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
-
- 周学军:2020年的世界史研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15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古以来就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要求我们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查看详细]
- 周学军:2020年的世界史研究
-
- 于京东:风暴前的一次环法旅行,见证18世纪图书业众生相
(来源:《文汇报》2021年3月7日第12版)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 [美]罗伯特•达恩顿著 高 毅 高 煜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公司出版 《在密涅瓦的庇护下》。这幅由莱奥纳尔•德弗朗斯绘制的油画展示了列日一家书店的外观,书店门面贴满宣传启蒙运动书籍的海报,货包堆在店门前...[查看详细]
-
- 邢媛媛:早期欧洲人制作地图中的“世界”
(来源:《光明日报》2021年02月22日 14版) 编者按 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史学家把图像纳入史料范畴,扩大了传统史料来源。将图像广泛应用于史学研究中,不仅可以用来证史,还可以此为主体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这是图像史学的基本要义。把包括地图、图画、铭刻等在内的图像资料作为历史分...[查看详细]
- 邢媛媛:早期欧洲人制作地图中的“世界”
-
- 李隆国:世界史研究方法刍议
(来源:《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1日 14版) 与国际学术界相比,中国的世界史学科设置颇具特色。在国外,世界史多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关注世界历史是如何形成的,即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历史是如何逐步被形塑的。我们的世界史学科也关注世界历史的形成以及与之相关的世界性问题,但除此之外,世...[查看详细]
- 李隆国:世界史研究方法刍议
-
- 柴英 朱文旭:2019年中国世界史研究概观
——基于本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与全年索引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内容提要:据2019年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全年索引统计数据,本年度中国世界史学科学术论文数量较往年有小幅增长。这个学科业已形成相当规模,年均产出学术论文千余篇。中...[查看详细]
- 柴英 朱文旭:2019年中国世界史研究概观
-
- 岳秀坤:远途贸易塑造的印度洋世界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1日 14版) 20世纪40年代,法国年鉴学派学者布罗代尔在二战集中营里完成了关于地中海世界总体性研究的鸿篇巨著,揭示出地中海多种层次的历史变化节奏,树立了典范性的样板。近几十年来,中央欧亚、印度洋世界、东亚海域、大西洋世界等新的历史研究领域相继形成...[查看详细]
- 岳秀坤:远途贸易塑造的印度洋世界
-
- 王希:作为政治的历史知识:中国的美国史书写与教学(1949-2009)
(本文原载《跨洋话史:在全球化时代做历史》(商务印书馆,2017年)本文内容略有不同,为便于阅读,注释从略,如需引用,请查阅原文) 1960年代的美国女权运动使用过一句响亮的口号:“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个人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我想借它的语式来表示一个观点:“The historical ...[查看详细]
- 王希:作为政治的历史知识:中国的美国史书写与教学(1949-2009)
-
- 孙泓:从罗马到新罗:东西方文明交汇共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0年11月5日 第7版) 新罗兴起于今韩国庆州一带,4世纪时形成国家,5—6世纪达到早期新罗的鼎盛阶段。近年来,庆州地区出土了大量5—6世纪具有异域风情的玻璃器、金银器和装饰品,器形、纹饰反映了其来源与族属,体现了当时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动。 玻璃器:...[查看详细]
- 孙泓:从罗马到新罗:东西方文明交汇共生
-
- 刘文明:文明史书写的“空间转向”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02日 14版)) 文明史书写在西方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启蒙时期出现了反映欧洲社会进步的“文明”概念,自此欧洲人有意识地运用这一概念书写文明史。由于“文明”概念蕴含着欧洲社会的价值取向,以此为基础书写的文明史便不同程度地带有欧洲中心论色彩,这以19...[查看详细]
- 刘文明:文明史书写的“空间转向”
-
- 姚百慧:我国世界史研究中外文数据库的利用
(来源:《光明日报》2020年07月20日 14版) 据笔者调查,国内主要图书馆购买的以及可免费利用的外文专业数据库资源,已超过千种。这些数据库就文献类型而言,可分为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与会议论文、报纸、档案、统计资料、报告、书目与文摘、图片、音视频等。就收入内容而言,历史学涉及史学...[查看详细]
- 姚百慧:我国世界史研究中外文数据库的利用