一定正好对应于一个完整的世纪,如19世纪、20世纪等,它一般是指上百年的时间跨度。例如,西方历史学者常常使用“长19世纪”、“长20世纪”等“世纪”概念,就不是正好19世纪或20世纪的百年,而是指以19世纪或20世纪为主体,适当前溯或后延二三十年,根据历史实际而确定的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段。现在,有学者在论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从紧扣一百年的历史来看世界格局的变迁。例如,以1917年的十月革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或1919年的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作为开端。不过,从不受百年整数束缚的世纪时段来看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可能更加契合世界百年发展史。例如,回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依然在“百年”的时间段内。
如何选择“百年”时段的起点,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对世界历史长期趋势的把握。笔者倾向于用“长20世纪”的概念,以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作为理解“百年”历史的开端。这样的划分有一个好处,就是便于我们在更加宽阔的时间段内观察“百年”世界历史的变迁。因为变迁既可以表现为“突变”,也可以表现为“延续”,而“大变局”往往是一个持续很久的过程。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可以把“长20世纪”纳入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中,把它作为近代以来世界历史长期趋势中的一个阶段,这符合我们今天的世界历史分期,使大变局获得更加长远的时间维度。
在长20世纪里,世界历史曾经发生过多次大的变迁: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两次世界大战(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法等西欧大国衰落,也催生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战以后,美国确立了在西方世界的霸主地位,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一大批殖民地国家走向独立。更大的变局表现为“冷战”,它的重要意义在于苏联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以外另立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从而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但是,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主导的体系瓦解,苏联解体,两个阵营对立的格局消失,世界出现美国“一超”独大的格局,形成全球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得到大发展,逐渐融入世界体系。全球化使一批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崛起,中国是其中突出的代表。现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体系中的影响不断增大。当前对于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最重大影响的因素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增加了大变局走向的不确定性。
长20世纪中发生的一些巨大变迁,有的已经成为历史,如“冷战”。有的变迁所造成的影响持久存在,如亚非拉广大地区出现了一大批民族国家,瓦解了西方殖民主义体系,从而形成了一部分发达国家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世界格局,这可以说是殖民体系建立数百年以来所未有的大变局。正是在这些发展中国家中,出现了一批新兴市场经济体,它们的崛起有助于形成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对于西方国家长期操纵的世界霸权局面形成了挑战。从中国视角来看,以中国目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现实,以及预期中国未来会发展成全球最大经济体,那么,这个演变趋势很可能使中国重回近代早期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这样,就整个世界而言,我们的确有理由说,世界正在经历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中国而言,我们正在经历的甚至还可能是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变迁正在发生。但是,当前的变迁以后会如何发展?变迁能否导致一个明确而稳定的结局?从变局到成局需要多长时间?成局的关键是什么?如果形成某种新格局,它能够维持多久?如此等等的问题,是我们面临和经历大变局时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当然,未来到底会怎样,我们无法完全预测。好在历史可以借鉴,过去几个世纪的世界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过世界格局的变迁,回顾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正在发生的大变局。
三、 世界格局变化的历史信息
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下观察历史上的大变局,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认识。
一、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我们习惯上称为从分散到整体的历史,也是广义全球化的历史。整体性的世界在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市场化进程的推动下形成,由西方国家主导,它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冷战”期间,世界上虽然出现了以苏联为主导的反体系力量,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不过,随着苏东阵营的解体,这样的对抗也结束了。从长期趋势看,包括长20世纪在内的过去五个世纪的世界历史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迁。
二、大国的崛起和世界格局的变迁,多半要经历战争,战争的结果就是形成赢家主导的世界格局。关于“修昔底德陷阱”的说法对此已经做了总结,相关论述已经很多。然而,我们想指出的是,首先,战争并不一定得到战争发起者想要的结局。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拿破仑的大军所向披靡,曾经横扫欧洲大陆,但最终失败。德国作为20世纪早期的新兴大国,曾两次发起世界大战,均以失败告终。总之,历史上大国的崛起虽然是通过战争而实现,但新的世界格局是胜利者主导的格局,对失败者而言,战争并不能使自己赢得想要的世界格局。其次,重提“修昔底德陷阱”,并不意味着未来发生大变局,必然重复战争的历史。而是通过观察历史,人们已经得到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绕过“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三、大变局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几十年、甚至一两个世纪的时间。英国成为具有全球霸权的大国,至少经历了两个世纪左右的时间。16世纪下半叶,英国与西班牙较量。17世纪,主要与荷兰较量。18世纪时,主要对手是法国。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已无强劲的敌手,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中,但它仍然失去了北美广大殖民地。到19世纪上半叶,工业化为英国的世界霸业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叶,英国的霸业终于达到顶峰。可见,英国最终主导世界体系的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随后,英国的世界霸权转手美国,又经历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美国在1776年建立,它的崛起有赖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衰落,美国的力量迅速上升,但美国最终主导世界,则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的变迁在“世纪尺度”下才看得真切。
四、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它的经济实力,是衡量该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引起世界格局大变迁的条件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个指标。1820年,中国的GDP比西欧各国的总和还要高出将近30%。但是,那个时候,英国和欧美的工业化正在蓬勃发展之中,英国基本建立了世界性霸业。此后,中英之间发生鸦片战争,但决定战争结局的不是经济总量。美国的情况也是这样。1870年,英国经济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居第一位,这个位次吻合它在当时世界上的主导地位。但是到1880年,美国变成第一,英国则退居第二位。再过十年,即1900年,这个位序变成了美国、德国和英国。英国的经济地位在19世纪最后三十年接连下滑,但在当时英国尚未丧失在世界格局中的主导地位。美国虽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迅速扩大,经济总量连续数十年居资本主义国家第一,但美国取代英国而成就世界霸业,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二战结束以后才完成了一次大变局。可见,经济总量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硬实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但仅看这个指标是不够的。
五、与经济总量有关,但比经济总量更加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一是经济体制,二是科学技术。近代以来,大国的崛起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张而形成的世界市场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近代早期,资本主义是弱小的但是新兴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封建的和小农的生产方式已经成熟,甚至到了发达的阶段,仅仅从经济总量来比较,资本主义经济可能暂时还不能显示其比较优势。不过,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而旧的生产方式已经没有多少发展空间,被资本主义体制超越是必然的。正如前面已经指出,18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依然压倒西欧,但是局面的反转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体制的优势归根到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与此同时,新的科学技术对于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工业革命为英国的霸业建立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是机械化和使用蒸汽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化学工业、电力电气工业为主,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正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曾经引领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角色被美、德两国所取代。20世纪最后二十年,美、德的经济实力先后超过英国,靠的正是新的科学技术的支撑。
六、西方是一个整体,美国是这个整体的领导者。冷战结束,西方世界的共同敌人消失了,使得过去以美国为首的整体西方也出现了“松散的”局面。欧洲意识的增强,说明欧洲有意作为独立的力量在世界格局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欧美关系出现了变化,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在当今紧张的中美关系中,已经看到欧洲保持着一种相对独立的姿态。但是,西方世界是一个整体,那是经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二战以后在西方国家与苏东体系的对抗中形成的。西方这个体系已经超越了“西方”的空间,包括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地区,是通过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等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整体。这个整体的内部是在变动的,但整体的兴衰不是由一国地位的变化所体现的,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个“整体”的存在及其意义。
四、 把握大变局的机遇
世界格局的变迁正在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严重冲击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深刻地影响到国际关系和秩序,加速了大变局的势头。但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的全球体系,取决于各方力量的博弈。
无论如何,正在发生的变局为非西方新兴国家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与西方国家的不平等关系提供了机会。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正好合上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节奏。所以,大变局对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和特殊的意义,我们应当把它们结合起来进行观察,从历史中寻找智慧,不仅要避免在大变局中失策,更要善于把握局势,在变局中开新局。
根据前面的讨论,我们认为:
第一,16世纪以来,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近代以来出现的大变局多数都是在这个大趋势中实现的。到目前为止的世界历史表明,现存世界体系依然具有比较稳定的结构,即使当前的“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势力,也不足以改变全球化趋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整体上和从更长的历史时段来看,大体是在现存的世界体系内和全球化的趋势里所发生的变革,不过其未来走向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变化也值得关注。
第二,把握机遇,努力争取在世界格局内改变既有的相互关系,占据核心地位。根据世界体系理论,世界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在不断地变动,大国的兴衰就是既有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动的一种结果。可见,在世界体系内,世界格局始终存在着变化。对于一些国家和地区来说,只要参与全球化进程,改变自己在世界体系内的地位是可能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成就和国际地位的上升就是证明。未来的世界局势不论发生什么变化,我们都不能离开这个体系。美国越是要与中国脱钩,我们就越要对外开放,争取在世界体系的变动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
第三,大变局的过渡期较长,短近的尺度往往难以衡量这个进程,我们要用世纪的尺度、足够的耐心和持久的定力,应对世界变革,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
第四,一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体现了它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和比重,它表现了一种发展的势头,但并不能完全决定世界格局的变迁。只有在创新制度、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具有争取有利于自己的世界格局的基础和条件。
第五,“西方”是一个整体,它是由分布在全球的一大批具有共同的经济体制、共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以及大体相似的政治体制的国家,加上强大的军事同盟而结合在一起、称霸全球的势力,是一个互相依靠的利益共同体。美国则是这样一个整体性的西方的盟主。在当前的大变局中,我们要关注的不仅是美国及狭义上的西方力量的变化,而且要关注整体意义上的西方的变化,保持审慎的态度,避免对于世界局势的变迁做不切实际的估计。
最后,国际格局的发展方向是开放的、多向度的。因而,最终的格局如何,目前来看也是不确定的。要善于利用大变局来谋划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且使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成为影响大变局进程和方向的一个重要力量。
[俞金尧,河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